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民俗玩具“活化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俗玩具“活化石”
——绒布唐技艺的百年春秋
绒布唐作品——金马驹
王钢在研究作品
王钢和母亲
金马驮聚四方财,金马驹前游人多(老照片)
王钢在作坊中
唐启良与长女唐玉茹手拿绒布唐作品合影
 

“财神手拿着摇钱树,喜神手托着聚宝盆儿;聚宝盆儿倒有金马驹子在,金马驹子一上来托着金人儿;金人手拿八个字念来……诸位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呀……”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侯宝林先生在群口相声《开场小唱》中的一段唱白。其中提到的“金马驹”,是指一种金色的硬质马形民俗玩具。与现在流行的招财猫一样,“金马驹”曾经红极一时。制作“金马驹”的家族“绒布唐”已经传承六代,延续160年。“绒布唐”制作的“耍货”被民俗专家称为“民俗玩具活化石”,“金马驹”是绒布唐技艺的代表作。2006年,“绒布唐”技艺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第六代传人王钢向记者讲述了“绒布唐”的百年风雨历程。

一家人与民俗玩具的六代情缘

在国子监38号,有一间10平方米的卖民俗玩具的门脸,叫“曼殊斗舍”。这里有金马驹儿、马拉车、猴翻跟头、小鸡吃米、排子马、不倒翁……各式各样的老北京玩具。“门口有一玻璃罩子,里边有一大兔儿爷,就是我们家。”王钢是个身量高大的老北京人,说话京腔浓郁。他热情地邀请大家去看这些老玩意儿。“我们做的这种玩具,其实叫耍货。我们家还有民国时候的营业执照,上面写的就是耍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记者写过一篇文章,将耍货唐改称为‘绒布唐’,从那时候我们才叫绒布唐。”

王钢的母亲唐玉茹介绍,“耍货”的工艺复杂,主要是用泥、木头、竹子、绒布等材料进行制作。“一件耍货要经过泥模、制盔、装饰、手工彩绘等多道工序。先用胶泥、竹子制作泥胎,把玩具的形状做好。然后用一种特别的纸糊在泥胎外面,靠手感来揣摩哪里需要补一点,将玩具的雏形制作完整。大的玩具要糊几十层,小的要糊十几层。晾干以后再把泥胎抠出来,制成纸盔。有一些需要在纸盔外贴上绒布,有一些不需要,直接刷上漆。比如,金马驹就是在马形的纸盔上直接刷金漆,在马身上描上眼睛,贴上装饰。那种大型的骆驼,就得糊上绒布,让它有毛茸茸的质感。20厘米到30厘米高的一件精品,光贴绒这个工序就需要一个人做一个多星期。”这些玩具,有的惟妙惟肖地展现出动物憨态,有的无需电池也会动会响,灵动有趣。

王钢说,根据外祖父唐启良的讲述,他家这种工艺玩具最早出现在清朝入关以前,距今有三百多年了。当时军队中一些士兵为调剂枯燥的军旅生活缓解思乡之情,开始用泥巴等材料做摆件。以马、马车、骆驼等形象为主。一开始是用动物毛皮,后来因动物皮毛昂贵短缺,改用绒布。“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在东北看到有人也做这个,印证了这个说法。”王钢说。

有一位顾客给王钢看过一张清朝老照片,照片上面是赶庙会的人,背景就是卖“耍货”的摊子。摊子上一层层地摆放着马驹、马车和骆驼等玩偶,和他家制作的绒布唐民俗玩具是一样的。“从照片上人的服饰判断,拍摄时间应该是清晚期,大约是道光、光绪年间,所以我估计耍货就是这时候开始走向市场的。”

根据资料,“耍货唐”是唐启良的外祖爷爷创始的。其人姓赵,生活在清道光年间,他将绒布工艺的技巧传给了女儿唐赵氏(即唐启良的奶奶)。第二代传人是唐恒明和唐赵氏夫妇。他们生活在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唐恒明曾在朝廷任二品文官,一开始并不以这项技艺为业。但是他在前代的基础上,创新了工艺造型,其制作技艺更加精细。很多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当时的朝臣官宦。后家道中落,唐恒明和唐赵氏制作绒布工艺,在集市出售维持生活。第三代传人是唐普顺和唐恩氏夫妇,生活在清宣统年间。唐普顺又发展了制作工艺,从这代开始,表现军旅马上生活题材的作品减少,大部分作品体现老北京的百姓生活和习俗。第四代传人就是王钢的外祖父唐启良。

养活一家人的“金马驹”

