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东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步入工匠的世界 聆听工匠的故事(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步入工匠的世界 聆听工匠的故事(上)
——东城区总工会开展首届“东城工匠”评选命名活动
 

天工开物,匠心相传,2016年3月,“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吹响了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号角。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为了培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为东城区“一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贡献才智和力量。2018年,东城区总工会开展了首届“东城工匠”评选命名工作。此次评选面向基层,重点关注一线、手工操作岗位的在职职工;聚焦行业发展,重点在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行业等符合“文化东城”战略定位的产业中选树。通过直接命名与择优评选相结合,经过层层推荐与专家评审,最终有12人被授予“东城工匠”称号。这12位“东城工匠”中,有的是历年东城区行业领军人物,有的已经建成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让我们一起步入工匠的世界,聆听匠心筑梦的故事。

张铁城:拥有和玉器雕琢一样的人生

在玉雕的岗位上,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城已供职28年。一名技校学生能成为大师,和玉器雕琢的过程几乎是一样的。张铁城可以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艺术品,却从未因商业大潮的诱惑而改变初衷。面对玉石资源的匮乏,他会对每一块石料都精心设计,使其发挥到极致。玉雕是个做减法的工作,但哪怕稍有一点疏忽,就可能与精彩失之交臂。令张铁城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参与了奥运奖牌的设计和制作,其后他又参与了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内部装饰陈设玉器的修复工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徽宝“和玺”的制作。在他和他团队的努力下,2008年,北京玉雕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张铁城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决心用尽毕生精力,将北京玉雕传播下去,使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钟连盛:将终身献给景泰蓝事业

钟连盛立志将终身献给景泰蓝事业。他的作品简约、清新、细腻、精致,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他倡导将传统工艺同现代环境装饰相结合,由他主创的2014年北京APEC会议雁栖湖国际会都大型景泰蓝装饰工程,不仅推动了景泰蓝艺术史上的新超越,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企业负责人和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在保证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他兼顾职工切身利益,关心关爱职工,积极带徒,使事业后继有人。

2006年,钟连盛荣获发展和改革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并多次荣获国家和市级的各类大奖。

谢道云:用心做好每块糕点

“糕点研发大师”谢道云,是蜜贡塔的研制者,是裱花蛋糕的传承人,是稻香村技艺传承人,他从一名零基础的车间工人做起,到如今的月饼大师,除了自身的喜好,更得益于十多年经验的积累。在车间,几乎所有岗位的工作他都亲自试过,因此对生产流程了如指掌。谢道云爱思考、爱钻研,对产品研发极为专注,即使是再杂乱的环境,也丝毫不能影响他的研究。谢道云凡事都追求完美,自己和自己较劲,每每遇到实验瓶颈,他常常在深夜醒来,一直琢磨到天亮。他认定,做任何事情都要像模像样。手工制作糕点,讲究的是凭眼和手。那就是挑选原料凭好眼力,揉面团则全凭手感。而这个功夫,是靠常年打磨探索出来的。

由于技艺精湛,2016年,谢道云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崔奇铭:传扬玉雕文化

崔奇铭的文化艺术修养很高,再加上受过正统的院校美术教育,他绘画和雕塑基本功极为扎实,手法更是灵活多变。他的作品不仅继承和代表了北派宫廷玉器的传统,还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思想。他的玉雕作品豪放大气、构思新颖、神形兼备、巧用俏色,形成了儒雅大方、厚重浑朴、意境清秀、气势磅礴的风格。崔奇铭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中国的玉雕文化上,他先后招收和培训了42名徒弟,并通过电视台、大学、艺术学会等不同讲台,普及玉雕文化,深入浅出地为各界人士讲解玉雕的渊源和发展。为了将玉雕文化光大下去,他甚至将玉雕爱好者请进自己的工作室,毫无保留地现场演示刀法。2004年,崔奇铭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005年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鲁娟:用科技点亮文化创意行业发展道路

大学毕业后,鲁娟就入职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从事体育、文化类创意、陶瓷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管理。她从普通的设计人员干起,直到多个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设计者,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为了打造一支尖端的设计团队,她结合团队实际情况,拟定了创作计划,并邀请专家学者为团队进行系统培训。她带领团队参与国内外顶尖论坛等活动,以不断开拓眼界,强化团队的知识与技能。她的设计团队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巴西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等国际型特许产品的设计任务,并圆满完成了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人民大会堂欢迎宴会等知名的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国家级外交项目品牌文化的产品设计工作。2010年,她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马永光:与古董表结下不解之缘

马永光从北京钟表眼镜公司职工学校毕业后,就始终没离开过钟表行业。他认真钻研,逐渐对瑞士的各种伯爵、欧米茄、江诗丹顿、马宝龙、爱马仕等名表的结构等烂熟于心。20多年来,他多次参加瑞士钟表的培训、讲座和研讨活动,从而使自己的修表技艺越来越高。马永光诚实做人,严谨做事。他掌握的技术,对于日后从事古董表的维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古董表修复缺少零配件的现状,他带领公司优秀技术员工,利用现有工具及部分自制工具,生产出了齿轮、柄轴等零配件,填补了维修行业中的空缺,因此,深受古董表收藏者赞赏。2007年开始,他陆续收了4位徒弟,并以自己正派、严谨的作风影响着他们。马永光曾获东城区“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