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味儿画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味儿画家
如何画年味儿
出镜专家:《年味儿》画家
杨信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 拜大年
(本版“年味儿”画作由杨信先生提供)
 

春节(过年)一直是历代北京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业界“京味儿民俗画派第一人” 的杨信,今年1月出版了《年味儿》。杨信的老北京“年味儿”民俗画,是从腊月开始到正月结束。画面上的人物,大多以明清时代的北京人为主,95幅画面,配有95篇文字说明共计8万余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进,这些充满老北京年味儿气息的风俗已经慢慢从生活里消失了,而杨信用生花妙笔再现、还原了老北京人的“年味儿”。年味儿画家是如何“画”年味的?本报记者对杨信进行了专访。

记者:是什么机缘想到画老北京的“年味儿”?

杨信:我生于1962年,胡同长大,幼时家贫,酷爱画画,九岁即画素描,十几岁就出外写生,一直有一个京味儿民俗画家梦。这些年,我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次为北京的老字号画选题历史画儿,先后出版了七八本反映老北京生活和风情风貌的画册,有了一定成绩。画老北京的“年味儿”其实在我心里酝酿了多年了。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旧习俗正在被淡忘,就连以往人们心中丝毫马虎不得的“过大年”,近年来也变得不那么火热。“年味儿太淡了”,是这些年春节过后人们嘴边儿上的话题。

过年,就要讲究有“年味儿”,所谓“年味儿”,是民俗,是老礼儿,是一年中最让人魂牵梦绕的。无形的氛围其实就是过年的“味道”,这种味道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满胡同里都可以闻到的,比如家家准备过年炸吃食的油香味儿,孩子们放小鞭儿的烟火味儿,还有家家门口飘着红彤彤的挂钱儿的氛围……这些味道,才构成了喜庆的“年味儿”。

我是从2017年开始画老北京“年味儿”的,在2018年初,进行了一个老北京年味儿风俗展,展出了40幅作品,非常受好评,我就决定继续画下去,2018年底,一共画了95幅年味儿作品,配了8万字说明,于是就出版了,没想到,很受好评。

记者:老北京的“年味儿”是怎样的?

杨信:“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一首妇孺皆知的民谣,出了老北京人过大年时的隆重与热烈,老辈人的认真、孝道、规矩、实诚,家的和睦更加显露无遗。

年俗是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正式开始的,故民间谚语中有“送信的腊八粥”一说。“祭灶”最早是纪念发明用火烤熟食物的先人,后来逐步又演变为祭灶王爷,到了近代又形成“糖瓜祭灶”的民间习俗。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人间对灶王爷衷心的感谢、美好的祝愿,也成为灶王爷“汇报工作”的必须,重要的是这一天是“大年”的前奏。

民间说的“小年儿”一过,“大年”夜就一眨眼儿的工夫了,掰着指头算下来都没有几天,随着连绵不断的年前习俗,扫房子、推糜黍、蒸馒头、去吊肉、宰公鸡、把面发、团圆守岁、接神、包饺子,隆重的拜年仪式逐步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春节除了阖家团圆外,还有祭祖之礼,在人们眼里,祖先的首要功绩是繁衍了后代,没有祖先就没有后人,正因为如此,祭祖的传统从远古一直传到近代。正月初一,“接神”完毕,全家进行团拜,先给老祖宗磕头拜年,然后小辈儿们依次给长辈儿们拜年,说一些祝愿的吉祥话儿,长辈儿们照理要给未成年的小辈们压岁钱(岁为祟的谐音),一个“年”字,勾着多少中国人的魂儿啊。

正月初四“祭财神”、正月初九“玉帝诞辰”、正月十二买灯笼、正月十四试花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花会十三档”、正月里的老礼、正月二十九雍和宫“跳布扎”……

记者:您是怎样画老北京的“年味儿”的?

杨信:我的老北京“年味儿”民俗画不同于其他门派画法,而是老北京人过年时的“味道”,这些老北京过年时的主要活动场所,也就是北京人的家居、胡同、店铺、寺院,带有浓郁、醇厚的北京地域特色。

我是在胡同长大的北京人。有些老北京的事儿和景儿,以及风土民情是我经历过的;有些事没经历过,为了再现老北京的风情风貌和地理人文,除了问询家里90多岁的父母、老辈人,还要查阅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而且需要多方求证。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元宵节一直是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年节,那么,正月十五,灯去哪里买?商家从哪里采购灯?做灯的都有哪些铺子?民间用什么灯?男人怎样看灯?女人怎样看灯?怎样用艺术形式把它们呈现在纸上?这都需要费很多的心力。

画老北京的画儿,特别是画老北京的风俗画儿,不但要有绘画技巧,还要有生活。不但要有生活,还要有情感,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这样才能画出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再现历史、抒写当代的艺术作品。

记者:您对当下“年味儿”越来越淡怎么看?

杨信:我几次去给学校的孩子们做讲座,发现孩子对“过年”的那些习俗知道得太少了,连孩子的父母很多都不知道,其实是很痛心的。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京味儿、年味儿的那些淡出人们视野的年俗正在悄然回归,无论是影视作品、艺术作品,还是近年的各大庙会中,也都在层出不穷上演着这些“非遗”。它巧也好拙也好,这些最具中国传统的“年味儿”习俗,将成为世界上弥足珍贵的非物质遗产,那才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真正文化之一。愿我们一道努力,让我们过年时“年味儿”越来越足、日子越来越美满。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