王钢有关“绒布唐”的大多数记忆来自于外祖父唐启良。唐启良,出生于1917年,满族,老姓它它拉氏。唐玉茹是唐启良长女。她回忆,自己年幼时常常和父亲一起到家附近的老城墙下挖胶泥,赶庙会卖玩具,到东四十条外买制作玩具需要的“豆纸”。“在家里经济最窘迫的时候,我父亲用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子人。”唐玉茹说。

让唐玉茹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每到过年之前,全家齐动手一起加班加点制作金马驹的情形。“赶几个月工,每天屋里一地都是金马驹、绒布小狗或其他绒布玩具。在庙会那几天就能都卖了。”唐玉茹说。那个时候,北京有一座“五显财神庙”,每逢财神庙香火日,北京人会到财神庙请财神,祈祷能过上好日子。在这里请一尊金马驹回家是当时盛极一时的风俗。唐玉茹回忆,“我出生于1942年。那个时候年纪还特小,1948年,我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去过庙会一回。记得当时人特别多,都往前挤,那么多金马驹,一会儿就卖完了。”

根据资料,五显财神庙是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建的。清朝乾隆五十一年重修。乾隆年间重修后,刊石立碑。据民国时期的《北平旅行指南·五显财神庙》描述:庙在彰仪门外五里许,俗称五哥庙。庙中香火日为旧历正月初二、十六,三月十一、八月二十四,九月十七等五日。尤以正月初二日为最盛,有先于初一夕即至彰仪门侧敬候开城,以烧头股香为最吉祥者。

王钢介绍,来庙会的人除了祈请财神像以外,还要抢纸制元宝,在外祖父唐启良的摊位前请一尊北京“金马驹”,以讨全年能“驮宝回家、马上发财、金马驮聚四方财、金马送宝、聚财送宝”等吉祥寓意。王钢还收藏了一张老照片,上面是众多庙会游人在唐启良的摊位前请“金马驹”的情形。图片下方写着“金马驮聚四方财,金马驹前游人多”。

除了金马驹、马车、骆驼等,唐启良将耍货进行了发展,根据市场需要,制作了很多种适合孩子们的小玩意,比如会往上爬的小猴子、开运鼠以及各种式样的不倒翁……唐玉茹的记忆里,父亲经常推着车在雍和宫一带出售这些自家的玩具。

1956年,因为“公私合营”,有这门手艺的唐启良成为了北京一家玩具厂的职工。除了制作玩具厂流水线上的常规玩具之外,他也会从厂里领一些材料,带着老伴儿、孩子们制作自家的传统民俗玩具。这些传统民俗玩具被摆上了北京百货大楼和天津劝业场的柜台。“我记得,我那个时候十四五岁,常去这两家商店送货。”唐玉茹说,能上这两家商店的柜台,说明“耍货”的地位。

据王钢介绍,第一届北京玩具博览会上展出了唐启良制作的北京“金马驹”。在京城的手艺界里,“耍货唐”的名号由此达到顶峰。

老一辈“吃饭”手艺被送上艺术殿堂

在玩具厂,唐启良一个月20多元的工资,要支撑起一个有七个子女的大家庭,显然经济拮据。唐玉茹说,家里姊妹们的学费都因家庭困难而得到减免。唐启良为了维持生计,在工作之余也自己做一些玩具推着独轮车贩卖。“上世纪五十年代,五分钱就能买一个小玩意,最大的、工艺最复杂的,能卖五毛。”唐玉茹介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政策不允许,唐启良不再自己出摊。现代玩具也逐渐多起来,玩具厂也不做民俗玩具了。唐启良停下了手艺,家里的浆糊味道逐渐消散。“我父亲平时做一点,也是送亲戚朋友,留个纪念。”唐玉茹介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耍货唐”传人唐启良被媒体报道。一位记者将耍货唐写成“绒布唐”,因此“绒布唐”逐渐流传起来。

不少人慕名来到国子监附近来寻找这种民俗玩具,尤其是外国友人来的较多,唐启良又开始大量制作。唐玉茹回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日本人找到我父亲,定制了一批不倒翁,几十个,各种形态的。”唐玉茹说,耍货里的不倒翁有男女童的、老寿星的、青蛙等动物的,都是他家根据传统设计制作,那位日本客人每一样都定制了一些。

唐启良的几个子女都有帮助父亲制作民俗玩具的童年记忆。唐玉茹少年时期学习了无线电,成年后成为一名邮政行业的自控工程师,但手艺一直保持。

2002年,唐家在自家老屋内开始经营绒布唐的工艺作品,经营范围是玩具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销售民间工艺品。

