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事情时要讲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曾发现,一个指令里,成人只能接收到7个上下的重点,6岁以下的小朋友更少,大约3~5个重点就是极限了。
父母在对孩子交代事情时:要让孩子中断正在做的事,让视线看着你;要以短小精悍的句子为原则,愈简单、愈明确、愈好理解的才是最理想的指令。
父母不要太唠叨
当父母总是念叨着孩子要把功课做好、要把玩具收好、要乖乖坐着吃饭时,多数孩子心里想的是:“拜托,我会做了,你好啰嗦!”这种生活中大小事都要管的父母,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被动式抗议。
父母要信任孩子会做好,交代他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虽然,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做得到,但如果一星期里有一天孩子能自己把事情都做好时,就要记得给予鼓励与赞美,这才能让孩子成长并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多些肯定句
现代父母工作忙碌,有时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无心用了一些情绪化用语,好比说:“你又把玩具乱丢,难道你不知道我每天工作很忙、很累吗?再这样下去,妈妈会疯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倾泻在和孩子的对话当中。
当孩子做了捣蛋事时,用温柔坚定的口气,当他的面说:“妈妈今天工作有点累,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收拾好,你是我的小帮手,我等你!”当他跟着自己一起收拾时,记得要感谢他、赞美他,例如“你真的帮了妈妈很大的忙”。
少用快速的方式解决亲子间困境
每天忙于工作与家事的父母,会习惯运用快速的方式解决亲子间的困境,虽然不会对健康生活有严重的后果,不过,这却是无效教育,不但亲子关系不会好,生活也不愉快。
所谓快速的方式就是“限制、夸大、碎碎念、威胁、唠叨”等。无论是哪种口吻,对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都没有帮助。
建议父母要经常找机会与孩子沟通和讨论,包括让他自己定计划、给他时间让他思考、不要急着想用立即见效的语言,这才是有效的教育。(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