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山火发生时,有一群人逆火而行,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端,奔赴森林火灾的第一线。他们是北京唯一一支市级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直属森林防火队。他们不是军人,但每天都要像军人一样大强度的训练,操练着灭火特种装备;他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履行着像军人一样光荣的使命,战斗在火场一线。炎炎夏日里,记者前往北京市直属森林防火队,探访他们背后的故事。
连续在扑救森林火灾作战中担任主力
近几个月来,本市连续几场山火,引发了公众对森林消防的关注。刚刚发生的“6·24”平谷山火,森林防火队是第一支投入到一线的队伍。当天下午14时03分接到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出警命令后,队长张克军立即带领部分干部和60名森林消防员携带灭火装备赶赴现场。“车辆、装备时刻都处于完好战备状态,接到火警后,队员们换上衣服就能出发。”张克军说。
森林火灾与城市火灾不同,受风力、风向、地形和植被的影响,火场情况瞬息万变。张克军带领所属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快速实地查看,过火的是一片油松,而油松树脂含量高,过火即助燃。在风力的作用下能迅速形成树冠火,火焰瞬间达10几米高,火势异常凶猛。根据地形、植被、水源等特点,迅速采取以水灭火战术,兵分两路展开火灾扑救工作。作为第一支冲向火场、敢于担当的队伍,他们克服高温、树冠火危险等不利因素,不畏艰险,扑打火头,冲锋在前。经过各队伍通力合作,当晚19时40分,大火全部被扑灭。
而今年发生在平谷和密云交接处的“3·30”大火火势更为凶猛。“丫髻山植被茂密,火势形成了长五六公里的‘火龙’。”张克军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作为当晚唯一一支持续到深夜在山上扑火的队伍,他奋战在火场最前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指挥突击小组扑打火头,控制火线,与火魔拼杀,全队参战人员连续作战9个小时,到次日零时30分才分批次下山休整,次日凌晨4时又继续上山作战。按照部署,直属森林防火队在火场坚守了四天三夜,一直到火场完全清理才撤回。期间,扑灭直线山地地形3公里火线,铺设水带长达2000多米,共计向山上输送水源约240吨。
火场中出的汗水马上被大火烤干
灭火作战时,队员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不同的灭火装备。“大水泵、小水泵、水带、水囊、风力灭火机等,一个消防员负重要25公斤左右。” 作训(航护)科副科长朱林告诉记者。不比平地,常人空手登山都很吃力,何况负重前行。因此,森林防火队特别注重体能训练。队员每天都要进行5公里跑和体能训练,同时还进行班组战术训练,为的是有足够体能,提高灭火作战能力,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队伍还经常到凤凰岭、蟒山、八达岭、京西林场等山地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
2006年底加入防火队的副科长朱林可谓身经百战,谈起在火场的感受,他告诉记者:“火场温度高、烟大,呼吸起来比较难受。衣服是烫的,不停地出汗,但马上就被烤干了。到晚上休整的时候,山风一吹,才觉得透骨地冷。”危险更是常伴左右,除了大火本身之外,山上复杂的地形、陡崖峭壁以及随时可能滚落的山石都预示着这份工作的危险。“有时一边是悬崖,而另一边是40多度的陡坡。” 队员杨夫勤告诉记者。
队长张克军是一个“老兵”,他从武警森林部队副团职干部转业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机关,后主动请战到基层一线。他曾带队去黑龙江、山西、云南协助灭火,参加过多次大型灭火作战。这些年来在火场上摸排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今年的近十场灭火作战中,每一次他都亲自带队冲在最前线指挥,他说:“火场就是战场,我是队长,是大家的主心骨,是一面旗帜,必须要站在火场一线,才能给扑火队员信心和力量,同志们在火场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队长在,什么大火都不怕,什么样的火都敢打。”
在密云平谷灭火作战中,张克军看到了“3·30”四川凉山30名扑火人员牺牲的消息,像一把尖刀一样刺痛他的心,他流泪了。张克军说,“身为队长,我坚守的原则就是把队伍安全带出去,也要把队伍安全地带回来,全力以赴要保证队员们的人身安全”。张克军在带领队伍圆满完成扑救火灾任务中没有出现任何烧伤和摔伤。
常年驻守做绿水青山的保护伞
山火没有节假日,因此救火这份工作也没有时间性,不管是白天、晚上或者半夜,只要有火灾,森林消防员就要第一时间上山灭火。提到今年4月4日扑灭怀柔的两场大火时,杨夫勤回忆,当天下午5点多,队员们正排队在食堂打饭,接到火情后,扔下手里的餐盘迅速出动。到了晚上10点多火势刚灭,马上又收到命令,与河北交界处的宝山镇出现火情。在赶往第二个火场的途中,大家在车上就着榨菜吃了点面包、饼干,马上又投入新的战斗中。
60名队员们常年驻守,小伙子们年龄小的只有18岁,大的也就20多岁。一中队副中队长黄晓雄18岁来到队里,已经9年了,这期间,他就回家过了两次春节。
下一步,根据北京市森林防火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防火队将再增加40人的直升机索降队伍。主要承担直升机灭火、巡护和保障。当山火发生在山势陡峭、林木繁密、人无法到达的深山区时,利用直升机吊桶、输送队员和装备直接到火场附近,将大大提高扑火效率。
建立科学的指挥体系,打造一支战之能胜的灭火队伍,是首都森林安全的保障。他们用青春守护着绿水青山,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着青春的赞歌。
□本报记者 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