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读书与行走的“跑兄境界”
红袄漫话
流浪的风筝
萤火虫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与行走的“跑兄境界”
——读奔跑的文化散文集《面朝大海 烧水煮茶》
 

一开春,我就忙碌起来了。去年以来,因资金链紧张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还在纠结,堪称我创业十二年来最艰难的时刻。这段时间,老友奔跑兄寄赠的新书《面朝大海 烧水煮茶》是我行囊中的唯一读物。

读读他那宠辱不惊的文字,似乎有某种疗效,能让我安静下来。一本20多万字的书,就这样不知不觉读完。忽然发觉,自己多久没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呢?

读完奔跑兄的书,我第一次为自己没有好好看看这路上的风景而感到遗憾。这些年,每次出差都是匆匆忙忙,喝酒应酬谈判,对其他事了然无趣。做一个创业者,总是感到无形的压迫时时尾随着自己。

奔跑兄虽在国企,但他负责的业务不仅行业初创,生存也是非常市场化。一些订单几个回合下来,毛利就被挤压得很薄,有些客户不得不放弃。我们到达彼此的城市,有机会就会见见面。他酒量有限,往往很快就不胜酒力,此时他的焦虑和沮丧常常溢于言表。不过,他更会兴奋地交流一些得意的案例,总结其中的“商业模式”和可进一步优化的方向,如何发现利润区。他结束牢骚的口头禅往往是这么一句:“不要太担心,坏事往往也是好事。”他是豁达的。

我常常认为他的豁达来自他的“背包客”经历。他早在2000年左右就是老“驴友”了,活跃在新浪旅游论坛等一些户外旅行爱好者聚集地。这里聚集了一些“特殊物种”,他们坚信“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好的风景”这样的信条。这本书里他特意安排了一辑“风行万里 不问归期”,是他做背包旅行的几个案例,略带“自虐”的风格,有对青春岁月的怀旧之意。不过于我看来,却足见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某种“幸运”。那个时候,“诗和远方”都还不算是太奢侈的话题。

这本书里的篇章更多是奔跑兄这两年写成的。按我的理解,他的豁达更来自他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历史学曾是他的第一专业。这个学科的修养使得他的视野似乎比别人有更多的维度。他来到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他不仅能看到一个“现实”的世界,也能感知一个“历史”的世界,甚至进而期许某种“未来”。他能把这两者打通,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

不过,你如果以为他一定要去实地游览一番才能写出文章来,你就错了。他的行程也往往很紧,有时来到一座城市,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但他却能利用酒店安静的夜晚,用文字来整合自己关于这座城市的交往史、阅读史,铺陈出一篇“奇文”来。

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对与这个地方有关的某些人物表示关切,然后汇集自己的关键经验,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人生决策。无论当时曾经多么惊涛骇浪,他总是写得云淡风轻,娓娓道来。这时,你可以感受到他的阅读量可是惊人的。深厚的文史基础,使得他能够摆脱概念化,走出所谓“借古讽今”的老套路,他可以从浩瀚的文史资料中梳理其中的脉络,探索当时的人物如何决策,为什么这么决策,给读者很大的想像、思考空间。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创业、创业为什么会如此艰难、又该如何去求解。

手头这本书是奔跑兄赠送我的,扉页有他的八个字赠语:“一念执着,一路繁花”。他说这曾是他给这本书准备的书名,最终出版社没有采用。听得出来,他多少有点惋惜。我倒觉得两个书名都不错,对书的主题都能做某种总结。他对此表示同意,只是觉得自己没有浪漫到“面朝大海,烧水煮茶的程度”。

这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游记”、更不是一般性的文史故事,而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大文化散文,来自一个“老背包客”兼“老读客”的书写。我称之为读书与行走的“跑兄境界”。他借助旅行主题,带你一起探索山川、历史、人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并洞察其与现实生活的隐秘联系。

□路风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