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大搬迁、转型冬奥园区……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首都功能调整的过程中,作为特大型国企的首钢扮演了探路者和先导者。“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工人响应政府号召,从北京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起了一座临海靠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头部队。现在,首钢的北京老厂区又注入了冬奥的活力,致力于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厂区搬迁: 从石景山到曹妃甸
为了满足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环保要求和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需要,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新世纪的首钢开始了战略性搬迁调整,完成了在河北迁安、秦皇岛、曹妃甸的三大钢铁基地建设,而曹妃甸的首钢京唐公司成为了首钢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标志。
在首钢京唐公司,记者参观了世界级大高炉、技术领先的轧机、京唐公司自有码头、操作无人化的智能物流库、海水淡化工程、微生物工程……被所见所闻深深地震撼。京唐公司工会副主席王雪青介绍:“首钢京唐钢铁厂是完全按照‘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的构想建设的,从设计、施工到运行都体现着我国冶金行业的综合实力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
如果不听介绍,谁也想不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是建在人工“吹沙造地”的沙地上的。“这里的建筑地基要打到沙地下面的岩石上,这里的植被是人工移土栽活的。”王雪青说,“刚来时,这里除了厂房就是黄沙,在室外说话沙子都能刮到嘴里,回到屋里第一件事是扑拉头发里的沙子、抖落衣服里的沙子。”而现在,这里有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以及花园式的厂区和海滨公园、簇新的宿舍楼、餐厅、食堂、健身房、游泳馆、候车大厅等生活设施,厂区规划齐整,双向四车道交通,如同进入一座新城。而这些值得夸口的业绩背后,是首钢职工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车间——食堂——宿舍”,这便是从北京老厂区来这里工作的职工平常的生活节奏,经常是衣服都不用换,上班和下班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星期五,中午下班后,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换下工作服,简单收拾完便匆匆赶往位于厂区的候车大厅,乘坐下午1点半的大巴回北京,300公里的路,4个小时左右到家,等到星期日下午再返回曹妃甸。10多年来,4500多名首钢职工就这样像候鸟般每个月数次往返于北京的家和曹妃甸的厂子之间。
职工发展:
从炉前工到炼钢专家
炼钢作业部炼钢区作业长王建斌是2008年9月第一批从北京首钢老厂区调到京唐公司的生产岗位工人。“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自己能参与建设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还是感到蛮骄傲的!”他说,“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没有照顾好家里。家里有80多岁的父母,爱人身体也不好,儿子上高中时就成了家里的主劳力,每次大人生病都是由儿子送到医院……”
王建斌生长在钢铁工人家庭,从小对炼钢厂就有感情,是名副其实的“钢二代”。1986年,他从首钢技校炼钢专业毕业后进入首钢,正赶上首钢改革风生水起的时候。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加上个人勤奋,王建斌从炉前工做起,历经值班工长、炼钢高级技师,到如今成为公司内外小有名气的炼钢专家。首钢很多地方新炉投产都要王建斌来开炉,他成了首钢的“开炉专业户”。
然而,初到曹妃甸,他这个“技术大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京唐公司建有5座国内最大的300吨转炉,集成了“全三脱”炼钢、“干法除尘”、“声纳化渣”等16项国内外先进工艺,冶炼过程全部电脑控制,操作界面全是英文。这对从技校毕业已经20多年,电脑、外语都不太灵光的王建斌而言显然是极大的障碍。
王建斌没有放弃。他把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和新知识、摸索新设备性能结构。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一键式”炼钢了。2013年,“王建斌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2015年,王建斌被评选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京唐公司5座转炉,每座炉的第一炉钢都是我炼的!”王建斌对此很自豪,同时充满感恩,“如果不是赶上好时候,我也没有机会成长为今天的我。”
“从供应建筑行业为主的初级产品,发展至现阶段的高端板材,全面供应国内主流装备制造企业。”王建斌表示,从北京到曹妃甸,产品结构进行整体调整的京唐公司实现了质的蜕变。以前首钢的板材只能压到四五毫米,现在能压到0.12毫米,比纸片还薄。从造船的宽厚板,到汽车用板、家电外壳用板,再到小饮料罐用的镀锡板,从油气管线到电子器件,共计31个钢种、280多个牌号。首钢研制的“高、精、尖”产品,成功应用于“长征五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
如今的首钢,已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功能转换:
从老厂区到新地标
“2010年12月21日,一万多人前来参加首钢老厂区最后一炉钢的告别仪式,场面很是悲壮。因为这次炉火的熄灭,就意味着首钢由此结束了它在首都生产钢铁的历史。”一名退休的首钢老职工感慨。
从2004年开始,首钢陆续有1.4万人自谋职业,1.61万人转岗,共有6.47万职工分流。首钢停产后成立的园区管理部,帮助很多职工在环境公司、体育公司、园区服务公司等单位实现了内部转岗。
2016年5月13日,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首批工作人员正式入驻北京首钢园区内的西十筒仓办公区,这里成了冬奥会筹办的中枢。这里的建筑物,就是利用炼铁筒仓、料仓改造而成,保留了标志性工业元素,在尊重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内部功能改造与空间更新,以新旧材料对比、新旧空间对比完美延续了老首钢“素颜值”的工业之美。
在冰壶馆担任制冰、扫冰工的刘博强,便是在首钢服务冬奥背景下,实现转型的产业工人之一。刘博强1996年来到首钢,做过轧钢工、焊工、空调维修工。2017年,刘博强自愿参加制冰工作培训,开始学习制冰、扫冰等维护冰场的相关工作。刘博强上手很快,在花滑馆、速滑馆负责参与驾驶制冰车平整冰面维护冰场的过程中表现优异,现在已经在维护难度更高的冰壶场馆进行学习训练。
没有任何冰壶场馆维护基础的刘博强借来打点壶,在晚上8点到10点,背着来到场馆外的马路上,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分界线当成是赛道的中线,开始进行洒水的练习。两三个星期后,刘博强得到了专业人士认可,终于“上冰”。“作为一名首钢的转型职工,我从热火朝天的车间来到散发冷气的冰面,这种激动我自己无法形容。首钢的转型升级,让职工有了新职业、新机遇。在首钢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同时,我作为首钢职工也从生产岗位转型成为服务岗位,并从中学习了新的技能。”刘博强说,他的梦想是学好和冰壶相关的维护工作,能够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争取在未来成为一名制冰师。
目前,国家冰壶馆、花样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冰球馆“四块冰”都已完工。其中,冰球馆地上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以原精煤车间厂房屋顶为原型,构筑新的场馆空间,可举办容纳3000名观众的正式比赛。在首钢北京园区北区建的滑雪大跳台,背靠原首钢电力厂冷却塔,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一个位于市区内的雪上项目举办地。
根据2017年9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和部署大会的精神,“首钢地区应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即要实现“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同年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首钢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综合试点单位。
首钢已经踏上了新一轮的改革征程……
□本报记者 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