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香山探梅
漓江, 邂逅一场烟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山探梅

 

在人们的印象中,梅树多生长于江南,其实北京也有梅树栽植,只是由于气候原因,江南的梅花多盛开在二月底三月初,而北京的梅花则在三月底四月初开放。香山脚下的梅园便是京城赏梅的好地方。初春时节,正是梅花次第绽放之时,于是慕名前往,一探春梅的花容丰姿。

踏访北京的“香雪海”

香山梅园位于北京植物园西北侧,从南门入园,沿中轴大道一路向北,行至卧佛寺前岔路口时,见西侧路边的一块白色岩石上镌刻着“梅园”二字。由此前行,便是一树树盛开的梅花。

北京植物园从1998年开始种植梅花,2003年建成梅园,而今已有杏梅系、真梅系、樱李系梅花等90个品种、1300余株,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因花色品种多,种植数量大,一派靓丽景象,被誉为北京的“香雪海”。

徜徉于青山绿水间,梅花尽放,香气袭人,给人一种“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仔细观赏,梅园中的梅花品种真是很多。白似瑞雪,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登上西侧高坡处,放眼望去,梅园宛若一幅画。花间中人影蠕动,一阵清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下,恰似飘雪,阵阵暗香浮动,馨香弥散四野。

梅园里栽植最多的是“丰后梅”,花朵密集,有粉红的、淡粉的、雪白的。其次是“美人梅”,花色浅紫,花态近蝶形,瓣层层疏叠,瓣边起伏飞舞,花心常有碎瓣,婆娑多姿。“江南朱砂梅”,又称“红梅”,几何造型突出,花姿幽雅,花瓣平展,花心卷曲,花蕊挺拔,花色绚烂,花香浓烈,被誉为梅中珍品。“垂枝梅”风韵独特,悠长的枝条杨柳般倒挂着,一串串梅花犹如倒挂金钟般镶嵌其上。风儿袭来,花枝招展,十分风趣。而“三轮玉蝶”、“素白台阁”等也是各领风骚,或浓香四溢,或冰清玉洁,或花中有花。

在这里赏梅,可以根据梅树上悬挂的标识,在手机上查到每种梅花的相关信息,由此为赏梅平添不少情趣。

赏梅、品梅、咏梅,陶醉在这梅花姹紫嫣红里,不由得吟起古诗中那些赞美梅花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这里远离京城,位于山夹处,整个梅园显得独具幽雅,也使这里的梅花别具神韵,清逸而幽香。

“梅花文化馆”里溯梅源

在梅园中,有一处幽静的院落,这就是2017年开放的“梅花文化馆”。

院落为开放式的,南侧为正门,两侧雪白的墙壁上各有两幅梅花图案,墙里墙外一树树梅花已悄然盛开,别有韵味。

走进院落,正中央是一尊塑像,底座上写着“陈俊愉”三个字,并附有人物介绍,他就是被誉为“梅花院士”的植物学家陈俊愉先生。

来到文化馆内,使人沉浸在丰富的“梅文化”中。梅花文化展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梅花历史,二是梅花品系类型,三是介绍植物园梅园,四是介绍“梅花院士”陈俊愉。通过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24块展板,使人对梅花的历史与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据记载,远在元明时期,北京已有梅树栽植,由于地域与天气的原因,露地梅花很难正常越冬,所以那时的梅树均在暖棚中培植,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所赏之花卉,而较大范围种植梅花还是近50年的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南梅北移”的艰苦实践。

1957年植物学家陈俊愉在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一边教学,一边与北京植物园合作,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尝试着把江南的梅花移到北京。三年后,四株幼苗吐出一二十个鲜艳的花蕾。但在朔风寒流的不断袭击下,大部分花蕾被吹干枯死,到3月底就只剩下两个花骨朵了,不过这两个花蕾终于在1962年4月初怒放了。翌年,那些梅花开了更多的花,初夏时还结了一个硕大的梅子。两朵梅花度过北国严寒,由此宣告了“南梅北移”的成功,随后梅树在北京的种植数量逐步增加。由此主导“南梅北移”研究的陈俊愉被誉为“梅花院士”,并荣获“中国梅花研究终身成就奖”。如今北京市域内的梅花品种已经超过125个,约占中国梅花品种登录总数的32.64%,遍布全市40多个景点景区。

伫立于庭院中的梅树下,仰视满树梅花,给人一种通体蕴香的感觉。香山的梅园虽没有江南的壮观,而赏梅的时节也晚于江南,但北京的梅花同样有着江南梅花的风韵与芬芳。香山探梅,与梅相约,同样可以感受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境。

□户力平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