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匠梦里尽芳华
首都大学生 比拼“世园”文化
北影节青年编剧 特训营开营
文艺节目 讲廉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匠梦里尽芳华
——访《翔云8号院》制作人刘冉冉
 

舞台上、表演中,她声情并茂,早已和角色融为一体;排练结束后、别人休息时,她上下奔走,串联着这个剧组的大小事宜。在话剧《翔云8号院》排练期间,台前幕后,总会有一个曼妙的年轻身影,充满活力和干劲,为这部剧的内在升华和自我的不断突破燃烧着青春年华。在这部说匠人、写匠心的话剧中,90后姑娘刘冉冉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

身兼二职 越挫越勇

刘冉冉坦言,这部话剧,让她拥有了工作领域中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同时担任演员和制作人,第一次接触富有烟火味儿的工匠故事……刘冉冉心里很明白,品尝“收获多”的果实之前,必然先要迈过“挑战多”的坎儿。“那时候,真想自己长出三头六臂,能够分出身来,”刘冉冉说,“上一秒还在全身心地进行排练,下一秒就要理性的作为一名决策者去处理剧组的琐事,所以这次出演‘李丫丫’这个角色,多少有些遗憾。”刘冉冉表示,自己作为职业演员,不想在业务上打折扣,“明知精力不够却仍要追求完美”,如同未给自己留存退路的朝圣者,即便被苦难鞭打烧灼,也心有所属、乐在其中。

从大年初九到演出前夕,从围读剧本,到下地排练,再到服装道具音乐进组整戏连排,刘冉冉在制作人的岗位上,从未“迟到拖堂”;与之对应的,在饰演角色“李丫丫”的塑造上,她更加注重突破、坚持与创新。刘冉冉回想起了自己前段时间主演的话剧《痴爷》,那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一场体验与修行。40场巡演,30多个城市,历时3个月,感觉从新鲜刺激,到迫不及待想登台献艺,再到焦躁不安,最后甚至演到站在幕后不想上场、近乎崩溃,可当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走上台去,“初心便随之归来”。有了这段体验,刘冉冉更是励志成为一名好演员。“你肯定不希望自己每次演跳河都是一个感觉吧,观众一定也不希望这样。”她说,像跳河这种大情感戏,要不断升华。

台上父女 台下师生

在舞台上塑造匠人,先从自己身边的匠人学起。同老一辈艺术家的讨教交流,让刘冉冉欣喜地表示,不论是专业能力上还是做人做事上,自己像是掘出了珍贵的宝藏。“他们的指导非常有必要,我们很多年轻人没见过工匠,对工匠这种专业身份没什么理解,也缺乏生活体验。而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正好能够精准地填补我们这代人缺失的东西,给我们信心。”

而在其中,给刘冉冉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饰演李丫丫父亲、大工匠钣金李的董丹军。在她看来,董老师饰演大工匠,简直就是本色出演。“令我感动的是,当你需要他时,他永远默默地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排练时就在屋子里琢磨人物。”而这个剧本中的“工匠父亲”,也着实在台下成了刘冉冉的“指路明灯”。对此,董丹军表示,自己演过工人、农民、技术能手,也在小时候体验过这些职业。“那时提倡学工、学农、学军,看印刷厂工人在流水线上码好一摞摞纸,看赶车老板如何让马听话前行……”在董丹军心里,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并不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工种,而是泛指的一种行为准则,就如同艺术高于生活却又源于生活,剧中那些工种、工匠、故事,终究要回到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中去,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存在。

初心不改 匠心传承

《翔云8号院》中的工匠精神,也和刘冉冉对演艺事业的初心不谋而合。“我学过九年戏曲,不能偷懒,枯燥无味,别人出门尽情玩耍,我只能在练功房内一遍遍的练功,戏曲那种‘一棵菜’的精神到现在我都没忘。”这次饰演工匠作品,或许是命运安排,让刘冉冉与老一辈演艺工匠和“工匠精神”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她演艺之路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

刘冉冉说,现在,自己身处聚光灯下的一线,承接着社会各界四面八方的评论与观点,可不管环境如何,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职业演员、要成为一名好演员,并把演戏当成自己一辈子的工作。“我非常享受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角色,在角色背后去接受洗礼,我敬畏舞台,敬畏我的职业,我也希望这份敬畏能够让我明白匠心的意义,成为一名合格的文艺工作者。”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