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 3月1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共有212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记者获悉,212项获奖成果中,超四成来自企业,再创新高。有80后、90后参与的成果达189项,占比89.2%。
据介绍,此次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包括一等奖24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30项。这些成果面向国际前沿热点领域,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性和影响力。由清华大学尤政院士主持完成的“先进纳型卫星设计制造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纳型卫星被认为是航天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高地,研究团队从卫星设计制造、空间微型化功能器件研制、一体化高性能应用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形成了系列纳型卫星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服务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对我国航天领域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由清华大学朱煜教授主持完成的“纳米运动精度光刻机超精密双工件台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突破了纳米运动精度超精密光刻机双工件台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2个掌握双工件台研制技术的国家,有力地支撑了国产高端光刻机研发及产品化,近3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3亿元。
记者了解到,此次获奖成果中由企业主持完成的达到87项,占比41%,再创新高。其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崭露头角。同时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与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民生改善需求对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