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唤醒“沉睡的宝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范回收渠道 旧电器变废为宝
唤醒“沉睡的宝藏”

 

家中抽屉里的旧手机、桌上厚重的笔记本电脑、卫生间里老式半自动洗衣机,弃之可惜,留着又挤占空间,着实让许多市民头疼不已。2017年,北京率先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不久前,本市确定第二批名单,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现在本市共有19家试点。如今,这些“沉睡的宝藏”有了适合的“归宿”。

【现状】

规范回收建设试点

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调查中,记者发现有些消费者会将其和普通废品一样卖给不正规的个人废品收购摊。任意拆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到处堆砌零件、随意处置等等做法,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入非正规渠道。不少人反映,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带来信息安全的隐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苦于找不到正规渠道,不少人只得将这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卖给个体不正规收购摊。如何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信息安全?在对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情况调研基础上,经过征集评审,2017年底,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名单。

据了解,为了鼓励形成“多元回收”的格局,试点单位包括5类回收模式,分别是环卫企业依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网络回收、生产企业依托售后服务渠道回收、销售企业通过“以旧换新”等形式回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拓展服务范围回收、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回收”。

第一批试点的经验表明,“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回收效果较好,尤其是在消费类产品的回收方面,但在大家电回收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空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将回收作为主营业务,对“四机一脑”类产品的回收效果明显。结合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的回收虽然回收量较少,但因其方式便捷、贴近居民,仍是较为有潜力的一类回收方式。

【成效】

形成多种回收方式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本市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相关工作上取得了不少成效。“多元回收”格局初步形成。“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性强,渠道和服务范围拓展迅速,宣传活动丰富灵活,成为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回收主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作为主营业务,充分利用既有回收网络,成为了传统“四机一脑”类产品的回收主体;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利用自有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分布广,获取回收信息最为迅速;环卫企业的回收服务最贴近市民生活,提供的服务最为便捷。各种回收方式互为补充,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回收需求。

回收数量超过计划目标

第三方机构年度跟踪评价报告显示,2018年,13家试点企业共回收各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09万台,超过计划回收量目标约16%。2019年第一季度,试点单位共回收各类产品31万台,同比增长约63%,其中,“四机一脑”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长了454%,消费类产品回收量同比增长约4%,其他类产品回收量同比下降约15%。通过跟踪评估表明,试点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市民交投废弃电子电子产品的渠道,缓解了大宗废旧家电无处去的困境,但另一方面,数据也表明,大部分家庭的手机等消费类产品还在沉睡,并没有进入回收体系。

标准规范制订

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领域标准、规范不健全的现状,政府部门支持行业协会、试点企业将试点建设中好的做法转化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规范,支持3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有关标准的研究制订。支持制订《废旧移动终端信息清除安全要求》,从保障回收手机、电脑信息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废旧移动终端信息清除各个环节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支持研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分类与代码》,从保障回收产品安全环保处置的角度,建立回收产品从收到处的全流程可追溯系统,确保回收产品的流向安全规范。支持制订《北京市电子废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标准》,从规范全市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服务市场的角度,提出一致性的服务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从服务、流向跟踪、安全等大家关心的领域逐步健全标准体系,规范行业运行。

创新回收途径

2018年4月,试点单位依托北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自发成立了“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联盟”,成为了推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平台。产业联盟组织试点单位共同开展现场回收推广活动,并就回收业务开展情况和行业发展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和信息;组织试点单位就废旧家电拆解、废弃手机安全处置等达成了多项合作,例如,试点单位华新绿源和奇立软件签订关于回收手机环保处置的定向交投协议,实现了在产业联盟框架下试点单位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组织试点单位签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自律公约,对回收行为的规范有序和绿色环保作出承诺;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绿色便民网站窗口,将试点单位信息、回收品类、服务范围、联系方式等内容公布,居民可根据需要便捷地选择正规回收单位。产业联盟的成立为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规范、长效、稳定发展和行业自我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试点单位还积极创新回收途径,通过与700多个商业零售网点、邮政网点、农资网点合作,扩大了回收网络,提升了试点影响力。政府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也按季度对试点单位开展跟踪评价,第一年度无不合格单位。

【推进】

确定第二批试点单位

今年2月,本市开始征集第二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试点单位,经过前期的试点申请、专家评审和现场踏勘,第二批名单已经出来了——共有6家单位,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加上去年公布的13家,现在本市共有19家试点。

据了解,第二批试点主要选择了两类结合体,一是“再生资源回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结合体,第一批试点中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较之生产、销售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回收业务,回收效果较好,目前,本市很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参与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工作重心向前端收集网络拓展,成为“再生资源回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结合体,这类企业更加贴近市民日常生活,市民交投更加便捷,相互间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二是“互联网+上门回收”结合体。“互联网”回收模式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回收或者根据居民的预约时间合理设置回收路线,回收行为符合了大城市居民工作节奏紧张的特点,也符合技术发展的趋势,而大家电的回收仍需要依托线下回收,上门取件,“线上+线下”的回收模式既符合信息时代市民的消费习惯,也解决了大家电交投不便的问题。这两类结合体主要侧重于在第一批试点基础上的完善和补充,不断丰富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模式。

【计划】

对回收企业进行名单制管理

目前,试点单位回收产品总量占全市理论废弃量的比例仍比较小,消费类产品的回收局面仍未打开,手机等产品仍是居民家中“沉睡的宝藏”。下一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回收单位将继续共同发力,唤醒“沉睡的宝藏”,使之成为新的矿山。

将统筹推进两批试点建设,引导行业健康运行,核心工作是探索建立试点期结束后的长效机制。支持发挥对试点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通过认证等方式对回收企业进行名单制管理,确保行业规范发展。此外,持续推进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订工作。支持将试点单位的有益做法向全行业进行推广,让企业和行业的运行有规可循,通过标准的制订推动消费类等涉及居民信息安全的产品回收,破解手机等产品回收难的问题。再有,将优化线下回收布局网络,通过企业与社区、各类服务网点定向合作等方式,逐步扩大线下回收网络覆盖和服务便捷度。对于试点建设中回收企业遇到的进社区难、运输难、暂存难等共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补齐制约行业规范发展的“短板”。

□本报记者 盛丽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