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建设职业教育强国, 哪些痛点关键需要重点关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职业教育强国, 哪些痛点关键需要重点关切?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如何抓住现代职业教育的春天,加速建设职业教育强国?如何抢搭职业教育改革的快车,加紧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如何解决阻碍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痛点难点?本报记者对部分政协委员和职教界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度追访——

【痛点】

职教质量不均衡导致“不叫好也不叫座”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多年关注职业教育领域,她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很多家长并不愿意让孩子去考职业高校,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工作都是技术活,俗话叫累活、力气活,觉得得不到认可,并且觉得学历方面也没什么竞争力。

“虽然近年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许玲表示,从职业教育培养的角度来说,职教质量是不均衡的。现在职业教育的层次重心还比较低,跟产业结构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有些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还比较差。

职业教育本应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育改革后,职业教育从专业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变成高中或大学教育的附庸与补充,在中考或高考中的往往是成绩平平的学生才会报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宏观发展目标形成了矛盾,这也是当下弘扬“工匠精神”最大的难点。

求学晋升有限制,技能人才被另眼相看

北京某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谈到,目前,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普遍弥漫着学生素质较差、人才培养不应是首要目标、能让学生顺利毕业才是重要任务、亟需培养工匠精神的论调。

“职校院校的学生,确实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综合素质方面是弱于同龄人,但并不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就毫无潜力。”该负责人介绍,学生在工作几年后,或许因为社会的压力,或许因为思想的成熟,部分学生对继续深造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他们在工作后也锻炼出了社会亟需的职业技能。但现行的教育体系却难以维系这部分学生的求知需求,报考全日制高等教育只限于应届毕业生,非全日制的高等教育又因软硬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知识更新的需求。同时也因为在求学上的限制,技能人才始终被另眼相看。

职教与经济不匹配,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卫星已经上天,马桶却还在漏水,开关虽不常用,但一碰就坏!”谈及我国社会各领域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极端表现。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是要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高素质劳动者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荒”问题。

目前,我国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大约只有33%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的收入水平很难提高。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产品高端化,技术工人就得由原来占比30%提高到60%-70%,甚至更高,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一些委员认为,“过去我们也在讲重视职业教育,但从未像今年这么重视:职业教育不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前所未有地将职业教育放在经济部分进行部署,计划扩招100万人,大幅增加财政投入。”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面临升级转型后后继无人的尴尬,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正遭遇着高素质技能人才千金难求的困境。在这场产业革命面前,中国的职业教育能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队员”,关键在职业教育能否痛定思痛,来一场壮士断腕般的革命。

【关键点】

完善职业教育高考,构建“双轨制”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认为,完善职业教育高考对职教发展有重要意义。职教高考落实好了,也就是说像中等职校的学生能报考应用型的本科大学,就像普通高中的学生报考本科院校一样,录取比例能够达到40%甚至45%。

苏华建议,支持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形成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机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两类学校间自由转学;根据学生自愿选择进行分类考试辅导,达到因材施教目的。尽快把“职教高考”制度落到实处,突出“30%文化素质+70%职业技能”考核特点,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完善中职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入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的招生考试办法;探索高职毕业生直接报考或推荐免试接受“专业硕士”阶段培养,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在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中职毕业生比例,逐步实现两类考试在录取人数上大体相当。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毕业生应不少于1/2,转型高校或应用技术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应不少于1/3,“211”工程院校中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也应确定一定比例面向中职招生。

成立国家职业教育署, 对职业教育统一领导管理

此次高职“扩招100万人”的消息一出,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生源不足的尴尬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认为,高职扩招100万人对现有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和实训条件都会带来很大压力。但可以放心的是,新的政策到位后,高职生源的覆盖面、招生范围都会得到有力扩充。随着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也会被带动,条件得到改善。

刘林建议,各大职业院校把握好新政策,可以通过发展职业普教、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来增强其对广大学子的吸引力,增强职业院校培养出毕业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在整合教育部与人保部相关职能基础上,成立国家职业教育署,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术资质、等级鉴定、职业标准研发等方面的政策,打破现有部委间、司局间的壁垒,对职业教育实施统一管理。

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职教,教师应是实操高手

“当前劳动者最缺乏的并非知识、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在内的职业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认为,职业精神的缺乏,一是教育体系中普遍缺乏职业精神教育;二是对职业精神培训严重不足;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莫荣建议,把“工匠精神”作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加强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可以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育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行职业精神教育全覆盖。

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也表示赞同,他提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将弘扬工匠精神贯穿于管理、教学、实习等各个环节。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将弘扬工匠精神纳入教学研究,从而卓有成效地指导学校在教学中贯彻工匠精神;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按照规划和计划有机贯彻工匠精神;纳入学校师资和干部队伍建设,使领导带头贯彻、践行工匠精神,老师在备课授课、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贯彻、践行工匠精神。

此外,“工匠精神”还应纳入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纳入各类课程体系,包括纳入德育或公共课、文化课及专业技术课程体系等;纳入学生实习全过程,使学生在实习的每一步骤都践行工匠精神;纳入校企合作,特别是通过师徒制的传帮带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纳入学校各项技能比赛过程和考试考核之中,通过竞技和考核弘扬工匠精神;纳入学校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洋溢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