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愿得昆曲芳满地 何辞荷锄做园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好璐:
愿得昆曲芳满地 何辞荷锄做园丁

周好璐正式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专业学生向玲熙、马晶晶为徒。
周好璐在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座。
与父母合影。
 

她出生于百年昆曲世家,7岁在母亲的指引下,看着曲谱,弹着钢琴,学唱《牡丹亭》里的《游园》;在27岁时,她出版戏剧工具书《圆音正考注说》,成为戏曲工具书编撰最年轻的文化艺术才俊;她是戏曲界第一位青衣硕士,本是京剧程派青衣的她,又回归昆曲,成为北方昆曲剧院的担纲演员;她领衔主演的昆曲《牡丹亭》,获得业内外的高度评价;她曾任北昆学员班教研室主任一职,为剧院培养了61名接班人;她通过讲座、直播、个人公众号、抖音等多种方式传播昆曲,受益人次达上百万;她曾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华戏曲魂爱心公益大使”奖;她还是北京电视台的“戏曲文化传播大使”;她就是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好璐……

出生于昆曲世家,7岁就学《游园》

“昆曲是我的胎教,更是融入我血液里的存在。从我记事开始,我似乎一学就会唱,一唱就停不下来。那种唱昆曲时内心的愉悦大概也是遗传基因里带来的。昆曲是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周好璐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38岁的周好璐出生在百年昆曲世家,爷爷奶奶唱昆曲,爸爸妈妈也唱昆曲,在这样的昆曲氛围熏陶下,周好璐自然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祖父周传瑛先生,曾以演出《十五贯》闻名于世,深为周总理赞誉;她父亲周世琮,是著名导演,现为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她母亲朱雅,是江苏省京剧院“荀派”名演员。

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周好璐从小学钢琴,在7岁的时候,她一边弹琴一边学唱《牡丹亭》,她能活灵活现模仿杜丽娘慵懒的情态。放寒假回到杭州,她在爷爷的病床前汇报演唱《游园》中的“步步娇”一段,开唱前有一句念白:“好天气呀!”爷爷微笑着说:“囡囡,是好天气也。”

就在那一年,周好璐代表爷爷参加一个传字辈聚会的茶话会,一上舞台,刚刚7岁的她,一点不怯场,唱《游园》里的“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除了唱昆曲,她还即兴自编了一段新疆舞,惹得台下传字辈老先生们哈哈大笑,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也许从那时候起,周好璐就开始知道自己是天然属于舞台的。

家里都是昆曲的氛围,但父母对她一向是开明放任的态度,从未要求她要把昆曲唱得如何如何好,但是她一开口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夸她,很多时候,家里的客厅都是排练场,爸爸妈妈常常争论应该怎样唱,怎么演,等他们争论出结果,周好璐再按照他们的指导演唱或表演。这种宽松的氛围让周好璐在心里慢慢对昆曲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推着她,在演唱昆曲的路上越走越稳健。

11岁,周好璐考入江苏省戏剧学院,开始京剧昆曲并轨学习,那时候她的“奶师”是徐小涛,她学着唱梅派“京剧”的《四郎探母》《断桥》《打渔杀家》。16岁中专毕业,她来到江苏省京剧院工作,那时候又开始跟着钟荣学“程派”京剧,像《三击掌》《武家坡》《法场》《祭塔》等。程派京剧的唱、念功力很深厚,日后周好璐将这样一种深厚的唱、念功底带入昆曲,让她将昆曲演绎得越发生动感人、充满张力和爆发力。

17岁时周好璐已经在《三击掌》里唱主角,但是,为了有更深的造诣,19岁,她考入中国戏剧学院,跟随着陈琪教授学习,她这朵“南花”,经过京城这片肥沃“北土”的滋养后,开得更加灿烂丰饶。

出版戏剧工具书《圆音正考注说》

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了本科后,周好璐随即考了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此时,她的导师陈琪教授又极力邀请北京戏曲研究所的大家钱世明先生来教周好璐,而程砚秋唯一的女弟子江新荣为周好璐上程派京剧课,此外,向昆曲名家张洵澎老师学习昆曲。在众多名家的指点下,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周好璐进步非常快。

戏迷们都知道,尖团字在京昆的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演员演唱时,尖团分明,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但在多年的戏剧生涯中,周好璐发现尖团字的区分很难,比如“酒”是尖字,“九”是团字,“心”是尖字,“欣”是团字,它们读音相同,但是尖字和团字的唱腔是不同的,这让她很困惑,于是向导师们请教,钱世明老师说,目前戏剧界还没有区分尖团字的专著,只能通过背诵分别记住尖字和团字。

