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
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某社区便民综合服务平台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鹏飞介绍大数据中心的运行机制
 

两年开展100多次“周末卫生大扫除”,在东城区东四街道,这项着眼于解决群众家门口“烦心事”的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现场“报到”深入背街小巷,到居民院子里与居民一起开展环境整治。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全市推广,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一齐动手整治脏乱差,形成了周末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北京有16个区,181个乡镇、150 个街道,3920个村、3140个社区。今年以来,全市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号改革课题”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探索创新中,“平谷探索”引起北京市委的关注。2017年,平谷区金海湖镇在治理金矿盗采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各部门联合执法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不仅有效治理盗挖盗采的违法行为,也为全市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探索新路径。

2017年9月,市委常委会在专题审议全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时,决定将平谷区及其他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总结提升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2018年全市“1号改革课题”,向全市推广。今年1月,十二届市委深改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加强党对街乡工作的领导、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制度等14项重要举措。市委书记蔡奇高度重视,围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自2月以来赴基层一线调研30余次,听取基层街乡、社区代表意见,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亲自谋划、亲抓落实,极大地推动了这项重要改革不断深化。各区均成立由区委书记牵头、区委专职副书记具体负责的专班,作为“书记工程”推动任务落实。

东直门街道整合服务

建成区第一个街区服务站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在原有社区服务站提供单一政务服务基础上,引进北京城建物业,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响应机制,将政务服务、物业服务、综合服务三类服务优化整合,建成全区第一个街区服务站,把窗口化服务与信息化便民终端服务相结合,实行“全时”(7天24小时)工作制。

街道整合现有社区政务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设置一窗通办的综合服务窗口,落实“一窗综合受理、分类审核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横向贯通、跨越社区的“一窗式”审查、办理。依托街区物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对长期失管的老旧小区、平房区实现“托底”服务,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便民入户服务,方便居民生活。主要包括水电修理、维修开锁、费用缴纳等121项入户“一对一”式服务项目。建设便民菜站,为居民提供蔬菜、水果、禽蛋、米面油、调料等生活必需品15分钟内送达的服务。在站内设置触摸屏,方便居民查询政务信息、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等。

东四街道请来多家单位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东四四条86号是1928年开业的恒昌瑞记照相馆门楼,修复并去除凌乱的架空线后,亮出了精美的砖雕对联:镜里人是一是二,笛中意至妙至神,光起万物。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东城区东四街道发挥专家学者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智囊作用,邀请故宫博物院、北大、清华等设计单位,“四合院专家”马炳坚、朱旭,“门墩专家”于润琦等知名专家学者走进东四,实地勘察、设计、把关,重砌墙面风化严重的砖体,恢复街巷外立面的灰色基调,确保胡同整体风貌的协调。

近期,针对胡同内强电电箱占用门楼墙面,弱电线随意搭接,影响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问题,东四街道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主动联系区城管委,由区城管委协调供电公司、歌华、联通、移动、电信等多家运营商,现场吹哨,现场办公,对四条86、85、79三个门楼进行试点调试,将所有门楼上的电箱去除,强电入地,对弱电线进行梳理,将长期不用的废线清除,计划于年底前完成东四四条、六条两条胡同的门楼强电入地,电箱移除以及弱电线的梳理,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西交民巷社区吹哨

菜市场增加“四小”服务

西城区始终坚持从解决基层治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入手,纵深精细推进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建立了实施问题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纵深精细推进“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初步形成了街道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街巷长三级“吹哨”;区级部门、街道科站队所、社会单位三级“报到”机制。

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道亮告诉记者,原来,社区散落着70多家“六小”低端业态,这些小门脸、小门店,时常出现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行为。经过整治,社区整体环境得到改善,一些问题随之而来。

“大爷、大妈就跟我们反映,现在找不到理发的地,缝缝补补的也找不到地。”谭道亮说,“就拿理发来说,我们社区原来有8家理发店,大小都有,能满足各类人群。治理完之后,只剩了两家大型、高端理发店,价位较高,都反映承受不了。辖区还有一家和平门菜市场,我们希望把老百姓的一些生活需求集纳在菜市场里,让老百姓在买菜之余,就把诸如理发这种事办了。于是,我们就启动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

