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工”“市工”“通学”“市学”……如今,人们乘坐公交车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来完成。很少有人还记得,曾经还有纸质公交月票的存在。而在北京公交集团客七分公司第六车队党支部书记郭媛媛的生活中,纸质月票从未消失过。从2003年开始,业余时间,她就开始收集纸质月票印花。这个兴趣爱好,也静静地记录着她对公交的深厚情怀。
4年收集90余张印花
成为一名公交售票员是郭媛媛儿时最大的梦想,幸运的是步入职场她实现了这个愿望。1996年,郭媛媛来到北京公交,成为了一名售票员。2002年,郭媛媛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她来到车队月票换取点,开始和纸质月票打交道的日子。因为经常接触月票,渐渐地她产生了收集月票印花的想法。“就是觉得印花很漂亮,而且记录着公交的发展l历史。就想着自己要是能把这一张张小印花攒起来,该多好。”郭媛媛回忆道。
“这就是我的公交月票印花收集册。”郭媛媛手中握着的册子,A4尺寸大小。“这里边放着90多张月票印花,都是我的宝贝。”从2003年1月开始,她开始了漫长的收集之路。“当时北京公交月票分为很多种,比如有通工、市工、通学、市学,还有季度月票。”郭媛媛介绍,在收集的过程中,每个月底和月初,她都会很兴奋。“一到这个时间,我的小册子中就会多一些新印花啦。可以说,期待月票上的新印花图案就成了我当时的一大爱好,也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来源。”
从2003年1月到2006年4月,郭媛媛收集的公交月票印花越来越多。“一个月一张,不同种类我都会收集。四类就有4张。再加上季度月票,数量就越攒越多。”郭媛媛像集邮爱好者一样,将这些票面印花小心翼翼地保存在一本小册子中。十几年过去了,郭媛媛一有时间还会把这些“小宝贝”拿出来欣赏。“这些票面印花,物件虽小,但它记录着我对公交热爱的过程,也见证首都公交的进步。”
在郭媛媛看来,收集月票印花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感受公交文化的过程。“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每一个印花图案都和要使用的月票种类有很大的联系。”郭媛媛举例说道,“比如,2004年12月市学月票的这张印花,画的是北海公园的图案。有船、有水,一看到这张印花就会想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很符合学生月票的种类。”在收集和翻看月票印花的过程中,郭媛媛还时常会拿起笔去画一画这些精美的图案。“因为真的很喜欢。”
退休后收集册捐给博物馆
2006年5月,公交开始使用一卡通来完成乘坐。虽然对纸质月票郭媛媛有点恋恋不舍,但是她的收集之路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纸质月票成为了北京公交的过去,现在的交通一卡通在使用上非常的方便、快捷。充值也不需要排队了,网络上、自助机上就可以实现在线充值。而且,一卡通有消费、查询等很多的便捷功能。一卡通还发行了一些外形靓丽的乘车卡,使枯燥的乘车变成了有趣的旅行。”郭媛媛说。
2014年,郭媛媛来到IC卡中心工作。“接触到不少造型各异的一卡通,很喜欢,就想到开始收集这些,也是对公交情怀的一种延续。”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她收集的物品中又增加了新成员。几年下来,郭媛媛已经收集到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公交一卡通30多张。
“其实,不管是小小的纸质月票印花,还是现在使用的精美造型的一卡通,我收集它们一方面是兴趣,还有是对公交的情怀、对公交历史的一种记录。”郭媛媛介绍,“有时候,我会把这些收集的物品带到车队,闲暇时给年轻的同事瞧瞧。大家一边翻,我就一边给介绍,给年轻人补充更多公交的知识,他们都觉得很直观。”
对于自己多年来收集的这些“宝贝”,郭媛媛也有着计划。“不能就咱们自己翻看、自己了解公交的历史,还要让这些小印花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想我退休以后,就把这本放着印花的册子,捐给公交集团,让更多的人都看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首都公交的历史性进步。”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