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教育部昨天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据了解,2022年前普通高中全面使用新教材,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录重要参考。
《指导意见》提出6个具体目标
作为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对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总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还提出6个具体目标,包括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教材编写修订工作已完成
2017年底,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针对一些普通高中存在的开不齐开不足课程、压缩课时、抢赶教学进度、超课标教学、日常测试频繁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指导意见》强化了市、县监管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确保学校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据介绍,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统编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教材,修订其他非统编学科教材。教材优化了课程结构,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高考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在课程标准上,修订了语文等学科17个课程标准,新研制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3个课程标准,共计20个课程标准,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部分内容。
选课走班不搞“一刀切”
据介绍,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推进选课走班。根据教育部要求,实施选课走班既要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差距,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此外,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减少统考统测和日常测试。
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录重要参考
《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明确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