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永远的红色背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红色背篓
——三代劳模接力书写“红色背篓”传奇
◀白金海为记者讲述当年用背篓为村民送货的故事
▼电影《红色背篓》剧照
▶背篓商店老职工王炳春为记者展示当年保留的背篓
王砚香当年和白金海等人为村民送货时在山间休息(左起第一为王砚香,右起第一站立者为白金海)
黄山店村修建的以红色背篓为主题的纪念馆
北京市劳模、现任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在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规划
 

1965年,一部名为《红色背篓》的电影风靡大江南北。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的真实故事改编的。1951年,周口店供销合作社在黄山店村设立了一个分销店。从1958年到1965年,这个山乡小店在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常年背着背篓上山,又收购又卖货,用辛勤的汗水带动了地方经济,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他们的这种对党忠诚、一心为民、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被誉为“红色背篓精神”。王砚香被评为北京市劳模,“背篓商店”也成为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

王砚香将“背篓商店”交到了白金海手中后,他一干就是20年,“背篓商店”继续扩大为民服务,拓展线路为山民送货。1978年和1981年,白金海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劳模。

如今,“红色背篓”接力棒传到了北京市劳模、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的手里。曾经偏僻的山村而今早已成为路路畅通的旅游品牌景点,“背篓商店”已经不需要了,但张进刚说,“红色背篓”精神将在这里永不褪色——

王砚香把商店“装进”背篓里

1953年,经乡政府推荐,土生土长的房山人王砚香在周口店供销社当上了一名售货员,那年他23岁。他有着山里人的纯朴感情,踏实地在娄子水分销店瓦井分销店学习锻炼,后来成为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兼核算员。他怀着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在干部简历表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志愿当一辈子售货员。

黄山店地处深山,7个生产大队的540户社员、2800人,分居在35条山沟里和十几个山坡上,还有十几户牧羊和护林的社员独居在高山上,购物极不方便。“背篓商店”是周口店供销社设在黄山店的分销店,作为村里唯一的分销店,社员买东西只能请假下山来买,等买好东西回到家也快日落了。有时遇到阴雨天山路湿滑,大雪天看不见道路,社员下山十分困难。

1958年,黄山店实现公社化,大批社员到山上大搞水土保持,兴修水利,社员们下山买东西的时间更少了。王砚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其他5名职工商量:“社员生产这样忙,我们为什么不把货送上山去?”大家对送货这个想法,一开始持有不同意见,觉得这样售货会导致人员分散、卖货效率降低。王砚香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就用背篓装上煤油、酱油、食盐等小百货上路了。他先来到12里外的长流水村,正赶上社员午休。社员们惊喜地奔走相告:“供销社送货来喽!”一会儿功夫,商品全卖光了。社员们却意犹未尽,盼望王砚香能再送货来,并请他记下要买的货品。社员贾祥拉着王砚香的手说:“老王,你背来的这一篓商品,给我们节约了多少人工啊!”

王砚香从群众的笑脸中受到鼓舞,回到分销店讲了一天的经历。大伙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今后就这样办。从此,王砚香和他的5位同事一改过去坐等客来的做法,轮流背篓上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背篓商店”这一称呼也在群众中间流传了开来。

可时间久了,有些分销店的职工产生了意见,有的说:“山路难走,我们别背油盐酱醋这些沉东西,既费力却又卖不了多少钱。”王砚香听到这些意见后深知大家的辛苦,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背篓上山销售就是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只要是对生产建设有利的,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我们背上去也是值得的。这艰苦的路,我们不走群众就得走,我们一个人走一遍,就免得群众很多人都走一遍。”听了王砚香的话,职工们统一了思想,坚定了背篓上山销售的信念。

只要能方便群众的事,咱们就干

在1958年到1965年的7年时间里,王砚香与分销店的职工们,不畏风雨每天坚持为山区群众送货,大到上百斤重的水缸,小到几分钱的绣花针,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们一定满足。当时,涞沥水生产队有一位为集体放羊的羊倌。因羊群对山上水草的季节性需要,这位社员拖家带口,一家老小常年居住在偏远的锯齿山上,吃水要到下边山谷中去背,吃一桶背一桶,很不方便,他反映急需一口水缸。

王砚香将这事记下,很快购进一口大水缸。但是后面的麻烦更大了,50多公斤重的水缸如何背到锯齿山上去?可为了让群众尽快用上水缸,王砚香决定和店员杨守林一起专门上山一趟。这天一早,他们将这口缸用绳子捆在背架上,轮流背着,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爬到半路,杨守林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将水缸掉下来,幸亏王砚香及时接住,胳膊上却蹭破了一层皮。俩人不知歇了多少次脚,直到太阳西斜,他们才来到羊倌家里。当这家人看着放在眼前透着光亮的大缸和一旁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王砚香二人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而王砚香他们却顾不上喝口水,就又到别家收购山货并统计所需货物去了。

王砚香和同事们在售货过程中,总是根据群众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每次上山,他们都会拿出一个专门的记事本点检货物。售完货,再在记事本上将社员需要的货物一一记下。如果某种商品一时缺货,他们也要千方百计通过供销社途径调货过来。总之,只要群众需要又能办到的事情,他们从不推辞。

