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官印与私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印与私印
——兼谈战国古鉨印
 

古代印章按照印面文字的内容,可以分为官印与私印两类:

一、官印

官印是由中央机构制作颁发给各级文武官僚的、与官僚阶级相当的印章。图1就是一方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官印,印面文字是“杻里司寇”,“司寇”是古代掌管刑律刑罚的官,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首长。“杻里”是个地名,这方战国古鉨是当初杻里的一位法律负责人的印章,由国家统一颁发,所以就是官印。

图1战国 “杻里司寇”印

官印在使用上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那就是不能终身使用。一个官僚社会身份的变化,不外三种,一是职务的或升或降;二是因退休、辞职不再担任职务;三是死于任上。无论哪种情况,国家颁发的印章在离任时都必须原件交回。但是,国家允许官僚死后,可以自制一方带有生前职官的印章作为殉葬。所以,凡是文职官员的官印,几乎都是官僚死后制作的殉葬品;武将的官印,绝大多数与文官一样,也属于死后制作的随葬品,只有极少数中下级军官的印章,是国家颁发的正式官印。因为武将在纵横疆场的时候,系在腰间的印章可能会随时脱落,也有可能战死沙场后就地掩埋。所以,国家颁发的武将官印,掩埋在或深或浅的土层里,比墓葬里出土可能会多些。在古代官印的收藏中,是后刻的殉葬印,还是国家颁发的原印,需要慎重区别,这里面的收藏价值还是会有一些差距的。

古代官印按照持印者身份,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是御印,也就是秦以后历代皇帝、皇后使用的印章,有金、银、玉三种材质。御印是古代印章收藏的最高级别,对于一般印章收藏者来说,几乎少有收藏的可能;二是王印,也就是汉代以后被皇帝册封的最高爵位者使用的印章。《正字通》有这样的记载:“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曰‘王’。”

可见,被皇帝封为“王”的人,往往是在首都以外各地的同姓至亲,也就是“海外天子”。有一方“淮阳王玺”玉印(图2),就是典型的王印。王印的存世量非常稀有,传世品也就常见的那么几方,同属于印章收藏的极品;三是中央颁发给少数民族地区首领的印章;四是各级官僚职官印章,存世数量较多。

图2汉 “淮阳王玺”印

官印产生和使用的最早时期,应该追溯到战国,现在印学界通常将秦统一以前的战国玺总称为“战国鉨印”。

战国官印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官印,它也是青铜器系列中最小的青铜器之一。战国官印的发现,有可能为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真实的历史佐证。

总结起来,战国官印的时代特征有这样几点:

1.战国的普通官印在材质上以青铜质为主,其次用玉,很少使用银、玛瑙等其它稀有材料。迄今为止,少见金印。

2.战国青铜印多为简单的鼻钮。常规尺寸约在2.5~3厘米,印台呈坡状,高度1~3厘米不等。

3.战国官印的印面文字分为朱文、白文两种。所有的朱文,不管文字的笔道粗细,都是铸造出来的;而白文绝大多数是凿印,也就是先铸好青铜印坯子,再剔凿出文字。白文的印面比朱文印面稍大。印面多加有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图3是战国时期的“府大”青铜印,不仅四周加了边围,而且两字中间也加了界格,战国古鉨的时代特征很明显。

图3战国时期的“府大”青铜印

4.战国时期的印面多为白文。无论官印、私印,最后一个字都用“鉨”字,而几乎不见用“印”字。只有秦鉨用“印”。

二、私印

私印是非官方制作的私人印章,包括姓名印、吉语印、宗教印、肖生印等,因为是民间制作的印章,所以叫“私印”。

中国关于古代印章的收藏非常有意思,如果按照收藏价值来说,人们都愿意收藏官印,因为官印是国家颁发的,出身好,存世量少、品位高。但是,如果收藏者同时又是篆刻家,那么私印也很有可能作为重点收藏。因为,官印的用字数量少,字形写法相对单一、印面形式单调,为篆刻家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元素比较少。而私印所涉及的字数很多,印面章法设计灵活多变,是篆刻家取之不尽的参考资源。

在战国初期的封泥印章主要用途是封检文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鉨印用途不断扩大,除了钤盖在封泥上面以外,还增加了禳灾、辟邪、保佑、祝愿等各种功能,也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印面文字内容。所以男人们腰间悬挂一枚印章已经成了社会时尚,就像人必须穿衣一样,这就是“衣印”。

战国私印的时代特征有这样几点:

1.战国私印在形制上不受官印规制的约制,长形、方形、圆形完全随个人爱好,尺寸也无定制,大的有六七厘米,小的仅0.5厘米。

2.材质除了极少见金印以外,各种材质更加广泛,比如银、铜、玉、陶、石、骨等。

3.私印的文字篆法与官印不同,随意性较大,没有定式图4是一方战国朱文私鉨,印面释读为“王均”。可是较真儿地分析,这个“均”字很没有道理,因这个字的偏旁是“立”而不是“土”。对于战国私印的研究者来说,对这一时期篆法规律的归纳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至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战国文字我们不能释读。

4.战国私印朱文数量较多,有些很细的笔道,带有明显的失蜡法浇铸特点;而白文则相对少见,有铸印,也有凿印。

图4战国 “王均”印

主讲人介绍:

张国维教授,字效丞,在北京市文博系统工作,主要从事文物鉴定及金石篆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陆续编辑出版《士一居印存》《金石字汇》《国维印稿》等书籍。其篆刻作品风格以汉印为宗,严谨深邃,古朴大方,北京奥运会时,“罗格之印”即出自其手。近年来,张国维热心公益,积极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多次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国学培训班授课,受到职工欢迎。

□主讲人:张国维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