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聊聊那些逐渐消失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聊聊那些逐渐消失的
老北京鹰猎文化
王世襄先生旧藏,韝鹰十二镟,清代。
本长儿水葫芦
清代鹰帽
主讲人介绍:
周晓初,男,1977年生人,老北京肉攫术器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谈论与鹰猎有关话题,恐怕会被认为是一个极为小众的话题。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又很神秘。但事实上在中国几千的历史当中,它一直伴随着各个朝代的皇家贵族和民间的普罗大众,从未间断。鹰猎文化也逐渐变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历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鹰猎是一项怎样的文化

鹰猎是从最初以狩猎为目的,之后过渡到狩猎运动,最终上升为贵族文化。在东方,鹰猎的起始状态源于游牧民族在放牧过程中偶然看到猛禽捕食猎物,并且偶然捡到了猛禽所猎杀的动物。这给了人类很大的启发。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动物的本能来帮助人类获取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项技术转化成了一种运动和无法取代的皇家贵族文化。

春秋时期“楚文王好猎,有人献一鹰。王见其殊常,故为猎于云梦。毛群羽族,争噬共搏,此鹰瞪目,过瞻云际。俄有一物鲜白,不辨其形。鹰便竦羽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乌堕地。度其羽翅,广数十里,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

汉代中国的鹰猎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和熟练。山东省嘉祥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画像石详细的记录了当时田间狩猎的场景。分别是神仙,车马,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四子。封地在鲁(今山东),史称周公)和狩猎。非常清晰的描绘了鹰抓兔,狗撵兔的场景。此画像石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附子玄传》闻喜, 裴松之注引《相经书》 :仲将问长文:“从谁得法?”长文曰:“本出汉世,有《相印》 《相笏经》,又有《鹰经》《牛经》《马经》 ”。这里提到的《鹰经》是东汉时期关于猎鹰的著作。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相关著作。但可惜已经失传。既已著书立说,可以证明鹰猎运动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开始转变成一种高级的文化,而不是单纯的猎杀行为。

中国最早的一次鹰猎大会

《隋书》中所记载:“九月,辛未,炀帝征天下鹰师悉集东京,至者万余人。”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次鹰猎大会吧。

1971年发掘的陕西省西安乾县乾陵葬墓懿德太子墓壁画中。《架鹰驯鹞》和《架鹞戏犬》两幅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唐代的鹰猎文化深得皇家的喜爱与重视。同年至1972年又发掘了章杯太子墓。唐神龙二年的《狩猎出行》壁画则充分体现了壮观宏大的架鹰负豹的出猎场景。人们不禁赞叹其宏伟壮观。不难看出,架鹰出行似乎更增加了皇家贵族的仪式感,成为了一种象征!

在宋代,无论是皇家还是平民,大家对鹰猎文化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喜爱和重视。从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作《御鹰图》到李公麟的《西岳降灵图》再到宋代的皇家刺绣作品《宋秀白鹰图》。这一切传达给我们的只有震撼和惊叹。

元代的刘贯道所画的《元世祖出猎图》不但描绘了皇帝鹰猎的生动场景。其中对于鹰猎器具的细致描绘,使我们在中国古代鹰猎器具的研究中,获得了大量的证据和信息!

明清两代对于鹰猎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各处设立专业的饲养和驯养机构“鹰房”“鹰鹞处”经常出现在明清两代的文献记载当中。全国各省乃至外国的朝贡资料中,每年必出现进贡各种优良猎鹰和精品鹰猎器具的记录。

民国时期,鹰猎文化不再是皇家文化的代表,最大程度的在民间开枝散叶。平民可以饲养很多之前绝对不能涉及的猎鹰品种。但无论如何,鹰猎文化无论怎么普及于民间也不能完全抹去它是一项“贵族文化”的光辉!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家,文学家夏仁虎先生曾在《旧京琐记》中写道:“贵家子弟,驰马试箭,调鹰纵犬,不失尚武之风。至于养鱼、斗蟀、走票、纠赌,风斯下矣。别有坊曲游手,提笼架鸟,抛石掷弹,以为常课。”我们不难看出,鹰猎文化一直是被赞美的,并且具有精神属性,不是单纯的猎杀和娱乐!

