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堂课,就多一些人掌握基本的应急常识,多一些人掌握了应急常识,在突发事件的时候,就多一部分人可以自救逃生,救助其他人。只有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应急知识,才能减少意外的发生,减轻意外的伤害。”蒲君是一名应急志愿者,从事应急事业7年,现任北京市消防志愿者服务总队培训部负责人。
在应急志愿的道路上,蒲君投入了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一直活跃在应急领域的各项培训及志愿活动中。她热衷于志愿服务事业,致力于开展应急安全知识的普及。她默默付出,从一名普通的应急志愿者,成长为应急安全培训师,为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位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救护演练等课程。
年轻有活力
愿做应急队伍中的尖兵
2012年,蒲君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机缘巧合之下,她成为一名应急志愿者。刚刚接触应急事业的她是一张白纸,出生牛犊不怕虎,年轻、有激情、身体素质好,自身的良好基础加上对应急事业的热爱,注定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应急救援队员。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蒲君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于应急安全知识学习、培训、演练中。“我从小就是个假小子,很活泼好动,特别向往当兵。”蒲君语气略有些遗憾,她的父母和老师都希望她能考大学,因此拒绝了她当兵的要求。
“我特别喜欢看《女子特警队》,看着她们在雨里、坭坑里训练,觉得中国军人特别棒。”正是由于有这种从小想当兵的情结,蒲君开始自学各种救援课程,争当救援队伍中的“特种兵”。
很快,她逐渐掌握了SRT、DRT绳索救援技术,可以在悬崖峭壁自由攀行,进行山野救援;考取了AOW中级潜水员证书,可以遨游于深水,进行搜救工作;学习了CPR与创伤急救技能,能处理一般伤害;实践过顶撑、破拆、移除、搜救等地震救援技能……系统的参加过城市救援、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反恐技术培训、应急指挥培训、野外生存技术等培训及演练。
“考潜水的时候,要求必须能做20个俯卧撑,虽然身体素质好,但是我也做不了,我就天天练习,现在已经可以做的非常标准了。”蒲君笑着说。
几年的时间,她充分夯实了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实战经验,熟练掌握多种应急装备的操作使用,成为了一名随时可以出队应对救援任务的特勤队员。
“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从对应急救援领域的懵懂,到后来掌握了各项技能,我觉得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想一直这样下去。”当时的蒲君还未曾想到,这些技能为她后来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心转向宣讲
让更多人了解救援知识
刚加入救援志愿者行列时,蒲君只有23岁,年轻的她总是向往着能够到救援一线,开展现场搜索、救援, 潜水、上山、下山,她全都会,体能也好。然而,随着对应急救援了解的越多,她转变了想法,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宣讲工作上。
蒲君参加了各种救援队伍,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经,一位前辈讲的一个真实事情,让她至今印象深刻。
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来说,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必要性,心肺复苏技术,可以挽救生命。一次,这位前辈在安全知识进社区的活动中,给大家讲解心肺复苏的应用条件、流程、要点、注意事项。
课后,一位阿姨颤巍巍地找到他说:“您讲的真好,我都记在本子上了,可是您怎么不早点来讲啊!”说着,阿姨就大哭起来。后来,听了街道社工的解释后,前辈唏嘘不已。原来,阿姨的老伴三天前,心脏病突发过世了。当时,现场所有人只会打120,没人会心肺复苏,没能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救护车到的时候,老头已经不行了。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蒲君的心,她觉得她应该可以做些什么,再好的山野救援技术,上山搜救下来的也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练再熟练的地震救援技术,在突发地震的时候,她一个人又能救几人……
然而,心肺复苏急救技术,这不是只有医生护士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应该知晓了解的常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普及率可以达到50%以上,如果一个人心搏骤停,路过的两个人里可能就有一个人会CPR,可是在中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及1%。
“在我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声音,自己提升是远远不够的,我要去做应急知识培训,要去传播急救技能,提升更多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把自己的所学所会传播出去,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蒲君说。
然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传播知识不是一回事。她可以学的很快,学的很好,但是,一旦站上讲台,面对形形色色的受训对象,要开口,要把应急相关的知识技能讲明白讲清楚,让别人听得懂,记得住,是一门新的学问,一门更难的学问。
“虽然很难,但是我的性格是迎难而上的,并且我深深懂得这是一份更有意义的工作,是一份可以实现自我的事业。”蒲君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和探索。从最初的青涩害羞,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从平铺直叙,到现在的引故事举实例;从上什么课都一样,到现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不同课程,相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在不断地培训中,蒲君不断寻找自身不足,积累经验,磨练、提升自己。
“桃李遍天下”
学员也能独当一面
蒲君先后考取了北京市应急志愿者注册培训讲师,北京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督导师,美国心脏协会AHA-HS导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应急安全培训。2016年,蒲君被评为“五星志愿者”。
如今,蒲君每年进行的安全培训超过100场,授课内容包括:创伤急救、突发事件处理、地震避险逃生、消防安全知识等。
在培训中,她受到学员们的认可和爱戴,被亲切地称为“小蒲老师”。 有些学员在培训之后,想加她的微信,以便请教问题,她也从不会拒绝,并且每次有学员提出疑问来,她都会耐心回复。
一次,她收到一个学员的微信,说在商场遇见一个大叔心搏骤停倒地不醒。她按照蒲君老师上课所教,首先确定现场安全并做好防护、判断呼吸和意识、拨打急救电话、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一直坚持到急救车来。
那位学员告诉她,自己当时特别的紧张,手心里都是汗,但仍然按照标准实施全套的急救流程。“听到这件事后,我觉得非常的欣慰,自己的学员可以勇于出手救人,比我自己救了人还要高兴。”在蒲君看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急救不是医院的专利,恰恰相反,真正的急救是从医院以外开始的。“急救技能或许在平时不常用到,但一旦用到就能在第一时间拯救生命。”
对应急志愿服务事业的极大热情,让蒲君坚持着她的培训事业,就算被有人说是不务正业,她也从来不改初衷,用坚定的信念,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做志愿。
“愿大家永远不要用到我今天教给你们的技能,但真的遇到突发事件,希望你们记得今天学到的应急知识,保护自己,帮助他人,谢谢大家!”这是蒲君经常用的培训结语。
在她看来,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在关键时刻,就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拯救身边人的生命!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