此外,只要有利生产,王砚香连理发的事也会管。有一次,他背着背篓到离黄山店18里地的山村葫芦棚去送货。送到半路,看到几位社员空手向黄山店走来。王砚香想:现在山里的农活正忙,他们成群搭伙下山干什么呢?临近了,他高声问:“下去干什么?”“到黄山店理发去。”几人同声回答,王砚香边走边想:黄山店那个小理发馆,只有一位理发员,大伙一等就是大半天。社员们下山理发,不但不方便,还会影响生产。他想:要是我学会理发,连供应,带收购,还管社员理发,社员不就方便了。于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练理发,在技术熟练后,他每次上山时,背篓里就装了一把理发推子和一把剪刀,向社员们传授理发技术,使每个山村都有人学会了理发,从此以后社员们理发再不用往山下跑了。

就这样,“背篓商店”使地头儿变商店、炕头儿变柜台,受到了老乡们的欢迎。他们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商业战线学习的先进典型。1958年以来,分销店一直被评为市供销社先进集体,1959年王砚香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64年被评为北京市五好先进集体。1965年,背篓商店的事迹广泛传播,北京电影制片厂以“背篓商店”和其创始人王砚香的先进事迹为素材,拍摄了《红色背篓》并在全国放映。供销社职工这种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精神被称为“红色背篓”精神。

1992年年底,王砚香正式退休了,可是退休后的王砚香仍然十分关心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我每天都会看报纸,当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供销合作社的消息时,我会认真的读完。”王砚香笑着说,“对供销合作社的这份感情已融入血液中。”

除了看报外,王砚香有时还会翻看当年的工作日记。他是个细心的人,上世纪60年代的工作日记,他至今还保留着。工作日记的头几页,是他当年摘抄的焦裕禄日记,用来激励自己的。

翻阅王砚香的工作日记,看到最多的是一组组的数字,其中有生猪收购价格、活母鸡收购标准、内销核桃出口核桃标准等等。“当年在供销合作社搞收购,本子上记录的是市里制定的价格,叫做‘明码标价,公之于众’。可别小看这一些数字,它可是当年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啊。” 王砚香说,“市委市政府对山区农民的一些政策,往往就是通过供销社宣传出去的。现在背篓虽然不好找了,可背篓精神仍在一代代的传承。”

白金海接力背上了大背篓

白金海从1960年起在周口店供销社分销店工作,与王砚香同属一个供销社,他一直以王砚香为榜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1964年,白金海调到了黄山店分销店,成为“背篓商店”的一员,也成了王砚香的左膀右臂。1965年王砚香被提拔到周口店供销社任主任,“背篓商店”由白金海负责。在这座大山里长大的白金海,对这里的山和山上的路十分熟悉,对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决心为乡亲们省时省力,总是积极地负责外围工作,带头背着背篓上山送货收货。还兼任着副业指导员和畜牧指导员的他,除了支持社员们农业生产,还去海淀和丰台收购优良兔种,再背上山送到老乡手里,支持山上社员的养殖业。

贵在坚持,白金海从王砚香手中接过“背篓商店”的接力棒,一年四季带领供销店职工,不分烈日酷暑,不怕雨雪风寒,按照四条路线为群众送货。

1965年到1970年期间,分销店有了一头小毛驴,之后增加到两头毛驴,为店员们上山下山、又购又销带来了极大便利。1976年,黄山店成立了基层社,职工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1986年,白金海调离黄山店,店里人员几经变动,送货的背篓却一直没有放下,重重困难都被供销社职工们克服。他们没有辜负山区人民的期待,把背背篓上山送货、购销结合的经营方式坚持了下来,也把“红色背篓”精神传承了下来。

上世纪90年代,供销社转制,“背篓商店”也成了建设时期的历史符号,岁月在变、技术在变、产品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传承下来的“红色背篓”精神。

白金海曾在1971年调到西庄分销店工作了10个月,之后又调到周口店收购站工作一年,于1973年又调回黄山店分销店,一直工作到1986年调离,在黄山店供销社一共工作了20年零两个月,他也背了20年零两个月的背篓。白金海也在1966年被评为北京市六好职工,1978年和1981年两次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说起20余年中最难忘的事情,白老眼中泛着泪光,声音哽咽,最后他缓缓吐出两个字“老乡”。他说最难忘的就是山上的老乡,对他们非常热情,想再回去瞧瞧他们。当年,他们翻山越岭把满满的货物背到山上,老乡们奔走相告“供销社的同志送货来了!”店员们虽流淌着汗水,但内心无比喜悦,老乡们的欢呼更是对他们的肯定。“小背篓”推平了山上山下的崎岖,拉近了供销社和老乡们的心。职工和老乡们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割舍不断的感情。现在路通了,背篓不好找了,“背篓商店”也成了历史符号,但因“背篓商店”结缘的感情一直在白金海心中无法褪去,弥足珍贵。

