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映的纪录片《遗脉相承》中,清弓制作专家周晓初的亮相可以说非常抢眼。那么在这身行头中,到底有怎样的讲究呢?接下来我们请周晓初一一跟大家解读其中的秘密。
1、行服、行褂、官靴
图1
这身衣服,跟大家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铁面盔甲不大一样。
周晓初介绍,电视剧中看到八旗将士穿着各自旗色的甲胄在宫廷里站班,其实都是不准确的。
清代的整身甲胄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阅甲,一类是战甲。
阅甲多装饰复杂,纹饰美观,但是主要用于阅兵等“军礼”,属于“军礼服”,在实战中并没有什么用。
图2 网络
而战甲则金属感较强,从外表上就能体现出金属质感,装饰比较注重实际,也比较重。战甲一般是战场上指挥官所穿戴的。
图3 网络
而对于一般兵丁而言,他们基本都是穿着行服上战场的,条件稍好者,则在上身穿锁子甲,外表还是行袍、褂的模样,就连一些将官,也是不穿整身盔甲的,这在乾隆朝的《功臣图》中有明显的体现:
图4 网络 (紫光阁功臣像)
周晓初穿的这身行服是由一位行里的名家,按照清代行服实物的形制为他量身订做的,“它是为骑马出行和射箭专门设计的,就好比是清代军队的迷彩作战服。”
2、櫜[gāo]鞬[jiān]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 晋文公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櫜,音高,盛箭矢之器,鞬,音犍,盛弓之物。”
简单来说,櫜鞬就是用来装箭和弓的器具,俗称撒袋。但实际上,它的用途和讲究是非常繁琐的。
櫜鞬是在清早期定下来的一种形制,分为三个组件,弓囊、箭囊和櫜鞬带,我们分别来说。
弓囊,是用来装弓的,它的形制跟弓随形,就是随着弓形的变化而变化。
箭囊,是用来装箭。相对以前的朝代来说,清弓属于长弓系,所以用的箭也比较长,如果整支箭都被包裹在箭囊里,在实战当中抽箭不方便,上箭的时候也不够快。
所以明清以后,就极大地缩短了箭囊的长度,就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箭囊,大部分箭杆露在外面,还有一个专用名词来定义这种形制——挤压式。
图5 周晓初 供
周晓初的这幅囊箭套,是他参照故宫博物院里的一副弓箭囊实物来复制的,实物属于乾隆时期的御用囊箭套,准确来说是乾隆某位皇子使用的囊箭套,级别也算是非常高了:真丝绒当面儿,丝绸当里儿,植鞣[róu]革皮子当胆。
图6 周晓初 故宫博物院櫜鞬实物图
另外,櫜鞬上装饰用的金属零件(铜活)档次也非常高级:黄铜镂空雕,古法铜鎏金,盘绕灵动的龙纹……复制难度大,极具艺术价值。
图7 周晓初 供
櫜鞬带往往是很多人了解櫜鞬时非常重要却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周晓初说,櫜鞬带是挂櫜鞬的腰带。清代重视骑射,所以弓囊箭套的设计,都非常遵循人在骑马时的动态和实用性的理念:
人在骑马的时候容易产生颠簸感,所以尤其是箭套,它的悬挂设计非常复杂。
周晓初举了一个例子,箭长,箭囊短,如果说是单一的挂点,马一跑起来就会出现箭羽比箭头沉,容易失去平衡,不利于取箭。
所以,古人巧妙的选用三点式悬挂,即有三个穿绳孔,跟腰带上相应的零件结合在一起,另外腰带上的零件也是专用的,这样一来,櫜鞬便会非常服帖的挂在人的身上。
图8 网络
3、整张白牛角制作的筋角复合弓
图9 周晓初 供
古代弓的形制,主要取决于地域原材料、战法、盔甲、民族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每个朝代和时期都各有特点。
周晓初制作的清弓,是清式角弓,是随着清朝入关、由满族带入中原的中国传统弓。
清代的筋角复合弓,主要特点是拉力大,长稍儿反曲,就是弓的两端向外反。
简单解释一下,筋角复合弓——是用牛或者鹿的筋、牛的角、竹或者木,三种材料复合制成的弓。
《遗脉相承》里出现的弓,是周晓初用一只白牛角的独角制作而成的,可以说非常罕见非常稀有了,如果放在清朝,这弓可以说是皇家的专属了。
一把弓的制作,从选材到完成,大大小小需要经历近200多道工序。一年的极限,也不过十几张弓。
4、清代武扳指
图10 扳指
玩弓箭,最容易让人忽略的还有扳指。在战争频仍的古代,不论王亲贵族还是普通兵丁,只要是射箭,就得佩戴武扳指。
目前可以参阅的众多画像资料上看,可以说满清时代上至帝王下至兵丁,用来射箭的武扳指只有驼鹿角筒扳指一种,也就是上图出现的这种。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感慨之余只道古今变迁,不再现张弓之势,只能在影视剧历史图片里可窥得凤毛麟角。
(作者 杨真)
主讲人介绍:
周晓初,男,1977年生人,清弓制作专家,老北京肉攫术器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主讲人:周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