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总工会从规范化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摸索出了一套采用职工沟通会、企业沟通会“双沟通”的模式,来推动工会组建、发展会员的创新方式。
数据显示,“双沟通”工作模式开展以来,全市共召开1714场企业沟通会,涉及3745家企业,其中未建会企业2616家,与885家企业达成建会意向。全市共召开870场职工沟通会,咨询职工5.35万人,现场申请入会1.55万人。全年新增工会组织3531个,涵盖单位7875家,新增百人以上单独基层工会1092家;新发展会员37.72万人。记者在日常采访中也发现,在此项工作中,面对基层职工和企业时,部分工会工作者还存在不会谈、不敢谈、缺乏沟通技巧等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基层工会,请相关负责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和做法。
【探访】 镜头一:
“您好,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出差了,您回头再来吧。”“我觉得工会挺好的,不过,建会的事情,我们做不了主,您还是找老板吧。”“我们去年的业绩一般,经理正在火头上,我们也不敢提什么建议啊。”……这已经是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第N次到这家规模企业沟通了。行政人员、人事负责人见了一个遍,可就是没见到企业领导,无奈下只能再一次无功而返。
镜头二:
“我们是外企,咱们中国的哪项法律规定外企必须要建会了?工会都是国企、事业单位建的。”企业沟通会上,一家外资企业人事负责人直接把问题甩给了工会工作者。工会工作者虽然试着解释相关规定,但是对方却并不认可,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都解释懵了。
镜头三:
“我们虽然注册在北京,但实际上,项目都在外地,我们90%的职工也都工作、生活在项目所在地。您说,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有必要在北京建会吗?”一位建筑企业负责人不解地问。听完他的话,前来“沟通”的工会工作者刚到嘴边的话“缩”了回去,心里不禁也打起了鼓。
【问题】
沟而不通是常事儿
记者发现,很多工会工作者会抱怨“找不到‘沟通’对象”。
一位工会服务站站长就表示,往往在沟通会前期,他们会先接触企业的行政、人事,谈得都很好,但是却始终无法通过他们与上级领导、老板取得联系。因为这些行政、人事人员也要拿老板工资。建会,从他们的角度,是好事,但是他们拿不准老板的态度。或者,在企业沟通会上,企业方人员与工会工作者沟通顺利,但工会工作者上门跟进时,态度就会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经常被前台拒之门外。总的来说,面对工会工作者,他们就是“应付”。
“多少年都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规模企业,往往会存在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想法里,无非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这名站长说。
一些非公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对工会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组织工人维权、罢工上,对中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也非常不了解,甚至有的外企负责人在沟通会上就直言:“外资企业没有必要建立工会组织。”
“沟通会上,我们有些工会工作者,在非常浅显、表面的问题上,还能回答上来,但是涉及一些稍微深入些的问题就答不上来了。这在一些工会新人的身上比较明显!”来自朝阳区的一位“老工会人”说,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如果工会工作者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上不到位,以及缺乏正确合适的引导,很容易将自己困于原地,无法打开工作局面。
“很多时候,咱们遇到的难题跟自己的思路有关系。”一位西城区工会工作者表示。“不是不敢谈、不愿意谈,而是怎么谈得对、让人家接受的问题。”
他告诉记者,也许硬着头皮,生生硬硬地谈了,即便能把政策说透,但是技巧方面也许还是有问题,比如,我们往往站在工会自己的角度去说,很少考虑企业的需求。这样的沟通交流,很难达到效果。
【解决】
“宝典”“秘籍”护航 吸引年轻人
宣传建会时,面对职工和企业的问题,不会谈、不敢谈,无疑是跟专业素养有关系。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北京市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在推进“双沟通”工作前,就为基层工会干部、工会工作者准备好了“粮草”。
“我们编写了一套工具书,包括一本工作手册、一本法律法规汇编。有流程、有案例、有问题解答、有模板、有法律支撑。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达到以上带下的作用。”市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李扬说,他们还设计了一套宣传品,包括名为“入会宝典”“建会秘籍”的两份宣传折页,以及3块画有动漫形象的易拉宝。
“我们就是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吸引他们。”他说。
