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小作坊将100% 登记纳入监管
国家会展中心的“经济辐射能”
利比亚首都战事 已致254人死亡
斯里兰卡系列爆炸留下的疑问
俄军开始配备 新型狙击步枪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会展中心的“经济辐射能”

 

企业商业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超越首届,增加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例——这是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展览规模占上海全年办展数量的三成多——这是位于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

说不清是从第一届进博会还是从车展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四叶幸运草造型的国家会展中心。在“幸运”背后,上海无论是在会展还是在场所设置,都有一本精细的账。这本从一个点位向外向纵深辐射的账,对一线城市的“会展下经济”、会展城市群的建立有很多借鉴意义。

效率:

聚起全球贸易的“上海速度”

第二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上周四,在展馆办公区倒计时牌上闪烁着“200天”时,上海正发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筹备情况。

一届能填满27万平方米的展会,国际通常的培育时间是15年。而进博会就从这27万平方米起步,今年企业商业展规划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超越首届。

截至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签约或报名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各展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展位紧张状况,个别展区已超饱和,还有大量企业正在踊跃报名参展。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第二届进博会招商工作将“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优化采购商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邀请力度,积极邀请境外采购商到会洽谈”。

“更有一些境外企业因第一届进博会受益,第二次直接找我们定了场地。”倒计时199天时,国家会展中心副总裁宁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组展机构工作尚未完全展开的情况下,单独和场馆签订协议的已达到70%。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上海以994场展览、1906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高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上海展览总面积距登上2000万平方米台阶仅一步之遥,为全球展览城市第一。

“这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大成就,是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的生动例证。”“报告”中称。

纵深:

从“风向标”到会外“买买买”

“首届进博会作为2018年国别最广、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首次举办就跻身全球前十大商业展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孙成海说。

为何称是“一大创举”?从展会构架上,就有些不一样。

“最顶端,我们有元首级会议;其次有部长会;再往下,有企业、买家甚至普通市民的交易。这是一场务虚、务实一体化的展会。”宁风的描述,让记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孙成海在发布会上称,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坚持高层次国际论坛定位,陆续邀请有关国家政要、重量级产学研界嘉宾等,围绕推动全球经济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开展对话交流,论坛也将“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化运作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些商业企业来,不仅是为了交易,更是拿进博会高层论坛当‘风向标’,希望通过今年的会听风向,寻求未来5年的新商机。”宁风感慨,中国正在越来越主动地和世界融通、互动。

这构架的打通,不仅在进博会内,也不仅在场馆内,金字塔的基底,更是悄悄延伸到会外。

周五上午,在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一步之遥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中,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林颖正忙着接待哥伦比亚大使路易斯·迭戈·迭萨尔韦一行。

“我们有好的咖啡、饼干、酒,还有香蕉。”在一层临时开辟的展台上,看到媒体,大使滔滔不绝,他们想在贸易港开辟更大的场所,引进更多当地特产和中国消费市场对接。

去年11月13日才开业的贸易港,引进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家客商,商品超过2.2万种。首届进博会上尝到甜头的20家参展客商,直接在全球商品贸易港扎了根。

数据显示,开业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贸易港累计接待客流已经超过30万人,接待了500多组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并成功地帮100家客商对接了上下游渠道。

“下午还要接待日本使节,进博会的影响正在逐步落地。”林颖说。

环抱:

八成多组展单位不姓“沪”

上周正逢车展。工作日的上午10时起,国展中心就聚起数以万计的人流。

一组逆向穿梭在人群中的国家会展中心工作人员,却在筹划下届甚至更往后的事情。

“面积已经不够用了。”宁风盘算着,怎么再增加展览面积。

支撑起国家会展中心的,不仅是进博会和车展。中国医疗器械及药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上海)家具博览会、法兰克福汽配展等一系列重要展会都将会址选在这里。规模为30万平方米左右的展会,已有9个落户国家会展中心。2018年,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各类的展览,规模已经占到上海市全年办展数量的三分之一。

而将时间轴倒退回10年前,在要不要建以及建在哪儿的问题上,上海曾经费过一番思量。

相关部门曾测算并提出疑问:上海展馆是不是已经足够了?毕竟世博会也有场馆。

但最终,国家会展中心还是建了,还建在了上海虹桥。

这是一个环抱长三角的场馆,除了紧邻虹桥的高铁站之外,还有8条高速公路。江浙的组展机构、参展商、客商不用进上海饱受堵车之苦,就可以轻松抵达。

“江浙的人来参展,可以住上海也可以当天回家住,第二天再来。”宁风几句简单的描述,就勾勒出了一幅会展的辐射图。

这样的思路,在江浙沪地区收到了实效。目前,上海地区协会企业主办的会展已不到两成,其余八成多客商全都来自江苏、浙江,甚至更遥远的地区。

国家会展中心也在反哺各种展会。统计显示,“大部分引入的展览都得到了规模扩大、能级提升、产业整合,大展馆集聚大展览的功能定位得到体现。”

记者手记

要说国家会展中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共有两点:第一,环抱长三角,国家会展中心便利的选址吸引了江浙两地的商业协会、组展机构。在京津冀协同的大背景下,本市在为大展馆选址时一定要考虑到和津、冀的互动关系。第二,上海将会展经济迅速落地延伸的做法,值得场馆运营方学习。

(耿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