2004年,唐启良的六件“绒布唐”玩具作品:包括“金马驹”、“骆驼”、“排子马”、“老虎吃小孩”、“万象更新”、“轿车”等被中国美术馆馆藏。此后首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东岳庙等也收藏了唐启良的作品。2006年,绒布唐技艺成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唐启良去世。

第六代传人“接棒”传承事业

王钢出生于1968年。他说自己基本上是在姥姥家长大的,与姥爷姥姥感情深厚。回忆起童年,他记得姥姥永远都穿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老人家一辈子没什么首饰,只有一个戒指、一块手表和一副耳钉,每次她都会认真戴好,坐在家门口等孩子们放学。

“耍货”也是王钢童年时期最特别的记忆烙印。“我小时候特别愿意看我姥爷做活儿,喜欢拿块胶泥,出去摔泥。我现在还经常能想起来小时候和姥姥、姥爷一起做绒布玩具,我们年纪小,做累了就靠被子上睡着了,大人要承担生活的重负,常常做到半夜。”姥姥家的胶泥、纸盔、浆糊味道,伴随着王钢成长。

1991年,王钢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在旅行社工作了一段时间。上班之余,王钢还经常制作几个民俗玩具当旅游纪念品送朋友。之后,王钢开过茶文化公司。

唐启良去世之后,王钢的小姨唐玉捷成为第五代传承人,经营“盛唐轩”店面,从事绒布唐工艺。唐玉捷曾向媒体表达过传统技艺传承的难处。作为绒布唐的第六代传人,王钢也就关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专职从事绒布唐的推广。他有另一番思路。为了将手艺传下去,王钢和父母在怀柔租下了院落,专门用来制作绒布唐的传统玩具。在怀柔的绒布唐作坊,记者看到王钢和母亲一起制作的大量民俗玩具,有牵线会手舞足蹈的小人、背着元宝的金马驹、有坐着的、站着的各种骆驼……

民俗玩具发展遭遇现实挑战

“说实话,现在我们自己的民俗玩具出售的少,店里其他进货卖的更好些。比如,茶具还有进的一些玩具都比较好卖。”王钢说。“金马驹”已经不像数十年前那样火爆,现在的孩子们有太多的新式玩具和太少的玩耍娱乐时间。所以,王钢对发展绒布唐技艺有一番自己的想法,“别说赚钱,绒布唐技艺仅靠销售成品来推广都是有难度的。制作工艺耗时耗材,以前随处挖来的胶泥,现在都得花钱买,每斤三元钱。我们制作一件像样的玩意儿得好几天,成本很高。如果单单是给孩子当玩具,这么高的价格,市场不大。”然而,王钢觉得这门手艺不仅仅是一样制作玩具和工艺品的技能,而且包含着北京城的情怀和文化。他想让“绒布唐”进入学校,成为北京孩子的念想。

从2012年起,王钢在社区和中小学开始教授孩子们简单的“绒布唐”技艺,包括中华开运鼠、会翻跟头的猴子和绒布小狗等。2016年,西城区少年宫开办非遗手作班,邀请王钢授课。“都是4到6岁的小孩,一个班大约半年时间,孩子们就会自己制作简单的带彩绘的小玩意儿了。”王钢介绍,这个手作班毕业时,王钢布置的作业是每个人制作一只小狗。这只体现绒布唐技艺的小狗需要7道工艺:捏泥胎、贴纸、贴绒、装饰、粘耳朵、点眼睛、安装四肢尾巴。每一个小朋友都独自完成了,这令不少家长感到惊讶。

现在王钢还在若干小学担任外聘老师,向孩子们讲述老百姓的生活、文化、教孩子们绒布唐的传统手工玩具。王钢在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辅中心授课时,一位在校任教的胡老师告诉他,“你教孩子们做的那个小老鼠,是我小时候第一个像样的玩具。我当时生病,爸妈在医院门口买了哄我开心的,真是好想念它呀!”王钢说,继承和发掘传统技艺之外,他也在考虑,如何让这个传统的手工艺玩具,展现更多的内容:“我一直在想,用绒布唐的玩具来讲故事,讲过去的故事,比如金马驹的故事、骆驼的故事、开运鼠的故事等,再如将老北京庙会的某个场景用一组很多个玩具来表现出来,应该会更加震撼一点儿。”

王钢始终觉得姥爷这门手艺是能记录老北京人生活的文化象征,他不想让这门已历经风雨百年、曾经养活母亲一家人的手艺在他这一代断了。他希望还能播一颗民俗文化的种子,永远扎根在下一代的心里。

□本报记者 李婧/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