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远离保健品“坑老”消费陷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远离保健品“坑老”消费陷阱?

 

说起保健品坑老现象,不少人或许就会想起2019年春晚小品《儿子来了》中的保健品营销套路——真儿子有时不如假儿子。戏中葛优饰演一个保健品销售员,骗了老人钱不说,还险些骗走其家中房本,甚至不惜向潘长江蔡明叫“爸爸妈妈”。“套近乎”这招还挺好使,让老人对骗子比自家人还信任。

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场景历历在目。保健品“诈骗坑老”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少人会在骗子的推销攻势下掉入陷阱,有的甚至过度迷信保健品功效,不仅让钱财遭受损失,严重者很可能因耽误治疗而丢了性命。那么,保健品营销为何总是盯住老人群体?老人们容易中招,背后有哪些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老年人远离这种消费陷阱?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现象】 保健品“坑老”流行“连环套”

“最近,老妈总是时不时地拿回一些保健品,起初说是朋友送的,后来因为拿回的越来越多搪塞不过,才告诉说是加入了一个养生活动群,大家集体买的,话语中那种对保健品信任的感觉情不自禁……”市民徐女士说,当她看了老妈的微信群更是担心,群里有组织者每天在群里用各种方式推销保健品,全是针对老年人的,有图有文,推销语言非常富有亲和力,让人不动心都难。

无独有偶,家住东城区的龚大爷今年已经86岁,春节前夕在某企业组织的老年人保健宣传活动中购买了17940元保健品,事后感到后悔,多次与企业沟通退款无果,老人无奈到东城区消协寻求帮助。幸运的是,在东城区消协和房山区消协的共同调解处理下,老人顺利退回了钱款。为此,今年大年初一一早,老人就给东城区消协投诉部主任赵梦云打去了拜年电话,还表示要亲自去消协探望。

采访中赵梦云表示,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已经成为养生、保健品以及理疗仪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费群体,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鉴别能力有限,容易上当受骗。根据近年来受理的相关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投诉案例看,商家主要通过“洗脑式”宣传,向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等各种商品,误导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费陷阱。总结来看,当前保健品“坑老”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行为中。

表现比较突出的,就像春晚小品《儿子来了》中那样认亲人。很多卖保健品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或者是说话亲切的女士,面对老人,她们都是阿姨、大爷的叫着,以此来接近老年人博得信任,又在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宣讲还送这送那,看似赔本的买卖,实则是在玩“钓鱼”游戏,这种温柔陷阱让老年人防不胜防,多少都会买些他们推销的用品,金额从几百到几万元不等,不知不觉从简单消费到消费主力。

“而且,现在卖保健品的人都聪明了,不像一开始从货源都是虚假的,现在的保健品消费不惜花时间,大量伪造空壳公司,然后所谓的保健品确实吃起来是安全的,可是功效却达不到宣传那样。”赵梦云介绍说,所以,老年人一旦遇上了保健品陷阱,很难得到合理维权,因为商品都是安全的,价格高低那是市场行为。比如,一款针对老年人的蜂蜜效果和超市里的普通蜂蜜没什么两样,价格却差很多。在老年人选择购买后,对方还会额外赠送一些其他小礼品,让老人们不胜欢喜,总觉得实惠得很。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其实很多老年人对于保健品是有很强的防范意识,甚至有不少老人都认为自己是聪明的,骗谁也不可能骗了自己,可最后还是陷了进去。对此, 赵梦云表示,就是因为保健品“坑老”套路都是一环接一环,前期的嘘寒问暖多是为了最终的兜售商品。所以,确实还需要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加强关注和管理。

【原因】

保健品骗人为何盯着老年人

免费享专家义诊,免费领柴米油盐……近年来,这些名目的免费体验店越来越多,在商场超市里、在社区小巷里悄然生长,打着免费的幌子诱骗老年人高价消费。前不久,在中消协发布的“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老年保健品成为十大消费维权热点之首。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摇身一变”,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让许多老人不但爽快地掏出腰包,还自愿帮他们打起了广告。那么,老年人为何容易受骗?保健品骗人为何专盯老年人?