周好璐的好学精神让钱世明老先生很欣慰,钱世明老师带她去琉璃厂,买《康熙字典》送给她,希望周好璐研习音韵,后又将自己珍藏的《圆音正考》影印本赠与周好璐,对周好璐说:乖乖,你把这书注出来,把尖团字区分开吧。虽然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周好璐还是认真点了点头。

“尖团字在京剧、昆曲的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要耗费很多精力,但是我愿意做这方面的注解,让更多戏剧界的同行们有可参考、区分的标准。”她利用闲余时间,准备先把1000余个尖团字挨个打印出来,光这一项就非常难,很多字因为生僻,根本无法打印。在做注解的过程中,每个字的反切、拼音、含义,以及在戏剧中的例子,周好璐都一一标注出来,常常一埋头就是4个小时。由于长期伏案,后来她的肩颈变得僵硬,有的时候头连45度都无法抬起来,于是周好璐就开始跳舞,活动肩颈。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周好璐投入到给尖团字做注解的繁重工作中,在反复研究、琢磨的过程中,周好璐找到了很多区分尖团字的办法,比如看字根法:“青”是尖字,那么凡是具备“青”这个字根的,比如“清”、“请”、“菁”都是尖字。“秋”是尖字,那么“愀”、“楸”都是尖字。周好璐还总结成口诀、歌谣,方便区分尖团字。

给这1648个字做完注解,周好璐又一个字一个字做校对,整整校了3遍。两年后,凝聚着周好璐巨大心血的《圆音正考注说》终于出版了!这一年周好璐27岁,这本书成为京昆专业演员以及广大爱好者,查阅戏曲尖团字的必备工具书。她归纳总结的“字根”分辨法,极具实用性,对京昆演员的规范演唱,起到了广泛的作用。

其研究生导师、戏曲大家钱世明先生对周好璐大加赞赏:“吾门生周好璐,颖慧好学,幼承家教通昆曲,少入戏校娴皮黄,青年而以实学获中国戏曲学院硕士学位,真台上精乎艺而台下笃乎文者也……罕见之韵学古籍《圆音正考》,因我好璐之注说得以流播;惑于声韵之伶工,因我好璐之注说得以把握尖团——我好璐洵戏曲音韵之功臣也!其书必传!”

从程派青衣到专攻昆曲

“我从京剧转入昆曲,是奶奶的缘故”,周好璐说,奶奶曾说京剧有世家,为什么昆曲没有?周好璐领会到奶奶的遗憾,同时感到自己身为昆曲世家第三代传人,传承昆曲是职责,更是使命,于是本是京剧程派青衣的她,来到北方昆曲剧院作了一名昆曲演员,工昆曲闺门旦。

“京剧的底蕴,让我转攻昆曲时,在表演、演唱上都吸收了更丰饶的表演技巧。从而能更好演绎昆曲淡雅中和的悠然美感。”从小就有昆曲家学渊源的周好璐个人演唱兼融南北之长,表演极富书卷气,一招一式,精巧如画,能熟练地将戏曲的程派身段、细腻的表演与当代人的审美情思完美结合。

来到北方昆曲剧院以来,周好璐先后主演了“摘锦版”系列之《牡丹亭》《西厢记》《拜月亭》,学术版《怜香伴》,昆曲现代戏《陶然情》等大戏;以及《千里送京娘》《货郎旦·女弹》《疗妒羹·题曲》《紫钗记·折柳阳关》《玉簪记·琴挑》《琅玡榜·莅阳呈冤》等折子戏。其中一些剧目是她首演于北方的昆曲舞台,进一步丰富了北昆的传统戏。

2007年周好璐以《寻梦》一折,荣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表演奖。《离魂》一折,荣获央视《梨园擂台》节目“最受观众喜爱选手奖”。《西厢记》荣获“第一届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优胜奖”和“优秀表演奖”。演出五十余场,社会反响甚好。在南京、北京等地举办过数次个人专场演出。2010年5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第一套多媒体昆曲邮票,收录了周好璐的两张剧照及三段唱段。

