钞票上出现了劳动者形象是一大创举
近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将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这一下子让我想到自己收藏的人民币图册。于是,我找出收藏的几大本人民币图册,仔细搜寻票面上那些鲜活的普通劳动者形象,心里平添很多感慨。我看到,第二套十元券上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工农形象,第三套一元券英姿飒爽、乐观豪放的女拖拉机手形象,第三套五元券目光炯炯、性格刚毅的炼钢工人形象和第四套多券别一个个鲜活的少数民族群像。
人民币——原来和我们心中可爱的劳动者是紧密相连的,和我们国家的政权特点是紧密相连的,和我们这个奋进的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和我们的生活也是紧密相连的。
突破历史的开创性——在人民币上整体系列地呈现出众多普通劳动者形象,这是自宋代纸币诞生以来没有过的,是一项具有历史创新性的行为,是新的时代体现在钞票上的新的风尚和新的特征。
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清朝中期,钞票票面设计比较简单,除少量风景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人物形象。清朝末期至1949年,出现的人物形象基本以显赫的历史人物居多,包括孙中山、蒋介石、袁世凯等。还有一些古代历史人物如孔子等。
真正在票面上出现普通劳动者形象是在人民币诞生之后。第一套人民币由于战争原因导致设计的分散和缺乏整体的构想,出现在票面上的劳动者形象并不多,也不成系列。但毕竟出现了,使钞票票面有了一些新的气息。第二套人民币上虽然劳动者形象不多,但很有分量,主要体现在最大面额十元券上。工人农民的形象首次联体出现在人民币票面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真正整体成系列地在人民币票面上出现普通劳动者形象是在第三套人民币上,因此它也被赋予了崭新的特点。不论是一角券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五角券上的纺织工人、一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还是二元券上的车床工人、五元券上的炼钢工人以及十元券上的人民代表群像,都是普通劳动者形象的集中展现。它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成系列地出现在钞票票面上,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设计。这在中国自宋代以来的钞票设计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一种“开天辟地”的划时代现象。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性行为。自此,劳动者形象开始与钞票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成为钞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劳动者形象出现在钞票上,以人民币最为典型。
[图1: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二元券]
人民币上的劳动者形象有鲜明的政治性
主题思想的政治性——钞票上普通劳动者形象的出现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集合。它的出现和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既体现出了我们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和国家特点,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多民族共存共荣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劳动者形象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时代寓意。
任何类型的钞票,无论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形象,都体现着鲜明的政权性质,这就是钞票的主题。人民币的设计也不例外。这种思想更集中地体现在了钞票的最大面额的设计上。而备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面额钞票设计能够展现出普通劳动者形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钞票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第二套人民币十元券“工农形象”和第三套人民币十元券“人民代表群像”来分析。这样的设计决不是随意为之或者偶然为之,而是有着设计者充分的思考和精心的打造在里边。通过这样的设计就是要向世人昭示:我们的国家就是要体现出工农联盟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就是要体现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一个政治组织形式。可以说,出现在票面上的工农形象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组合了,此时的它已经具有了一种政治象征意义。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币票面上的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图2:第二套人民币十元券]
人民币上的劳动者形象越来越有艺术感
源于生活的艺术性——出现在钞票上的普通劳动者形象决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关在房间里臆想出来的,也不是来自于所谓的空洞的理念和概念化的要求,他们都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都来自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这片土壤之中。
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特别是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设计,美术专家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亲自参与,印钞雕刻大师吴彭越、苏席华等倾力创作,付出了很大心血。他们在票面上创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而这些普通劳动者形象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来自于人民之中,它十分生动地体现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每一步发展历程,保留住了一个个生动的劳动瞬间。据侯一民介绍:为了设计好第四套人民币上的众多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美术专家们深入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和他们同吃同住,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也由此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生动的材料。通过近距离接触,他们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不同类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透彻了解,创作起来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就栩栩如生、立体鲜活了。在谈到雕刻第三套人民币五元券“炼钢工人”形象时,雕刻大师吴彭越也感慨地说:“我当年就曾下放到锅炉房里参加劳动,对工人挥锹干活的动作是十分熟悉的。在雕刻炼钢工人时,我就时常想起那些整天守在炉前挥锹送煤的工人师傅的紧张操作、凝神专注的工作状态。虽然我没有亲自到炼钢车间工作过,但是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对我的创作、对我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精神追求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在设计第三套人民币五角券时,设计师们曾亲自到纺织车间去体验生活,观察了解纺织女工们的日常工作。设计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时,几次修改方案,就是为了体现出周总理提出的要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题,因为这样的小面额钞票学生们使用的最多。钞票人物形象的选取自然也是来自于他们最熟悉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遵循这一原则,使人民币的设计更加生活化、也更加艺术化。
[图3:第四套人民币人物形象]
[图4:第三套人民币五元券]
[图5: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
红色基因的传承性——新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币设计,出现普通劳动者形象也反映出从早期革命根据地时期就曾经出现过的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这种设计风格的一脉相承的特点。
一张小小的钞票,承载了众多的意义。从中看到了它的开创性、政治性、艺术性和传承性,也看到了它的国际性。而随着人民币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相信这些特点必将继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钞票设计的具体实践当中,必将继续发挥它重要的作用。
主讲人介绍:
梁建,现任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部副主任兼北钞博物馆馆长。他长期从事中国印钞造币发展历史、北钞企业发展历史以及人民币设计印制发展历史的研究。曾参与《中国名片——人民币》《印钞造币行业文化读本》《北钞博物馆》等书籍的主编工作。多年来,曾多次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人民币研究文章五十多篇。
□主讲人: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