采访中,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分析认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老年人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但老年消费者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受身体状况、信息局限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仍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相对更容易受到损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是自己过日子,孩子们都成家立业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伴父母,他们长期孤独寂寞。卖保健品的人利用老人这个心理,帮他们干干活,唠唠家常,突然有人关心他们了,心里高兴,防线一下就没有了,然后不知不觉买了很多保健品。

其次,不少老年人时间富裕,也被商家充分利用。最开始免费赠送,逐渐将老人弄得深信不疑后,开始收费或高价卖商品。比如,开始给参加活动的老人赠送一些毛巾牙刷之类的生活用品,甚至是一些名牌,之后开始兜售各种大件。同时,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就会非常担心自己身体状况,恐惧衰老和病痛,自然容易渴望什么东西能够带来健康,所以容易对保健品感兴趣。

另外就是攀比心理,盲目相信。老人们退休以后,在和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相处中,听说子女为他们买了什么保健品效果多好多好,或哪个医生治病高超,自己便没有分析,轻易相信,再经过销售人员的一番洗脑,自己成了铁杆粉丝,然后再介绍更多的亲朋好友来到店里购买,如此反复无形中成了商家的活广告。

采访中陈音江介绍说,比如去年被媒体曝光的“广告神医”刘洪滨由于以不同专家身份出现在多家省市级电视台的“健康节目”中,推销的不同名称、功效的药品被揭穿,被网友称为“虚假药品广告表演艺术家”。继刘洪滨之后,调查发现,还有李炽明、王志金、高振宗三位“神医”也经常出现在电视荧屏“养生节目”中,这些所谓的“老专家”同刘洪滨一样,要么名字随时有变化,要么推销的产品五花八门。通过电视购物出售的“药品”,很多都是“吃不好也吃不坏”,所以一般构不成伤害,消费者要求播放此类节目的电视台赔偿时,维权难度也较大。

【支招】

躲避保健品陷阱需要解决“根源”

据前不久来自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医疗保健一直是老年消费骗局的重灾区,这种现象给老人带来的不仅是金钱方面的损失,更有心理上的创伤。那么,面对行行种种的保健品消费陷阱,又该如何预防?

陈音江表示,“坑老”保健品之所以泛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执法难、取证难。由于此类营销通常不提供发票收据或者提供无效收据,故意隐瞒真实经营地址,导致出现问题后难以确认被诉对象,从而难以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在一些骗局里,保健品只是一个道具,被不法分子运用市场化手段,包装成一种貌似公平或合理的交易。因此,除了从源头对保健品加强监管外,还应建立便于查询的保健品信息平台,让消费者可以便捷地看出商家的虚假宣传。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但不是药品,无法治疗疾病。老年消费者应注意防范“价格越贵越好”“保健食品能保人长寿”等误区,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保健品,且不能过量食用。在购买保健品时,除了要认准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有效期限等,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遇到消费纠纷及时依法维权。

其次,留心一些不良商家以所谓的“专家”讲座、“名医”义诊、免费体验、企业让利等方式,有的甚至打着虚构的国家机构名义进行推销,往往销售一些劣质药品及虚夸功效的保健食品。需要重视的是,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此外,老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加强锻炼,通过饮食补充营养,在选择保健食品时,最好提前与家人商量或咨询医生。同时作为子女,平时一定要多陪伴自己的父母,给父母灌输保健品的相关常识,让老年人不再孤单,让骗子没有机会行骗。尤其要远离那些打着温情牌送礼物的讲座,这些讲座一般都是套用老年人的资料鼓励老年人购买他们的保健品,并且夸大保健品的功效。

“其实,事后的查处远不如事前的防范重要。”陈音江说,为提高老年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此前由北京市消协举办的“老年消费教育进社区”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老年消费问题的处理上,我们看到的最经典“程序”往往是这样的: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网络热议+部门查处。这样的“程序”,固然也能推进问题的解决,但不能总是有人被骗了,才去查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北京市消协这种事先教育的办法就非常好。“老年消费教育进社区”不仅是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积极回应社会期待和利益诉求的有效措施。只有让老年人掌握了充分的消费知识,他们才能在消费过程中识破消费陷阱,从根源上减少被骗事件的发生。

□本报记者 博雅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