当被说起在“背篓商店”工作这20余年最大的收获时,白金海说:“一个是健康的身体,每天背背篓上山下山,锻炼了我的身体;另一个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最大的幸福,任何时候都想着人民,一想起来就觉得幸福。”白金海说,有一次送完货,背着空篓子下山,碰见一辆拉煤的马车,车把式没跟着车,马车失控往下溜,急中生智的他把篓子扔出去截住马车,车把式正好也拉住车闸,终于将马车停住,救了牲口和一车煤,车把式赶着马车离开时,一步三回头感谢。说起这些往事,白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如今,曾经的分销社办公室原址已经是一处农家院,院子和房屋的结构还是当年的老样子。63岁的王炳春是这里的经营者,他是“背篓商店”最后一批职工。农家院的大厅里挂满了王砚香、白金海等人的老照片。院子里,王炳春摆上几个和当年一样款式的背篓,这是他在村里找老人用荆条编的。现在看到这些背篓,他还会想起那时送货上山的日子,想起大家用绵薄之力,带起了一个村的经济发展。一些来到农家院的客人会背上背篓,听他讲以前的故事。

张进刚:“红色背篓”不会褪色

20年前的黄山店村还在顶着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的就业率和收入都很低。如今95%的村民都已住进了距离老村两公里外的新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

改变缘何如此之快?村主任高文志深有体会地说:“全靠党的政策好。”作为黄山店村的两委干部,高文志见证了黄山店村由弱到强的“发家史”。“十多年前,我们村集体连给大伙儿买几个烧饼的钱都没有。2001年,当时刚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张进刚一上任便忙着招商引资。组建由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矿业(运输)公司,村民兜里一下子鼓了起来。”但“好景不长”,伴随着房山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没了落脚处。但张进刚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他决定依托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腾笼换鸟”带领村民发展生态经济,打造高端旅游,建设幽岚山旅游景区,发展精品民宿。“这一片就是我们打造的精品民宿,别小看这些老旧房子,经过一番改造,就成了村民的聚宝盆。”张进刚自豪地说。

原来在2009年之前,黄山店村曾长期以开采并向水泥厂销售石灰石为主要收入来源,但连年的开山取石给村子的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

“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另谋出路。”于是,张进刚走南闯北学习考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2009年开始,张进刚在“山”这个字上下足了功夫。

“以前是靠山吃山,现在也是靠山吃山,如今村民手里端着‘金饭碗’。”高文志介绍说。2009年至2013年,黄山店村投资2000万元,分阶段、分项目实施了坡峰岭景区建设工程,迈出了产业转型的第一步。2011年,首届红叶节在坡峰岭景区举办,黄山店村“一炮而红”。

2015年,黄山店村和社会资本合作,整体改建村里老宅,发展民宿产业。全村500多户村民入住到由村集体出资兴建的现代化楼房,腾出的老宅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加固、改造、装修,建成外部保留原始风貌、内部装修现代考究的精品民宿。

今年51岁的付玉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黄山店村民,原本在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村生活,但黄山店村的那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付玉静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摇身一变,成了“民宿管家”。一年有3万元的纯收入,日子过得很幸福。

如今,黄山店村中的“姥姥家”“黄栌花开”等品牌已成了京郊网红民宿,常常一院难求。现在黄山店村民宿全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运营,线上负责预订和支付,线下负责接待,专人办专事。不仅如此,在黄山店村,不但村民持股参与各项经营,实现百分百就业,还辐射带动附近邻村的劳动力实现就业。之前在外工作的村民也陆续回村创业干事,作为第一个回到家乡跟着村集体创业的人,村民刘丽英感慨地说:“我们村不仅留住了乡愁,还种下了‘摇钱树’,端起了‘金饭碗’。”

“发展旅游业不能原地踏步,要不断创新,为景区增加新的内容。”张进刚介绍,20世纪60年代那部影片《红色背篓》,讲述的是一位供销社负责人带领职工常年背背篓上山送货的感人故事,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老劳模王砚香。“我们计划利用这个故事,把黄山店村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作为北京市劳模的张进刚说:“红色背篓”精神已走过60余载,如今耄耋高龄的白金海早已放下背篓,但“背背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的“红色背篓”精神却一直会传承下去,不会因时代变化而褪色。

进出黄山店村曾经崎岖的小路早已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被称为“背篓商店”的黄山店公社分销店虽不复存在,但房山区有关部门仍然十分珍视“红色背篓”这个品牌。张进刚介绍,村里正在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成立红色背篓志愿服务队,成立劳模精神宣讲团,设计开发“红色背篓”精神文化衍生品等五大主题活动。同时结合黄山店村“红色背篓”精神发源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红色背篓纪念馆、红色背篓放映厅、坡峰岭景区“红色背篓”餐饮部示范点、黄山店新村“背篓文化画廊”等红色文化教育示范点。

“从60年前王砚香与白金海等人用背篓盘活了山区经济,到现在黄山店村进入了阔步发展的新时代,黄山店村的发展离不开背篓精神。三代劳模三代‘背篓人’背起的东西不一样,可是‘为村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张进刚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闫长禄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