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孝义鹅湖,歌起荡口
北国“青城”烧麦香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9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义鹅湖,歌起荡口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素有“小苏州”之美誉,因旧时四周湖荡密布,东枕鹅肫荡、南挽南青荡、北连蔡湾荡、西接苏舍荡,故曰“荡口”。一个“荡”字,不禁让初次邂逅之人浮想联翩,试想,芦苇荡丛、荷花荡中,有一古镇,婷婷袅袅,宛若佳人,在水一方。

走进古镇,北仓河和北新河就像两条纤秀的碧玉带,如慈母的玉臂,将古镇揽入怀里,清一色粉白墙面、青灰圆瓦的皖南徽派式建筑,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河,仿佛是从一幅水墨画里走出来的江南古村庄。

孝义之风代代相传

荡口俗称“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的故里。元末明初,华幼武、华贞固父子迁居荡口,成为荡口华氏始迁祖,华幼武将侍奉母亲的“春草轩”从堠阳移徙鹅湖,恪守孝道、耕读传家数百年。华贞固自幼饱读诗书,深谙诸子百家经典,并身体力行,将自己所学所思付诸笔端,著《虑得集》一书行世,寄望“传道于后世,披泽于乡梓”,鹅湖这块风水宝地,在华氏一门“孝为行首”的优良家风推己及人至“爱吾老及人之老”的感召下,这里建起了怡老园、养萱斋等敬老院,并设立义庄近十所,扶老助贫。荡口,遂成为名扬远近的孝义之邦,在中国古代,这种以一人、一姓、一族而扬名一方的例子并不少见。

古镇最体面气派的建筑莫过于有着“江南第一义庄”之称的华氏义庄,码头、八字照墙、西花园、典当铺子……它的故主华察就是《三笑》评弹和喜剧《唐伯虎点秋香》的原型华太师,他出使朝鲜,以敏捷的才思折服了朝鲜君臣,他主持乡试,慧眼识才,为国家挑选栋梁;因不愿与严嵩同流合污,辞官返回荡口故里。

从隐而不仕、悉心奉养寡母的先祖华幼武,到首设义庄的华仲谆、造福一方的华察、创建荡口鹅湖中学的华鸿模,再到明末冒死直谏的忠臣华允诚不食清粟、杀身成仁的崇高民族气节,华氏一族完美地诠释了如何将“孝”衍化为“忠”和“义”,让孝义之风在鹅湖代代相传,时时刻刻激励着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

人杰地灵孕育英才

荡口,这方物华天宝的土地在诗书礼仪的浸润下滋养得钟灵毓秀,成了俊秀迭出的名人摇篮,这里,走出了科技型人才中国古代铜活字印刷鼻祖华燧,工书善画、精通音律的才女华秋苹,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数学家、科学家华蘅芳,中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家华君武,“江东巨眼”收藏家、鉴赏家华夏,“养蜂大王”华绎之……星光璀璨,为荡口投射了足以辉映日月的光芒。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级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因幼年鸿山七房桥的老宅遭火焚毁,举家寓居荡口,从荡口小学步入清华大学,走向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知名学院,他的学术声望享誉国际,同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并称“中国三钱”,成为一代科学巨擘。

驻足静谧幽深的庭院,风流才子唐伯虎曾在这里点过秋香;徜徉在镂花石板的青砖小巷中,角落里回散弥香着来自历史深处的人文气息;踽踽独行于被时光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上,恍惚间,腋下夹着几本线装书的青衫书生从你身旁缓缓走过;依靠着桥栏杆上,细数那刻在桥上那剥蚀渐损的名字:有文风霭霭的“举义桥”“耕读桥”……亦有下里巴人的“卖鱼桥”“卖鸡桥”……都将它们一一定格在相机的镜头中,慢慢回味追溯那段逝去的光阴: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传说;一座桥梁,就是一段沧桑。

《歌唱祖国》响遍神州

站在桥头,远处飘来的欸乃桨声和着悠扬的吴歌软语,承载着悠久的吴文化,踩着水面、踏着浪花,朝你飞奔而来,穿透过你的身体,沁入至你的心脾,熨帖着你的灵魂,须臾间,耳畔回荡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铿锵有力的旋律,令人不由得心神激荡,那是荡口的儿子、人民音乐家、作曲家王莘的代表作《歌唱祖国》,王莘故居坐落在古镇北仓河北岸杨家弄口,故居门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塑着音乐家的铜雕像,他就是歌曲的作者,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莘,1950年国庆节前夕,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传遍了神州大地,成了亿万人民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在195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毛主席在送给王莘的《毛泽东选集》上为他亲笔签名,在我国很多重大的升旗仪式上,《歌唱祖国》经常被作为出旗曲在国旗出场之前演奏。

为了怀念这位卓越的人民音乐家,荡口古镇重修了王莘故居、仿照天津小洋楼修复老屋,还建了王莘纪念馆,全面展示王莘的生平事迹,“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一个个音符,就像一滴滴墨汁,溶入了荡口这一幅巨大的水墨画里。

□申功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