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区太师屯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双胞胎姐妹志愿者——蔡秋艳和蔡秋月。她们虽然自己身患残疾,但却每周定期到村子里的空巢老人家,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其实,她们也曾是被志愿服务的对象,曾在自卑的世界里迷失自己。但也正因为志愿服务工作,让这对姐妹花在经历磨难后,重拾信心与希望,让笑容重新盛开在阳光下。
早产“姐妹花”努力求学
1994年出生的蔡秋艳和蔡秋月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原本带着祝福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姐妹,却因为早产引发小儿脑炎,造成了小脑支配功能障碍,如今25岁的姐妹二人依然行动不便,需要辅助轮椅和家人的帮助,才能进出家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出家门,甚至不出房间,虽然轮椅可以带着我们走向外面的世界。”回忆过往,性格相对外向的姐姐蔡秋艳依旧是眼含泪花,而多愁善感的妹妹蔡秋月则控制不住地当着记者的面,哭了起来。
“确实挺难的,我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奔跑,甚至不能跟同龄人一起上学。”蔡秋艳告诉记者,经过多方争取,姐妹二人是从2005年才开始上学的,但上学的方式也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是由附近小学的一名教师到家里来给她们授课。
这种“送教到家”的学习方式,让姐妹二人十分珍惜。一直到2010年,五年的“一对二”教学,让姐妹俩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教我们的王慧艳老师很用心,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还教我们自学的方法。”蔡秋艳告诉记者,学拼音、学英文字母,掌握了自学的能力,她便使用手机和电脑,电子通信方式,这像是给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虽然手指不灵活,但通过语音打字法,我用手机与人交流已经完全没有障碍了。”言语间,蔡秋艳也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到骄傲。
在求学艰难与成长的困惑中,俩姐妹努力前行着。即便前路依然艰难,但她们却如此勇敢和坚强。蔡秋艳喜欢听广播,透过收音机联通外面的世界;蔡秋月喜欢织毛衣,她总是默默的编织一个又一个绚丽而又美好的“梦”。
身边走来了“爱心妈妈”
生活总是在人遇到困境的时候,给予你继续前行的希望。背负了父母的愧疚和宠爱,娇养在家中的“姐妹花”,常与父母因琐事争吵。或许她们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又或者家门困住了两颗慢慢长大的心。直到有一天,一群志愿服务者走进了这个家庭,一种全新的生活打开方式……
2018年,承接民政部门进村开展帮扶工作的北京市密云区丽志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志愿者们,认识和了解了这对“姐妹花”。“作为我们的重点帮扶对象,我们首要任务是让她们接受志愿服务,让她们走出心灵的困境。”事务所负责人杨桂英告诉记者,她们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与“姐妹花”接触,了解她们的心理需求,引导她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杨桂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具有非常专业的业务手段,同时也是个热心肠。交流中,杨桂英主动与“姐妹花”建立了微信联系,并时常沟通问候。在建立了彼此信任之后,尝试鼓励和引导姐妹花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杨桂英说,“她们像小朋友一样,需要鼓励和认可,需要别人肯定她们的自我价值,所以我鼓励她们做微商,多表达,多交流。”
而俩姐妹同样感激杨桂英和志愿者们的耐心辅导与关爱,她们亲切的称呼杨桂英为“爱心妈妈”。蔡秋艳说,“她(杨桂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生命,让我懂得了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也让我学会了去爱身边的人和事。”
姐妹俩努力表达着对志愿服务的感激,与此同时,一颗志愿公益之心,也在姐妹花心里埋下了种子。
参与志愿服务给他人带来阳光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自我价值的认可可以迅速让姐妹花树立自信和希望。”杨桂英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尝试鼓励姐妹花转换身份,作为志愿者去服务更有需要的人。
“我们能行吗?”长期受人照拂的“姐妹花”不敢相信,自己还可以去帮助别人?但在杨桂英的不断鼓励和支持下,她们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去走访村子里的独居老人。
蔡秋艳还记得,她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帮扶对象家门口时,甚至连门都进不去。“老人们考虑到我们的安全问题,拒绝我们的服务,这让我很灰心。”蔡秋艳回忆,她沮丧地回了家,但越想越不甘心,她不想放弃这艰难的一步。于是在母亲的陪伴下,第二次折返到帮扶对象家。
“敲开了帮扶对象家的门,我便向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比如擦擦桌子,聊聊天,或排查一下家里的安全隐患。”有了成功服务他人的经验,姐妹俩都兴奋极了,她们迫不及待地将服务过程拍成照片,分享给杨桂英,并笑着说,“帮助别人,比做微商赚钱还高兴。”
于是,作为同样是受帮扶对象的残疾姐妹花,开启了从事志愿服务的事业。“另外那19户帮扶对象,我们姐妹每周都会定期分别走访和服务,服务他人的名声在外,也有老人上门寻求帮助。”蔡秋艳告诉记者,村子里年长的独居老人很多,有不会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都来问她们,姐妹俩也很高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
最近,杨桂英送给“姐妹花”一本关于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书,俩姐妹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常常通过看书,对照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希望努力去做个更好的人。”
对于俩姐妹的变化,他们的母亲感触最为深刻,“以前总是全力呵护着她们,却不知道原来放手让孩子成长,她们可以做的那么好。”姐妹俩的母亲笑着说,有了更多的而沟通和支持,她们的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好,整个家庭都像开启了更加幸福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采访全程,姐妹两人几乎是笑着讲完了自己的故事,或悲惨,或艰难。但在她们的眼中,记者依然看到了闪烁着光芒的爱和希望。
■后记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家风
采访当天,与记者同行的还有一名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职工志愿者——陈奉生。他感动于姐妹花的坚韧与成长,为他们带来2000元的慰问金,并鼓励她们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把生活变得简单一点,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陈奉生是密云区第二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包括为社区居民讲授公益大课堂、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资助贫困母亲和儿童等弱势群体。而他的爱心和奉献已经化成一种气质,在他身上闪闪发光,影响着身边的人。
陈奉生说,“治国、平天下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事,但修身、齐家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所以近年来,他不再一个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而是带动和鼓励已经独立生活的儿子、儿媳,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年轻人可以没有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但一定要怀揣一颗公益奉献的心。” 陈奉生告诉记者,现如今,他每年资助弱势群体的慰问金里都有孩子们的一份心意,他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传播者。这份爱和温暖,是全家人一起付出的。
在陈奉生看来,志愿服务可以成为一种家风,父与子,言传身教,传播继承。而奉献之光汇聚成海,将给予人间更多的温暖与感动。但愿怀揣这份信念的人们,都能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