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辉煌七十载,再谱新华章”第四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正式启动,包括市内、外埠、境外、国外在内的126条线路同步开放,万余名市民通过此次活动走进首都国企。本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开放线路亮点突出,紧扣主题,不仅展示了重大活动、重点项目中的国企担当;心系民生,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国企责任;科技文化创新先行,展现国企转型发展新局面;更在名牌老字号历久弥新方面,展现了国企人传承品牌、弘扬文化的精神风采。活动当天,劳动午报记者兵分多路,分别走进多个国企,与市民一起全方位感受国企的奋斗、国企的创新、国企的力量、国企的风采以及国企的奉献。
在重大活动重点项目中展现国企担当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中国建筑人,‘建’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许多大国工程,我一定要把这份匠心作为家训,历代传承下去……”6月2日,中国建筑“‘建’证70年·迈向世界一流”主题宣讲宣传活动暨中建二局北京新机场项目“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启动。活动中,展现新机场建设者祖孙三代匠心传承的微视频《中建接力跑》令不少参与者深受教育和启发。此外,还有鲁班工程“智”造者、核电品质“建”证人等多个新机场建设者故事,让大家从小人物、小细节感受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一大国工程的建设历程。
据了解,此次活动包括现场参观和座谈交流两个环节。在参观环节,全体活动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为新机场输送水、电、热力的“养分大动脉”——机场地下管廊、海绵道路、高架桥、综合后期服务基地以及机场航站楼。与会人员观看了中国建筑形象片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建设情况展示,并通过视频、故事讲述、现场问答等形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中建人筑梦、追梦、圆梦的故事,以及建筑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变革。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当中,首都国企展现着令人钦佩的责任与担当,中建二局北京新机场项目仅仅是一个缩影。
在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和“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广大市民可以切身感受“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体验“冰水转换”建造魔法,聆听“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传奇故事。
据悉,国家游泳中心既是2008奥运周期的“水立方”,也是2022冬奥周期的“冰立方”。目前这座双奥场馆正进行着由“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冬奥改造工程。全程参与“水立方”建设和改造的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侯本才说,“冰立方”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过程将围绕可转换冰场结构体系、冰壶场地热湿环境、冰壶场地体育照明场馆、综合节能和场馆建筑声学等五项课题展开。改造项目将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
同样与冬奥息息相关的还有位于首钢北京园区内西北部的首钢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办公区。占地13万平方米的冬奥组委办公区改造项目作为首钢园区的第一个改造项目,经过保留、改造、再利用,建筑物全部实现了由工业建筑向现代化创意办公空间的华丽转身。
在水泥面的一号筒仓地下一层展厅内,原来为首钢天车工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着,当年生产时期一整套的工艺流程现在依然可以尽收眼底,各个建筑单体也依然延用了原来的名称。其中,建于1991年的N3-2转运站,以前是用来支撑皮带运输机周转原料的,改造后共8层,是冬奥组委的会议中心和财务部、市场开发部的办公空间;建于80年代的N1-2转运站,是一号高炉的配套设施,改造后共九层,用于奥组委人力部监审部的办公区域;改造后的冬奥组委餐厅可以为1500人提供就餐……
北方工业大学的刘老师告诉记者:“我是改造后第一次来到首钢园区,上世纪90年代,我带学生参观过,变化太大了。”记者了解到,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集工业博览、体验、办公为一体的地标级创意新中心。活动中,近百名市民在这座改造后的“钢铁肌理”中,感受着百年新首钢。
科技文化创新先行,展现国企转型发展新局面
在中建二局丰台科技园36#地项目活动现场,高科技智造工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不仅有多位业内同行前来观摩,也有建筑土木等专业的大学生前来取经,得到了一致好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领略新时代工地的风采,小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操控塔吊、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模型,体验了一把当小工程师的感觉。同时,前来参观的市民们,也走进了项目的施工现场,实地进行了智能定位安全帽试验、并体验“智慧工地”系统、现场绿色环保措施、节能节材设施等20余项智能设施体验,解锁现代化建筑工地的黑科技。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观摩,市民们见证了创新建造、绿色建造理念的应用,也“建”证了中国建筑智能发展的脚步,刷新和改变了参观人员对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认识和看法。