模拟培训先行 提升工作能力
据悉,试点工作开展前,基层组织建设部以模拟沟通为主要形式,分四批开展了800人的专项培训。“培训的规模不小,为的就是让每个街乡的干部都能培训到。”李扬表示。
除此,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从去年5月开始,市总工会还先后在11个区的120个街道乡镇总工会开展试点工作,规范推进职工沟通会和试点推进企业沟通会。
为了将工作落地,并有效推进,市总坚持采取以上带下的方式,建立了联系制度,每个区、每个街道乡镇都有基层组织建设部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指导。
“这些培训活动,真的让我获益匪浅。”顺义区李桥镇总工会负责建会事务的工会工作者刘文娟说:“我在培训中认识到,职工沟通会中,与职工沟通要平实亲切,要学会一对一、一对二地为职工讲清楚工会性质与职能,让职工了解工会、接纳工会、相信工会,真正实现吸纳更多职工会员、让广大职工会员受益的意义。”
工会“以上代下” 为企业“减负”
据悉,除了通过上级带着下级工会开展工作的“以上带下”外,有些工作企业难以完成的,基层工会组织也可以实行“以上代下”,代替和帮助企业去完成。
双井街道总工会是市总工会开展“双沟通”工作的第一批7个试点单位之一,在召开企业沟通会后,连续联系了3年之久的北京车行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最终同意建会,并于2018年5月24日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由于不熟悉流程,这个大会就是双井工会工作人员“代”企业完成的。
“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我们来做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企业的负担,企业只要出参加大会的职工就行了。”双井街道工会服务站常务副站长丁宇告诉记者,经常有企业提出选举工作繁琐,企业没有专人负责,难以完成。因此,双井街道总工会就代企业做、帮企业做。
提前用功“备课” 寻找沟通“痛点”
“在与企业沟通前,要先做足功课。”海淀街道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辖区有一家装饰装潢企业,工程项目都在外地,北京只有十几名员工,而且因项目招标不顺,公司效益不好,如果组建工会,经费支出压力大,所以在建会方面有着诸多的顾虑。为此,他们在网上查资料,了解到老板学历高、员工单身多等特点。据此,他们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
“比如,企业在平时招投标项目时,需要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资质,如果企业组建了工会,工会主动作为,推荐企业主参与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人先锋号、劳动模范等,这样对企业形象的利好政策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同时,企业组建了工会,还可以利用工会这个平台宣传企业文化、推广品牌自形象;关于企业员工单身多的情况,我们向企业介绍了工会组织的联谊交友等活动;此外,如果双职工家庭中的孩子假期无人看管的话,还可以参加工会举办的假期托管班。”他说。
通过海淀街道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认识到,工会组织是促进企业与职工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最终同意组建工会。
实践出真知 “实战”磨练技巧
“沟通中的技巧非常重要,要热心、真心、耐心,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展开话题。”德胜街道工会服务站站长于淑梅说。
通州区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吕东军也表示,在与企业主的沟通过程中,应先“了解对方”,先与对方沟通感兴趣的内容;随后“拿出诚意”,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以职工服务者的身份去进行协商,让企业主认识到工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稳定企业职工队伍的组织,才能降低非公企业建会难度,让更多职工来到工会大家庭。
对此,刘文娟也很有发言权。她刚接手李桥镇建会相关工作时,对业务十分不熟悉,“缺乏方向感”,很多专业词都不太理解。在领导的帮助和同事协作下,她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改变沟通策略,从准备环节到沟通环节均进行了一系列论证实践。
“面对收入低、福利较少的外来务工人员,我向他们介绍大病医疗、二次报销、抢电影票、发放慰问品等较为实际的内容,引发了很多职工的极大兴趣。面对企业职工宣讲时,我采取‘用最真实事例,说最简单的话’的工作方法,将自己经历的、身边发生的一些涉及到大病救助、二次报销等内容的典型案例讲给职工听。”刘文娟说。
此外,她还制作了内容丰富的PPT。“我的PPT,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通过发放福利、节日抢票、单身联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照片给职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加入工会带来的好处。”
□本报记者 陈曦 刘欣欣 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