《怜香伴》赴欧洲巡演时,周好璐被当地媒体赞誉“演唱委婉动人”。由她整理剧本,领衔主演的《牡丹亭》,曲谱选用清代曲家叶堂所编著的《纳书楹曲谱》,学术价值与传承意义皆相当重大,获得业内外高度评价。而周好璐改编的现代戏《陶然情》入选“2011年北京市新剧目展演”及“北京市新剧目精品展演”剧目,演出场次46场,反响极大。她传神的塑造出民国才女石评梅。这出戏让昆曲在现代戏的创作形式上,探索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唯美诗化的呈现方式。由于专业精湛,表现突出,周好璐工作第七年便取得一级演员职称,在文化系统实属罕见。而她曾被戏曲泰斗郭汉成先生盛赞为“戏曲界集演、著、研究于一身的青年才俊”。

将传播昆曲作为最重要的事

就在周好璐于舞台上大放光芒之时,2013年9月,她忽然接到剧院任命,担任北昆学员班教研室主任一职。于是,从2013年至2017年,她暂停下在艺术之路上的舞台演出任务,转而全心全意为剧院培养着未来的61名接班人。

“全国的昆曲演职人员才1000余人,培养更多昆曲接班人成为昆曲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女演员的黄金年龄,她不争舞台上的光鲜,也不追求荣誉名利,而是默默让至台后,不负剧院重托,踏踏实实带起了北昆的娃娃兵。她一点点耐心地手把手教,她对昆曲事业的热爱,她渊博的学识,开朗幽默的性格,让学生将她视为“女神”和“偶像”。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好璐主教的闺门旦组学生,在2016年“全国技能大赛”北京赛区,名列旦角组榜首。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入学考试中,她的学生无论专业、文化,都名列前茅,她本人也获得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优秀教师奖——春晖奖。

周好璐还致力于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昆曲班曾在校级书法比赛中囊括所有奖项。十余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她经常带领学生们到敬老院、社区、学校等机构举办公益演出,将爱的启蒙与昆曲的种子播撒到基层,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她主管昆曲班的四年多来,带领教研室共组织教学汇报1场、彩排13场、公演30场。累计演出剧目205出。每个学生至少掌握6出以上的剧目。她编写昆曲教学大纲,昆曲剧目大纲,填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昆曲教学的空白。周好璐为北昆剧院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昆曲教学建设的规范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些年来,传承昆曲已经成为周好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先后在北大、清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大剧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各高校、单位,以及为北京市各事业单位职工开展昆曲讲座两百余场。2017年6月,新浪网直播了她在恭王府的昆曲讲座,在线听众20余万人。其文辞优美,专业性强,不乏风趣与时代感的讲座,赢得无数粉丝,被誉为“锦心绣口,昆坛才女”。

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周好璐开了个人公众号,还和抖音合作,在抖音“国粹生香”栏目里,直播昆曲的发声、走台步、演唱等,深受年轻人喜爱,很多人感慨“没想到昆曲这么美”,如今播放量已经上百万,粉丝也有6000余人。

记者手记:

先有文化的传承

才有文明的自信

初冬时节,记者有幸采访了百年昆曲世家传人周好璐女士,她那样一种优雅的姿态,让人不禁与空谷幽兰联系起来。采访中间,她唱了一段《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的片段,记者赶紧录了下来,顿觉满室生香——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虽然穿着黑色裙装,周好璐开口唱起《牡丹亭》之《游园》,那悠悠绵软又充满柔情的天籁之音,那精巧如画的一招一式,一下子直达记者的心灵:心中突然升起了无限柔情,仿佛跟着怀春少女杜丽娘一起,面对满园春色,心神荡漾,演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般唯美至纯的爱情故事……

如果说,京剧是泼墨大写意,那么昆曲就是细腻工笔画,每个细节都有着精心雕琢的美感。周好璐的家学是昆曲,11岁上戏曲学校,一直学习的又是京剧,尤其是程派京剧,那种激情、气势、大开大合的张力,又被周好璐引入昆曲表演;从而让昆曲的唱腔更富有层次感,舞台表演的手段更丰富,让昆曲在柔中带有了刚劲儿,在缠绵悠长的曲调里多了层层张力,这张力与柔软混合后,生发出来的,是更加醇厚、芳香的昆曲之美;让人听之,如入飘香的兰花幽谷,清香扑面,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

昆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艺术瑰宝,出生百年昆曲世家的周好璐,又是出版戏剧专著的学者型演员,无疑是新时代昆曲最好的传承者。近年来,她通过讲座、直播、个人公众号、抖音等多种方式传播昆曲,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周好璐说,昆曲有着600余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空谷幽兰一般的美,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感受到昆曲之美,让平凡的日子活色生香、温软美好起来。

而周好璐则愿尽自己一生的时光与至诚,传承昆曲,同时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从而真正树立起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