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潘瑞凤:社区好管家 老人“好闺女”
王志松:带病奋战冬奥会改造项目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潘瑞凤:社区好管家 老人“好闺女”

潘瑞凤(右二)和居民在一起
 

因为孝心,潘瑞凤成了西城区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一干就是18年。这些年,潘瑞凤的孝心,不仅给了母亲,社区中的每一位老人,她都装在心中。提起她,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真是好‘闺女’”。

心细如针

给社区修路建坡道

西便门东里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社区里的路30多年就没怎么修过,很多地方坑洼不平。赶上雨雪天,别说老人难行,就连骑自行车的年轻人都可能陷进坑里,大家都盼着修路。

潘瑞凤先找物业,但物业公司是房管办改制,没有多余资金修路,又找街道办事处……层层审核,总算让这件事“八字有了一撇”。2009年年底,老路开始翻修了,潘瑞凤更忙了。她组织居委会,和居民反复沟通,把修路进程和所有施工细节都告知居民,避免施工方和居民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咱必须考虑周到,不能把好事办坏了。”潘瑞凤说。

不到两个月,老路换新颜,平平整整,居民们都乐开了花。

不仅是社区里的路,楼门口的台阶,老年人、残疾人出行也不方便。潘瑞凤下决心给楼门口修坡道,理顺出行“最后一公里”。她通过协调社会资源,反复与办事处、残联等沟通,终于落实了修坡道的事宜。

“在社区工作,还真得像绣花针似的,一针一针,想细想全,真正给居民办实事。”潘瑞凤说。

积极协调

解决老人用餐问题

西便门东里社区常住居民达3000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潘瑞凤经常主动上门,陪老人聊天;逢年过节还邀请老人们到社区参加活动,以排解老人的孤独。她发现,社区里,不少老人独居,儿女不在身边,腿脚又不利索,要是赶上下雨下雪,买菜做饭都很难。

老人们遇到的这些难题,潘瑞凤瞧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和社区同事联系上了附近的一家机关食堂,通过合作共建,暂时解决了几十位老人的吃饭问题。需要用餐的老人越来越多,一家食堂解决不了问题。她又找到社区附近的东兴楼。协商之后,酒楼愿意以优惠的价格,给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2013年开始,社区的空巢老人们在家就可以享用老字号的美食。后来,德馨养老院也加入到为老人提供餐食的服务中,加上“15分钟生活圈”网络订餐,社区老人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不仅吃饭不愁了,还能吃得顺口,吃得香,特别开心。”老人们的话,让潘瑞凤开心极了,“咱家大爷大妈吃得热乎,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心也热乎。”

榜样带路

成立“助老特需服务队”

潘瑞凤对老人的关心、关怀,居民们看在眼里,也深有感触。2014年,社区成立了“助老特需服务队”,很多居民也加入这支队伍,开始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小事、急事和难事。

7号楼的李老太,已经90多岁了,老伴儿过世早,唯一的女儿又长期在国外生活。2015年夏天,志愿者连续两天上门探视,门怎么也敲不开。正吃午饭的潘瑞凤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7号楼。这次,门开了,老人昏昏沉沉,一看就是病了。潘瑞凤赶紧请来医生,又和志愿者分成小组24小时守护老人,轮流为老人按摩、喂饭、喂药、做清洁护理,直到老人的女儿从美国赶回来。

“这些年,国家为老服务政策正在逐年完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给老人发放了一元理发券,可有的老人腿脚不方便,连小区大门都出不去,有券也难理发。”潘瑞凤把社区有手艺的志愿者都组织起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理发难解决了,又有老人反映修脚难。潘瑞凤找到老字号清华池,请来技师,定期为老人服务。志愿者还与高龄空巢老人结对子,每周至少探望三次,问个平安。

如今,志愿者已有近50人,在大家心中,“老人们的事,就是社区的头等大事。”

创新管理

“一门式”服务方便居民

潘瑞凤和同事们还创新社区管理,方便居民生活。比如“一门式”服务,在社区,居民到居委会办事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就都能解决,“即使一个人不能全程解答、全程解决,也会介绍下一位同事继续解决。”潘瑞凤说。

比如“虚拟养老E键通”,这个电话的功能都是一键,有亲情呼叫、医疗咨询、快乐驿站、家政服务、急救,一键对接。

2012年,社区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被首都图书馆命名为“四级联网一卡通”图书馆,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够借阅首图、区图、街图和社区的图书。社区里还有市级科普宣教基地,是全市首家三维立体科普生态体验厅,居民可直观感受海洋、沙漠、地震等。

社区半封闭,仅大门就有5个,可监控探头一直没完善。2014年潘瑞凤借着提升科普社区水平的契机,在社区安装了51个监控探头,无死角覆盖。探头装好了,小区里很少再发生偷盗事件。

【对话潘瑞凤】

午报记者:您原来的工作跟现在的社区工作差别大吗?为什么会选择到社区工作?

潘瑞凤:我以前做财务管理,跟社区工作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无论是工作的性质还是工作环境,都有很大不同。2000年,我的父亲去世,那个时候,我希望能多陪陪我母亲,所以就想找一个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就来到了社区。

午报记者:你刚到社区的时候是不是年轻人不太多?您为什么能干这么久呢?

潘瑞凤:以前,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我开始从事社区工作的时候,不到30岁,确实算是年轻人了。不过,现在,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社区工作。我觉得这跟人们的需求、社会意识的提高和年轻人思想的转变都有关系。

午报记者:这两年,全市都在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咱们开展了哪些工作?有没有什么困难?

潘瑞凤:我们参照“十无”标准,集中清理街巷胡同内的违规牌匾、占道经营、地桩地锁、僵尸车等,街巷秩序明显变化,同时对临街违法建设、开墙打洞、乱停车、违规出租、架空线、道路破损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核实,制定治理实施方案。

困难肯定会有,比如街面上一家经营了近20年的烟摊,听说要拆,情绪比较激动,我带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沟通,告诉他如果还想继续经营,我们可以帮忙一起寻找合适的铺面。商户看我确实在为他着想,态度缓和了许多,最后也顺利搬走了。

午报记者:如果有年轻人想到社区工作,您想对他们说什么?

潘瑞凤:小社区,大舞台!社区工作大有可为,只要你肯投入、肯付出,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闪光点。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