北京地区鹰猎器具的风格和工艺

我们众所周知的“京城第一玩家”已故的王世襄老先生就是一位痴迷中国文化的人。《锦灰堆》中的《大鹰篇》的精彩描写和挖掘整理的《新增鹰鹘方》不难看出王老对鹰猎文化的研究颇深,并且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文字资料。王老在文中提及的肉攫术就包含鹰猎。肉攫术泛指用动物进行狩猎的一种传统捕猎技术。自先秦时期即已有之,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套完整体系,肉攫术的驾驭工具主要包括鹰、狗、胡伯喇等。

这其中鹰猎是这项技艺里的主要内容。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均有存在,但北京的鹰猎与其它地方又有不同。在其它地区,鹰猎的主要目的是为生计,其用具不太讲究,只求实用。而在北京,由于玩鹰的人不存在生计问题,其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体现身份,所以养鹰用具十分讲究,不仅用料上乘,工艺也十分精湛,是中国乃至世界鹰猎工具的重要传承地。

本文所述主要是中国清代(16~19世纪)作为都城的北京地区鹰猎器具的风格和工艺。鹰具主要包括鹰转环、水葫芦、肉瓢、帽子、铃铛、铃铛板、葫芦腰挂、铃铛辫、窝子、棒子、蛤蟆儿、脚襻、套袖、大小鹰兜儿。

鹰转环儿是鹰猎器具中最精美,也是制作工艺最复杂的一项。在清代,多为首饰楼定制,由于工艺的繁简不同,价格也相差较大。雕刻精细的制品当然价格不菲,属奢侈品。

鹰转环为各种金属雕刻而成,比如铁、黄铜、白铜、合金银等。其造型风格有多种样式,常见的有瓜瓣、磨盘、天球、捧盒等。在中国来说,这些造型都有比较吉祥的寓意,代表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瓜瓣造型,瓜在中国古代象征着果实,寓意丰收,寄托着古人对丰收的美好期盼。但无论何种造型的鹰环,必须具有四个龙头,上下各一对。要求上下环衔接紧密,转动自如。作为一个高级的鹰转环,无论其具体材质是什么,必须是在一块金属材料上手工錾刻,而不是铸造而成!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众多材料中,以纯铁质的转环制作工艺为最难,其价值也最高。在当时的工艺技术条件下,其加工难度可想而知。而其环梁两端中龙相对,意为龙之二子“睚皉”,取其性喜猎,善斗的性格作为寓意。这与中国传统兵器上的龙头造型不谋而合。所以鹰转环只能用龙头造型而不可能用其他的装饰。

鹰具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是鹰帽,古时称“笼帽”。直至今天依然需要纯手工才能完成制作的鹰猎用具之一。鹰帽的作用是罩住鹰的头部,遮挡住视线。它起到的是对鹰的保护作用。无论是正在训练的猎鹰还是已经训练成熟的猎鹰,鹰帽作为一个直接和鹰本身接触的用具,绝对要强调其舒适性和合理性,从选材到制作工艺都非常讲究。

元代的熊梦祥在《析津志》中明确记录了鹰帽的形态,以及元代皇家使用的鹰帽。描述中提到,帽子表面布满了漂亮的金丝刺绣花纹(推测是使用丝织物包裹皮革缝制而成),头顶的帽樱,使用了马尾巴的鬃毛制成。这一描述,同另一幅中国明代的“海青图”(现藏于日本)中描绘的帽子如出一辙。可见古人在鹰帽制作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使其更加华丽。

在中国,传承下来的鹰帽形制中可以明晰的看出,其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过中亚和阿拉伯地区鹰帽风格的影响。然而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鹰帽款式可以追溯的历史却并不算悠久,据有限资料推测,如今代表中国鹰帽传统与特色的“金鱼眼式”和“蛤蟆头式”其出现时间应该不早于明代。是典型的中国北方笼帽风格的代表。

中国鹰帽的制作和使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和演变。如“金鱼眼”和“蛤蟆头”的缝制技艺和版型逐渐从具有垄断地位的京津两地,扩展至华北,中原地区,甚至西北等地。

北京地区的“哈么头”“螃蟹盖”,天津地区的“扎肚子”其实只是名称叫法上的地域区别。其型制因不同地域,或者不同制作者的个人风格而区别,其实大同小异。这种类似三角形形制的帽子,可以追溯的时间远远早于“金鱼眼”帽子。

“金鱼眼”帽子的制作,需要具备更高阶的技艺,它的版型设计非常巧妙,并镂空雕刻的方式,雕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美好寓意的装饰性图案。除了华丽的外表之外,它是一种不需要模具定型,通过缝合技巧就能使其眼睛两边的位置凸起。这也许是中国特有的。

现实中,很多鹰猎爱好者所使用的器具已经走形,能较为完整、系统地说出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及名称者已寥寥无几。

(鹰猎文遗(北京)自然科学研究院对本文亦有贡献)

□主讲人 周晓初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