据了解,在本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当中,各企业深入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展现了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新局面。
6月2日上午9:30,载着30名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大巴车,驶过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绿色走廊”,来到了首发生态公司,切实感受了一番“什么是科技高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员穿过“绿色走廊”,水波粼粼的荷花池与莲花池即刻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介绍,办公区的污水与厨房的废水都会排放至莲花池中,经过莲花池内不同作物下的逐级沉淀净化,排入荷花池的水已达到中水水质 ,鱼类已经可以生活。“这是自然与科技的高度融合,让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循环科技肉眼可见。”
与此同时,首发生态结合京台高速特点,将城市立交桥雨水就地就势科学合理地收集,利用过滤净化后收集的雨水科学的方式回灌桥区绿地,不仅涵养地下水源,防止地面沉降,还能防洪减灾,增加土壤中含水量、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该公司事业部经理杨华告诉记者,为了有效解决绿地废弃物带来的问题,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公司自2013年开展绿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以园林绿地废弃物为原料,研制开发了园林废弃物堆肥、边坡绿化喷播基质、育苗保育块以及木质方砖等生态产品,有效解决了因绿地废弃物填埋和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等问题。
作为本届首都国企开放日启动仪式主办地,牡丹集团精心设计了智慧园区、智慧孵化、智能科技、智慧融媒体、智能资讯、创意文化等六大展区,分别展示相关方面的10项创新创意成果,包括5G+8K智慧融媒体工程测试车、牡丹区县融媒体平台、智能导览机器人、牡丹新零售管理系统、新版牡丹舆情系统、沉浸式党建教育影片、牡丹企业竞争力分析平台(2.0版)、牡丹智采服务平台、数字化全息互动文化科普产品、牡丹云视频便携百宝箱。值得一提的是,开放日当天,牡丹集团就利用融媒体传播平台,为场外近20家企业提供了直播服务。参与融媒体直播的企业,使用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实现了在线直播开放日活动。没到现场的观众,登陆融媒体平台就可以观看精彩画面。
科技带来的,从来不缺少惊喜。在中铁建工集团丰台站改建工程项目上,市民抢先体验了“精品工程、智能客站”的建设奥秘。活动现场,信息化中心站、沉浸式体验站、职工之家站、农民工服务站、安全体验站、施工现场站六个展区,CAVE沉浸洞、丰台站沙盘模型、安全教育培训体验馆、跨铁路天桥观景平台等一系列特色展位让市民们啧啧称奇。在交互大厅CAVE沉浸洞,四折幕上闪烁着丰台站建设动画,让人身临其境、目眩神迷,成了人气最旺的展区。虽然没戴3D眼镜,32岁的侯先生还是沉浸到了虚拟场景中。
在丰台站沙盘模型前,市民们纷纷驻足。“早就听说丰台站是国内首个采用双层车场布置的火车站,百闻不如一见,京广高铁和京港台高铁的站台层竟然在离地面23米的空中,实在是太佩服中国铁路建设者了。”当1:120比例的升降模型缓缓打开内部结构,丰台站的进站厅、候车厅、换乘厅、停车场依次出现在市民眼前,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捕捉丰台站的细节。
心系民生,国企发展贴近百姓生活
“我们先把构件在厂里生产完成,再拉到施工现场搭建,就像搭积木一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降低了现场的危险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效率。”2日上午,燕通公司作为北京市政路桥住宅产业化集团首都国企开放日对外开放的重要接待单位,再一次向社会各界敞开大门。百余市民在这里参观了北京市第一条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流水线,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报国取得的成就,并在企业中,亲身体验了“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的全过程。
据介绍,在今年开放路线中,有32条线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吃、住、行等多个方面。在首农食品集团三元食品工业园中,市民们通过观摩现代化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参观首都牛奶科普馆、观看科普动画片,不仅学习到了牛奶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国企在贴心服务百姓、保障民生方面的坚守。“我家是三元牛奶的忠实用户,一年四季喝的都是三元的牛奶、酸奶。三元是北京的品牌,又是国企,买他们的产品图的就是放心。”家住瀛海家园的居民姜萍告诉记者,“我们亲眼见证了‘一杯好牛奶’诞生的全过程。参观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震撼。整个生产线都特别先进,很多环节都是由电脑操控,机器人完成,工作人员很少,而且质检技术也特别严苛,没有辜负我们老百姓的信任。”
活动中,参观者观摩现代化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了解三元食品先进、严苛的质检技术,此外,大家还通过首都牛奶科普馆的主题展示,了解三元食品近70年来对于“质量立市、诚信为本”的坚守,感受到了北京奶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巨大变迁和辉煌成就。
据悉,今年首农食品集团推出了11条参观线路。其中,既有体现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塞隆国际文创园和E9区创新工场,也有服务市民美好生活的首农庄园、紫谷伊甸园和百年栗园休闲农场;既有展现现代食品工业成果的三元食品工业园、裕农鲜切蔬菜工厂和滦平华都食品厂,也有弘扬老字号文化的北京二商展览馆、王致和腐乳科普馆和华都酱酒文化体验馆。
