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技能大师带出 一大批技术尖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郁
技能大师带出 一大批技术尖子

 

“闭上眼睛,只要听听声音就知道车辆故障在哪里。”

“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干一门就要钻一门、精一门、通一门。”

一听这些劳模语录,大家就知道他是谁。他叫赵郁,今年50岁,是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汽车装调工。2010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全国劳模称号。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连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曾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北京大工匠”等多项荣誉。

闭上眼睛诊断汽车故障 赵郁品牌缘起修车绝技

赵郁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8年,他高考落榜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为汽车装配线上一名普通工人。面对父母疑虑的目光,他暗下决心:“不一定非要上大学,当工人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当工人也一定能干出成绩。”

“爱学习”是大家对赵郁的一致评价。从进厂开始,公司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等学习机会总少不了赵郁的身影;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汽车工业学校学习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等课程。

赵郁入厂之初是在分装线上安装“212”的前风挡玻璃。即使对这么一项简单工作,他也用心琢磨,不断地总结经验,创造了连续安装1000块挡风玻璃无破碎的纪录,被评为优秀学员。

“我们做事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随着汽车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赵郁对整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电路等都全面学习,勤奋实践。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刻苦努力,赵郁对公司所有车型性能了如指掌,能对故障做到快速诊断、迅速排除,并练就出“听音辨故障”的绝技。针对“发动机故障灯常亮”“踏板刹车灯常亮”“路试检测车辆后减震器异响”等故障顽疾,赵郁将解决现场故障和理论研究并重,开展了质量追踪和分析工作,使得这样类似的多项电器诊断难题迎刃而解。

针对自己外语基础差的“短板”,赵郁利用业余时间补习英语。不管是在厂里还是在家里,他的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书、英语词典。通过自己努力,赵郁不仅能看懂英文汽车资料和使用各种专门的汽车检测仪器,还能与外国专家进行沟通、交流。

2001年,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操作水平,在企业的技术比赛中,赵郁率先获取工人技师证书;2006年,赵郁被聘任为公司第一位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连德国专家也经常找赵郁共同商量分析一些技术问题。

2007年,15辆300C准备交车的时候,发现发动机制动系统出现一个故障码,技术人员研究了三天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德国总部传来四套解决办法,也都不行。赵郁没有放弃,连续四天苦苦思索,最后,他没有按照常规用维修理念查找原因,而是另辟蹊径,用装配理念查找原因。结果,思路对头了,问题很快排除,15辆车按期交付。外国专家对赵郁的工作态度和高超技能十分赞赏和钦佩,他成了外国专家公认的“技术能手”。

后来,在北京奔驰公司二工厂,德国奔驰派来了发动机分装、调试、维修等近20名专家为生产新型E型车提供技术支持,唯独没有汽车电器专家,因为“有赵郁先生在,我们放心”。

面对“金牌工人”“蓝领专家”等美誉,赵郁很实在地说:“当工人就要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 

2009年,北京奔驰公司成立“赵郁创新工作室”。2010年1月,“赵郁创新工作室”成为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科委创建的首批10个“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之一。

2010年,赵郁获评全国劳模,这也意味着赵郁品牌的树立。

成立创新工作室 一大批技术尖子茁壮成长

“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赵郁表示,“大家的经历跟我的经历差不多,在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无形中做到坚韧,遇到困难没有退缩,没有改行,没有逃避。工作中要有执着精神,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专注去解决各种难题,在追求极致中不断超越自己,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完善。就像我永远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双手把一辆车装调到最完美的状态,才会交到用户手里。”

“干一门就要钻一门、精一门、通一门。”在赵郁身上,体现出浓厚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秉承这种“工匠精神”,赵郁成为了企业一线技能人才的领头人。

“赵郁创新工作室”汇聚了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及在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管理人员,他们在赵郁带领下组织开展项目攻关、名师带徒、技能培训等活动,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员工技能提升的平台。

多年来,赵郁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提高技术,还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公司员工参与学习、提升素质。赵郁有个习惯,工作中每次遇到有故障或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都拿本子记录下来。他不仅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徒弟们这样做。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和长期摸索的窍门,赵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赵郁依托工作室,与北京的职业技能院校展开深度合作,成立了“奔驰班”,并成功立项《奔驰生产体系的自动化模拟线》,成为首都职工创新助推项目。他所带的百余名徒弟中,19名晋升高级技师、超过30名晋升技师、50余名成长为一线岗位技术骨干,有人还成为了北京市劳动模范。

要将匠心精神传给新时代的年轻人

随着赵郁品牌的树立和传承,劳模赵郁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2014年和2019年,赵郁两次被选举为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宣传劳模精神有了更多大的平台。

2017年,北京奔驰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并再创产量新高。为表彰做出杰出贡献的工匠,弘扬匠心精神,树立工匠典范,倡导职工极致工作,向卓越致敬,助推北京奔驰“走向卓越2020”战略早日实现,北京奔驰首次设立“奔驰卓越星辉大奖”,赵郁获此殊荣,在企业继续作为一面旗帜引领大家前进。

新时代怎么让劳模精神继续发挥作用?结合自身企业,赵郁将发展团队的力量作为了一个突破口。赵郁说:“个人再有本事,终归是一人,可是如果大家全都联合在一起成为团队,比个人做的贡献要超出无数倍,因为团队产生的带动力和各种效益是无形的,创新联盟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2018年开始,赵郁的注意力将逐渐从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转向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目前北京奔驰有7个创新工作室,涉及总装、装焊、冲压、喷涂四大工艺,以及发动机、设备维护中心、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工会和研发中心的支持下,赵郁琢磨怎么把公司内部创新工作室的联盟创新搞好。

今年5月10日,赵郁走进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师生进行了“弘扬劳模精神,传承时代匠心”的互动交流。他表示:“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在校时间,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素养提升上下功夫,打好基础,工匠精神就是点滴的付出积累而来。”

他寄语在场学子:“要对所做的选择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敬业,对得起自己的选择,要做就做最好;要有团队精神,独行快、众行远。”

□本报记者 马超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