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名女游客带着孩子游览故宫时,让孩子在故宫随地小便,而且还把用完的纸丢在地上。这个现象报道后随即引发网友的愤慨,纷纷谴责女游客的不文明。
的确,在景区内急,恐怕是很多人遇到过的,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更是内急很快。这个家长可能一时找不到厕所,但是也不至于就随地小便,况且故宫已经有14个厕所应急,到了高峰期还有很多临时搭建的厕所,对解决游客的内急应当没有问题。这个家长之所以纵容孩子随地小便,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平时养成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每到节假日的各类新闻,就会发现这种不文明现象还不是个案,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近乎奇葩的不文明行为。如去年12月在北京地铁2号线发生的一个男子坐在座位上吃小龙虾,还调侃前来清理的保洁员说“你就当锻炼身体了”。等他换乘了5号线时继续吃小龙虾,有的乘客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始指责该男子的行为,没想到他竟说:“扔垃圾不犯法!警察也管不了!你们别叫人了,叫人也没用,我又没犯法!”
看来在景区和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在公交车、地铁随意吃食品并随意丢弃这些小事,对很多人来说,是小事一桩,就如这个吃小龙虾的男子所言“扔垃圾不犯法”。是的,随地大小便、随地扔垃圾,看似不构成犯罪,但是也是触犯了公众的利益。对此,有关部门除了应当加大对公众文明出行的教育之外,还得教育与规则两个轮子一起转,如此才能织牢文明的社会网络。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文明是管出来的!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就引发了天津市民的广泛关注。这个条例将从规范不文明行为入手,以法治的刚性和硬度推动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24个城市出台了文明条例,有16个城市就此启动立法进程。看来这场逐渐波及全国各地的地方立法,势必极大地提升人们的文明程度。
记得我在20年前去新加坡访问时,曾在圣淘沙看了一个有上千名观众出席的海豚表演。演出结束后,偌大的露天剧场竟然没有一个纸片和垃圾,真是令人称奇!其实,这个背后就是该国一直实施的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为文明的提升护航。
由此可见,良好的文明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让未来的公民养成好习惯,同时也应以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为文明的落实保驾护航。对肆意破坏文明秩序的人,除了列入出行和消费的黑名单之外,还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刚性来让他们为不文明付出必要的代价!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