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千年秀林”的育林军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秀林”的育林军
——中建二局三公司雄安新区苗景兼用林项目造林纪实
雄安新区大数据录入苗木二维码
雄安“千年秀林”项目航拍图
 

2019年,雄安新区成立两周年。在这片热土上,有一片绿林分外让人注目,它就是“千年秀林”。作为“千年秀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五标段工程,中建二局在这块10万亩苗景兼用林的工程上,种植下的丁香、榆叶梅、海棠等76.8万棵树木。五月来了,苗木吐露新绿,花枝摇曳,在湛蓝碧空映衬下更显娇艳。

这支铁军在雄安6个标段中创下了苗木合格率、成活率96.5%最高纪录的同时,也创造了种植领域的“雄安质量”。第一个获得雄安集团生态公司验收资格集体荣誉。《人民日报》报道评论五标段 “种树像对待自己孩子”。

雄安速度 闪击“雄安标准”

雄安新区要构建的是平原大面积接近自然森林的“千年秀林”,最终形成能自我调节、更新、演替的异龄、复层、混交样式的森林稳定生态系统。要求栽种的相邻三棵树,不能在一条直线上,要按自然的方式斑状混交,不确定株行距,自然随机布点的“雄安标准”。

项目部需用50天时间,种植76.8万棵不同树木,面积1.1万亩。大到苗木选取、小到二维码绑扎方式,都要严格按照“雄安标准”施工,项目部每天需完成1.5万棵苗木的选材、运输、定点测量、旋坑、栽种、支撑、浇灌、大数据录入、驱虫养护,确保成活率。如此时间紧、体量巨大的工程,对于这群“门外汉”来说,简直没有任何时间反应差,容不得半点差错。

为此,项目经理林坤第一时间将进度推进、质量把控、数据录入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雄安新区造林手册》宣贯执行。

苗场组第一时间赶往全国25家苗源地,快速锁定苗源;园林组再贯穿全流程严把审核苗木质量关;测量组每日除了完成1500个放点任务外,还要协助施工队完成2万个点定位;施工队昼夜不停地进行场平和旋坑,19天完成了2000处障碍物平整,每日还完成2万以上旋坑任务。

高峰期种植队伍高达1400人,即使雄安3月深夜雨夹雪的恶劣气候,也没能阻挡住他们的步伐。为了保护苗木土球完整,抵抗寒冷冰雪,运输人员都是将树苗抱在怀里……每个环节都在极短时间内,刷新着每日高强度施工记录。

2018年5月3日,项目部经过50天高强度奋战,完成76.8万株种植任务。创下了平均每天种1.53万棵,每5秒种一棵树的“雄安速度”,经验收达到“雄安标准”。

海量数据 见证“雄安精神”

苗木种植完成后,项目部采用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需要对苗木的胸径、地径、冠幅、地理位置坐标等7条基本数据信息,进行逐棵录入。对于白明岩大数据组来说,需要平均每天为数据平台输入1.5万棵苗木“身份信息”,才能确保苗木当日“落户”。海量信息考验无疑无比艰巨。

按计划,数据组需在2018年3月20日,完成3.4万棵苗木数据录入首要目标,但由于人少,即使每天日夜苦战,每人步行超15公里,到3月19日,录入量仍不足规定量的三分之一。近乎绝望的时候,公司派出的一支70人后援队,让希望重燃。

但后援新人对大数据录入毫无经验,为了使他们迅速形成战斗力,白明岩协调物资、工程等部门,把70人分成12人一组,2人一队的组合,每组再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手做指导。为了争分夺秒,白明岩带领大家踏着月色,冒雨就奔向了泥泞的原野。他首先让“老手们”对新人做一对一示范传授,每个环节都尽量放慢,保证大家看清楚、学明白。虽然费时费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方法正确,新人们很快熟能生巧,2人配合默契,随着这股生力军技术成熟,至深夜12点,数据录入速度大幅加快。

第二天一大早,数据录入战役伴随着整天冰雨再次打响,冰冷的雨滴打在脸上,寒冷侵蚀着身体,但没有人退缩,在白明岩指挥下,200人的队伍实时调配,各个块区录入进度,都有序展开,不曾浪费点滴时间。下午6:00,数据终于快速跳过3.4万大关,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万分,甚至热泪盈眶。

发明巧干 凝聚“雄安智慧”

体量巨大的植树,项目部不仅凝聚着拼搏意志,更凝聚着人定胜天的“雄安智慧”。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项目部发明了10多种全新工具助阵。发明的旋地机,旋地加打垄可一次成型,相当于两台机械效率;发明的打拢工具,比铁锹打拢快一倍,更适用于旋耕后的土地;发明的机械打孔机,比传统人工打孔效率提高2-3倍,还有标牌栽植法、窄垄浇水法……种植效率提高30%以上。

为了更加高效、优质完成大数据录入终极目标,项目部经反复思考验证,推出了“三查管理法”。即把大数据组分为三组:一组现场组。负责培训录入人员,并在区域内随机抽查当天录取信息,保证当日录取的准确率。二组复查组。根据软件上已录取的树苗标识,查看空缺的位置并补录。三组抽查组。线上每日抽查信息,防止信息有误,线下分别对八个区域进行30%抽查,计算准确率,如没有达到要求,必须限期改正。通过实践检验,这种办法有效提高了录入数据准确率和效率。最终在50天内,项目部完成了所有苗木数据录入任务。而“三查管理法”也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可,并在全标段推广。

绿色铺满大地,秀林笼罩原野,层染出雄安的底色。在这个中建二局第一个雄安项目和史上最大园林项目建设中,他们聚焦着世界的目光,汇聚着蓝色的力量。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闻江 汤斐 黄婧/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