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北京气温已是零下6到7℃,走进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丰台站改建工程站房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部,“农民工服务站”五个大字格外显眼。
进入农民工服务站,温暖扑面而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朴实的他们为了祖国建设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老师对我说我的爸爸妈妈是去建设祖国了,我感到十分自豪”……一条条标语温暖人心。
农民工服务站是怎么建成的?又怎么发挥作用?本报记者展开了采访。
农民工服务站建设“三同步”
农民工服务站是怎么建立的?项目书记段秀珍告诉记者,建设农民工服务站是中铁建工集团近年管理农民工的一项创新,集团有《农民工服务站工作指南》等指导各项目建设。建设坚持节俭使用,坚持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五个到位,选址要建在农民工生活集中区。建设需要“一间办公室,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间培训室,一名管理员”五个一标准,建设的经费来源是“三工”建设经费、工会经费。农民工服务站建设要求“三同步”,即工作机构与项目部组建同步,活动场所与“三工”建设同步,服务人员与农民工同步进场。
民工服务站场地很大,设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VR体验室、医务室、理发室、小超市等,占地几百平方米。为方便管理,还设有农民工服务站(管理室),配有专职(管理人),里面有农民工生活区的全部宿舍分布图等。“农民工夜校可以容纳300人同时上课,安全培训、技术交底等均可在这里进行,还可以放映电影、定期播放安全施工生产教育警示片等。”段秀珍说。
在农民工生活区,项目考虑得很贴心。男女卫生间、洗漱间、淋浴室、洗衣室都设置在一层,方便农民工使用,其中淋浴室24小时开放。晾衣区还搭上了雨棚,考虑到节水,农民工生活区还设有投币洗衣机。
此外,农民工生活区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材设施。在农民工食堂,项目引入物业管理,操作规范化,饭菜价格0.5元到10元不等,有荤有素,农民工们可以自由选择,还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农民工食堂还摆放了餐桌,可容纳几百人就餐。
多方位服务农民工日常生活
“每天上班累了,回来不管多晚,都可以冲一个热水澡,踏实睡觉,感觉在这里工作挺幸福的。”来自河北邯郸的架子工任杰今年32岁,2005年初中毕业后就来到工地工作。“闲暇时,我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项目部考虑周到,都配备齐了。”任杰说。
“我爱吃荤菜,干架子工,吃的太素体力跟不上,每个月吃的得花费上千元。但我挣得多,这么多年,在中铁建工的工地干活,最多的时候算上加班费一月拿到近两万元,一般也能拿到一万两三千元。”任杰说。
“小超市很方便,不用走出生活区,就能够买到食品。一天差不多吃30元就能吃饱,荤素都有。”来自河北承德丰宁的架子工邵凤阁今年50岁,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28岁,刚成家,小的14岁,正上初中,“虽然有点压力,但赚的钱能够支撑家庭。”
“洗衣服只要1块钱,非常方便。来工地,我还是想多挣钱,我要攒钱买房娶媳妇。”来自河北邢台的桩基工王永杰今年31岁,目前还单身,“我们当地买房差不多五六十万元就够了,再干几年就能攒出来。”
服务站成农民工精神家园
“借阅人王宏伟,班组名称木工,图书名称《交口称赞》,借阅日期2018年12月5日,归还日期2018年12月8日。”这是农民工服务站图书室的借阅登记表,记录了农民工借书的详细情况。
“考虑到年轻农民工有读书需求,我们特地与丰台区图书馆联系,他们选送了一批图书过来供农民工免费阅读。每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再换一批。”段秀珍说,让当地图书馆参与到农民工图书室的建设,是项目工作的一项创新。
记者翻看借阅登记表,发现农民工们借书后看书速度都很快,很多都是头天借,第二天还,最长的也不超过5天。临近春节,还有不少农民工前来借书。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