谭道亮介绍,首先是社区党委吹哨,和平门菜市场作为地区的经营单位,有公共空间可以为百姓提供生活服务,但是它的经营是有限制的,而且现有的一些消防不适用于生活服务业。于是工商、消防、公安等部门来报到。工商部门,拓宽菜市场营业执照上的服务项目。消防部门,在菜市场里建立适应生活服务业的消防预警系统。

“现在,菜市场里开辟出了20多平方米的空间,用于理发、缝纫、洗衣、照相这‘四小’服务。市场以低廉的租金租给商户,商户就能以低廉的价格服务地区百姓。现在,在这里剪发,最低能到8块钱,老百姓都反映不错。”谭道亮说。

大数据吹响“数据哨”

让西单交通更加顺畅

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西城区还通过高科技助力这一机制创新落地。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地处首都政治核心区和功能核心区,是距离“红墙”最近的街道办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街道的安全保障比普通街道责任更重。

2016年底,西长安街街道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基层政府大数据中心,将13个市、区垂直系统的40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平台,将原本壁垒分明各自独立的“孤岛”连接成网,合零为整,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区大数据平台。日前,街道大数据管理模式又创新,研发数字红墙社会管理平台,通过实景拍摄、建模制作了2.5维GIS地图,覆盖辖区所有街巷、楼宇和平房院落,辖区内的“人、地、事、物”等数据都被缝合在了GIS地图上,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汇聚和动态监管,吹响了科学治理的“数据哨”。

西单是北京传统的商业街区,人流密集。近年来,外卖小哥的送餐电动车辆不仅横冲直撞,更肆意乱停乱放。西长安街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桑鹏飞介绍,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每到工作日中午时分,紧邻西单商业区的堂子胡同由于外卖送餐车扎堆取餐,挤占车道,严重影响了商业区周边环境。针对此情况,街道全响应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吹哨”程序,西单商业区服务中心、府右街交通队、城管执法队等多个部门报到会商,仅用3天时间完成等待区域、停放区域施划,为外卖、快递等电动车划出专用停车位,并安排商业区保安、非机动车服务引导队疏导。

“现在走在西单堂子胡同,可以看到非机动车道上设置了一排排快递、外卖等电动车专用停车位,醒目的蓝、黄、红色线条标识;统一着装的西单非机动车服务引导员文明规范引导非机动车停放专车停放区,各类送餐车规范有序停放在各自专用车位,西单商业区交通秩序更加安全高效、文明畅通。”桑鹏飞说。

街道“明责瘦身”

聚焦主责主业

本市把“吹哨报到”工作下沉到社区(村),鼓励探索“社区(村)吹哨、科站队所报到”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社区(村)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各街道梳理制定了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清单,将职责明确为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综合保障6个板块111项内容(街道“负责”“承担”的主责主业约占24.1%,“组织”“协调”部门共同完成的职责约占34.5%,“参与”“协助”部门职责约占41.4%)。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使街道“明责瘦身”,能够更好履行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

明确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区政府职能部门对街道乡镇的专项工作考评,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对街道乡镇的考核。街道乡镇对区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考核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权重的三分之一左右,并积极探索通过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应用等方式完善群众满意度的考核评价方式,让部门、街乡和社区“答卷”,人民群众“阅卷”。

在完善社区工作清单,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的同时,全市大力推广“走动式”工作法、“离案”工作法等经验做法。目前,已取消市级各部门下派的社区工作事项150项、各类社区评比达标项目25项、社区工作机构27个,社区会议、纸质工作台账减少50%,开具各类证明减少40%,社区减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本着深入一线,解决基层问题的原则,全市目前已形成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回社区双报到、执法力量到综合执法平台报到、街巷长沉到基层报到、周末卫生大扫除组织党员干部到现场报到四种“报到”形式。目前,全市71.7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回居住地报到,并通过公开承诺、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开展为民服务等形式,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边磊 陈曦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