活动当天,备受瞩目的还有北京公交集团开放的特色观光之旅。调度指挥中心、老山场站、北苑保修厂、巴沟有轨电车车辆段、前门“铛铛车”站台5个参观站点及作为北京交通开放日主会场的北京公交大厦西侧场站,共吸引300余名市民参加。其中,1路老山公交场站中,40余名参观市民被眼前一辆“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所吸引。工作人员介绍,1路公交车外观为仿生海豚造型。整车采用银隆钛酸锂快充动力电池、高强度钛合金钢材料、不燃级纳米防火材料,是目前世界领先的科技、低碳、环保、节能、安全、人性化融为一体公交车。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往往对垃圾站唯恐避之不及,不过位于东南四环边的小武基垃圾转运站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活动当天,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师生们一走进小武基转运站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园区,就看到一片由玻璃幕墙、银灰色钢板拼接而成的主体建筑,非常新颖现代,科技感很强。
“这是垃圾分选转运站吗”“这是写字楼吧”“我看像是一座高铁站”……同学们看到厂区内地面整洁干净,清运车辆排列整齐,纯电动清扫车辆正在园区内作业,各区域内作业车辆和作业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同学们感慨,真没想到现在筛分、转运垃圾的环卫设施已是这个样子了。
传承与弘扬品牌文化,让老字号历久弥新
名牌老字号的历久弥新,展现国企人传承品牌、弘扬文化的精神风采。据了解,本届国企开放日活动共有28条名牌老字号、博物馆展厅开放线路,充分彰显了名牌老字号和博物馆的国企底蕴。
上午8:30,第一批观众准时来到自来水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了“自来水探秘之旅”。作为首次在国企开放日活动中亮相的“足迹——北京自来水公司百十年印章展”,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印章展按时间脉络分为七个部分,展出了北京自来水业不同时期、品种丰富、形制多样的印章藏品共计333枚,反映北京供水企业百十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记载和传承城市水文化。参观结束后,很多社区居民表示,参观学到了很多关于水的科普知识和历史,真正感受到了“自来水不自来,自来水来之不易”,以后要从自身做起,呼吁身边的人节约用水。
同样展现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的,还有60多位市民近距离了解老字号“王致和”350年的历史、传承与创新,感受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与独特美味。
活动现场,市民首先通过多媒体了解了“王致和历史文化”、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的“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以及“现代腐乳制作工艺”,感受到了“王致和”的文化历史与工艺传承。“以前只知道腐乳好吃,现在了解了腐乳有这么多营养,被叫做‘东方奶酪’。一小块腐乳要经过这么多‘一丝不苟’的工序,可以称得上是匠心工艺。”市民来到体验区,在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现场进行指导下,“零距离”体验了腐乳制作,磨豆制浆、摇包滤浆、点卤压榨、摆块、搓毛、装瓶,一系列的工艺技巧体验让大家兴致盎然,一家老小齐上阵忙活起来。
除了传承传统工艺,“王致和”也不断创新。自主创新形成了低盐化腐乳核心技术,低盐度的鲜香腐乳比市场售卖的腐乳盐分平均含量降低40%左右。当前,“王致和”腐乳产品已形成了几十个品种,以佐餐、配菜、调味等方式,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在传统老字号企业惊艳亮相的同时,现代博物馆也在此次开放日活动中大放异彩。由首开集团房地首华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北京汽车博物馆就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前来参观。
下午两点,50位参观市民朋友首先观看了企业宣传片,了解老牌国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接下来是首华物业公司的看家本领,也是首华物业工作人员与参观市民互动体验的重头戏——岗位标准化服务展示。
汽博项目部消防主管为大家带来消防安全小课堂,“夏天爱车容易发生自燃,小小车载灭火器就是关键道具,那么灭火器应该怎么使用呢?其实很简单……”只见他手持微型灭火器,向大家近距离讲解夏季汽车自燃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实用的消防知识引得大人们听得认真,学得起劲儿。随后,医疗救助小课堂的主讲人,汽博项目部服务主管靓丽登台,很多小朋友是第一次亲眼见到CPR心肺复苏模拟人,都睁着好奇的眼睛认真聆听。
而在北京时尚控股公司旗下的北京时尚教育平台路线中,市民可以体验文化艺术韵味,也可以感受时尚潮流魅力。据介绍,活动分为传统文化馆和时尚潮流馆两大区域,设置了“黑房子里的小故事”摄影棚拍体验、“开启美好生活”茶艺体验、“感受古典音乐魅力”古筝体验、北京时装周·时尚空间等多个亲身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炎炎夏日,该条线路还为市民开设了“如何打造你的形象IP”,即市民对话与服饰搭配师——夏日服饰穿搭的奥秘课程,让市民近距离学习夏季服饰搭配的知识。
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无论是在传统文化馆,还是时尚潮流馆都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与。市民们普遍认为在国企当中有这样一个时尚艺术的体验交流平台非常好,可以接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的传统艺术与时尚文化。
□本报记者 王路曼 周美玉 边磊 马超 白莹 阎义 唐诗 陈曦 盛丽/文 陈艺 于佳 孙妍 万玉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