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需要的不是鲜花与掌声,需要的是被更多人所理解。”王长驹是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安全工程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在他看来,安全人是单纯的、朴实的、热情的,任何付出都是不求回报。
王长驹参建的首都重大工程项目很多,有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在这过程中,他曾担任过项目安全责任工程师、安全资料工程师、安全部部长、安全总监等职位。为确保工程及施工人员安全,他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做好“工地守护神、幸福守望者”。
事故隐患在他面前无处遁形
“安全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安全生产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我们周围的人负责。”从参加工作起,王长驹便主动扎根一线、投身项目,从最基层管理做起。作为安全生产一线管理人员,他提倡科学管理,在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更是把这句话挂在了口头上,切实要求项目部全体职工在安全生产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实践中,王长驹总结发现了两条重要的规律。第一,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经历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中间环节起到了预防作用,事故就能避免;第二,只有重视风险与隐患的管控,才能防止轻伤和重伤事故,否则大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他在项目上建立了风险与隐患的双层管控机制,建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措施。他通过这些机制最大化消除外在风险,并制定措施减少固有风险。他要求分单体公示风险及措施,让工人们了解到具体的风险点,逐步提高安全意识。
“我的努力方向是不但要发现隐患、消除隐患,还要杜绝隐患产生。”王长驹说。
一次,在项目管理中,王长驹向安全员李洪才询问当天的巡查情况。通过沟通,他发现这名安全员在现场巡查过程中,目的性不强,巡视路线混乱。于是,他与项目总工、生产经理重新核对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了监督策划。他要求,施工前,安全员必须将工人每日的工作区域及工作内容汇总出来,并且事先制定好巡视路线并检查安全防护设施。
“明天开始,所有的施工内容及措施都要标注清楚了,今天晚上先制定好巡查路线,明天可别再绕路了。”王长驹把策划交到李洪才的手上说。老李一听,十分高兴:“照您说的这么干,我省劲儿不说,就连安全日志也好写多了。”这就是他提倡的管理,策划优先,让弯路变坦途。
去年11月的一天夜里,在保供暖民生工程工地上,他把工长和安全员叫到了输煤栈桥下方,说道:“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安排的活儿,这就是你们管理的现场,灯光昏暗,最起码的安全作业环境都做不到。你们不怕出事吗?”工长一句话都没有说,可是眼泪已经流下来了。他又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委屈,这已经是咱们连续加班的第60天了,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你的一时疏忽,可能会让他人甚至是你自己失去生命。”
随后,他所在的供热工程项目突然接到政府通知,必须确保冬季供暖。结合现场的施工进度,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部均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公司开会决定,全力确保冬季供暖。作为项目的安全总监他倍感压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天现场巡查直至深夜11点,然后组织管理人员开会布置第二天的安全管理重点,通常都要深夜一两点才能休息。高处施工、交叉作业等等,这都是对他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精力的极大挑战。长达百天的攻坚战终于打完了,他为工程无一人伤亡尽了最大努力,也感到荣耀。用业主单位的话讲:“你们中建是奇迹的创造者。”
安全的盾牌在工地无处不在
王长驹始终记得,求学时曾有一位师长对他说:“搞安全管理,‘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记到现在。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工长说:“无论我管不管安全,我都赚这些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长驹觉得这样管理肯定不行,于是,他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展开研讨,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中,并占有10%的考核权重。
同时,他还在项目上开展了“安全树先进”的活动,为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发放“表彰卡”,可用于兑换奖品;按月度、季度评选“安全标兵”,授予奖章、奖状的同时也给予现金奖励。活动一开始,大量人员积极参与争当“标兵”,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变说教为引导、变处罚为奖励、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的转变。
王长驹说,施工现场具有“人员多、场地大、危险源多”的特点,光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的几双眼睛可真是有些看不过来。于是,他向上级申请引进“外援”,考虑到督察队员与工人同为工友的身份,能够及时了解工人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互助互爱,为一线工人排忧解难,于是组建农民工安全督察队。
“通过督察队协助我们开展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安全演练等安全活动,使农民工的自主安全学习意识得到了加强,促进整个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施工现场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助手。”王长驹告诉记者。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 王长驹还从安全技术层面着手,了解并学习先进的安全防护系统,以求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现场的安全隐患,并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例如,临边防护栏杆预警系统运用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远程监控管理,定时盘点临边防护栏杆,出现损坏时立刻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塔吊防碰撞系统通过安装的传感器收集信息,利用数传电台将数据发射至接收端进行运算处理。它能够在塔机接近危险位置时自动发出提示或控制信号,辅助操作人员合理操作避免安全事故。智能安全帽系统,通过安全帽内置智能芯片可将工人基本信息及教育交底情况实时更新到任意电子设备上,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控工人的所在位置,当工人进入危险区域时将会自动进行危险提示。
“王长驹,你适合做推销员,你知道项目为你说的预警系统花了多少钱吗?” 曾经,一位项目经理调侃地对他说。他却笑着说:“投入是有回报的,人的安全是无价的,国家颁发的荣誉也是买不来的。”
那条“红线”在他心中崇高无比
在工作中,王长驹坚持“三精化”原则,精细化、精确化、精炼化。在他的理念里,首先,安全管理不同于其他工作,不能只看重点而忽视了其他。大到塔式起重机的检测,小到食堂液化气罐的储存摆放,都将等同视之,只有把事情做细才能使工作内容有效。
其次,管理过程需要精确化、数字化,比如,既要了解现场配电箱的数量也要了解分布位置,还要了解接地电阻与重复接地电阻值具体是多少,只有准确的掌握情况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最后,总结工作内容,使工作更具时效性,工作精炼化,这既能更合理地分配安全投入费用,又能减少隐患的产生,防止事故的发生。
为便于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王长驹在各分公司及区域经理部的配合下组织编制了公司《安全行为管理手册》。手册将同类型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进行图像对比并注有文字说明。他将手册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项目安全管理行为”,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其二是“项目安全施工行为”,使工人明确安全做法,避免违章操作。其三是“创新安全行为”,将创新安全行为汇总到手册内,以便于在公司内部推广并学习,促使项目取长补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长驹在2015年获得了公司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中建二局安全知识竞赛三等奖,2016年获得北京市住建委青年安全生产知识大讲堂活动二等奖,2015年及2017年获得公司年度“优秀安全管理者”,2017年在公司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中又再次斩获一等奖。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面对这些荣誉,王长驹说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而且,他还将荣誉都归功于集体。在集体的努力下,他所在的“永泰香福汇一期项目”“永泰香福汇二期项目”“高检院582项目”获得2项“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项“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项“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王长驹说,他牢牢地记着这句话,并将实践到安全管理的工作中。
【对话王长驹】
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要组建农民工安全督察队的?
王长驹:因为督察队员是施工作业的直接参与者、操作者,他们对身边工友做好安全防范的提醒会更加主动与到位。同时,他们又是跟班作业的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所以他们是最好的人选。
在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农民工安全督察队还具有紧急停工的权力,对安全生产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安全 督察队的组建在替我分担压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我的管理工作量。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愿用我的脊梁为一个个家庭撑起安全的保护伞。
记者:大家都说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压力大,您对此怎么看?
王长驹:我是单纯的希望,能够保护工友们的生命安全,为项目、为首都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虽然这份工作辛苦,但是我愿意去承担这个责任,扛起这个重任。我常跟同事们说:“汝为先锋,吾为后盾。”就是把项目比作了安全攻坚战的一线战场,把公司比作安全攻坚战的指挥部,而我自己的工作就是防止事故的一道盾牌。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