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昨天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市规自委、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的相关领导介绍了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建设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1000个,同时一步优化布局,在业态上也不断增加。
继续严控建设用地规模
精心组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是本市三件大事之一。据市规自委总规划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介绍,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2018年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的第一年。官方研究制定百余项政策措施,遵循生态空间“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的原则,强化生态底线管理,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大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改善。
北京的总规实施工作在2018年实现良好开局,但在“大城市病”全面系统治理、高质量减量发展实施路径方面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
施卫良表示,2019年,北京要继续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全域空间管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制定国际化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将总规要求落实到各个区的层面,各分区规划统筹拼合后将形成全域规划管控的一张基础底图。
建设提升千个便民服务点
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素芳介绍,新版城市总规与上版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减量发展的规划,通篇贯穿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2018年,北京在疏解方面,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56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204个;天坛医院老院区实现整体搬迁、减少床位950张,新院区全面开诊、平稳运行;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全面竣工,第一批市级机关正式入驻。
同时,按照“场清地净”标准,北京全市拆违腾退土地面积达6828公顷,其中50%左右地块用于“留白增绿”,减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建设提升七类基本便民网点1529个,1683公顷腾退土地实现“留白增绿”,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城市森林不断增加。
李素芳表示,近期,《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也将出台,将利用3至5年时间创建100个左右市级示范村,再启动实施1000个左右村庄环境整治,集中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中,包括地下空间清理、违法群租房、占道经营等整治的任务,“要防治新生,实现动态清零,发挥老百姓监督的力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老百姓发现的点位举报后,都会及时处理。”李素芳表示。
另外,按照街区生态补充社区菜店、早点、理发、维修、家政等服务,鼓励便利店拓展服务内容,今年建设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1000个。“将近一步优化布局,在业态上也不断增加。”李素芳说。
道路车位周转率明显提高
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已经实施两周的时间,效果怎么样?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表示,道路车位的周转率提高了,停车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率先改革的东城、西城、通州区三个区共规划施划了1.3万余个白实线道路停车位,全部实行电子收费。组建了320人的停车协管员队伍,充实执法力量,加大了执法处罚力度。实施后,避免了以前乱收费、议价问题。同时,停车管理员减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可以说,道路停车改革的效果有了初步显现。”
另外,对于居住小区统筹利用业主共用场地设置临时停车设施、错时停车等服务居民停车的方法,都有专门的指导和鼓励政策,并将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不断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针对当前市民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市交通委专门制定了《关于道路停车位使用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确属停车资源紧张、矛盾突出的区域,可以申请将居住区周边个别道路白实线停车位用于居住车辆临时停放,来作为解决居民停车问题的短期过渡措施。
五年时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表示,2018年官方编制完成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总体规划、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和2018年建设任务总体方案,在规划设计、地块选址、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注重推广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新理念。北京全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6.9万亩、城市绿地71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5%,打造绿色风景走廊50公里,显著扩大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2019年,北京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在城区继续推进城市森林、公园绿地建设;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和生态景观廊道;在浅山区实施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加大山区绿化抚育,提升林分质量;做好城乡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和节庆活动的景观保障工作;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总规提到的目标,即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5%。
陈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