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季养生 以“藏”为主
藜麦当主食 有易于大脑健康
开展“关爱老人、消费无忧” 消费维权进社区活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季养生 以“藏”为主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中医康复中心 苏莹
 

养生之法,深驻于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不管是从饮食、起居,还是运动。谈起养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中医理论。中医治病其法离不开天人合一等养生的思想,要想养生,也必须从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开始了解。今天,我们就请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的医生苏莹,请她来谈谈冬季养生。

记者:对于冬季养生,中医有些什么样的理念和说法?

苏莹:中医学认为,冬季到来,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冬季养生也宜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是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记者:根据您的介绍,冬季养生是不是应该“藏”着养?

苏莹:是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建议早睡晚起,饮食上多吃滋阴的食物,可以开始适当进补。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苏莹:在作息上,强调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穿衣应做到薄厚适度,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宜多到户外晒太阳。常晒太阳可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人体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体质会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怕冷。人也会变得沉闷,做事拖拖拉拉的。故中医教导我们在冬天要注意封藏,以养阳气。

此外,调养情志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四季都需要调养情志,而冬季,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要改变这种不良情绪,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记者:饮食方面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应该怎样“进补”?

苏莹:饮食方面自然是人们最关注的,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也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多干燥,注意体内的阴津的滋养。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以调整脾胃功能。

在寒冬,由于干冷,皮肤容易变干糙、敏感。在饮食方面,食材可以多加滋阴润燥之品。可多服用含黏液质的食品,如蜂蜜、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胶质含量,增加细胞内水分的保存。

记者:冬季天气寒冷,还可以运动吗?

苏莹:当然了,养生离不开运动,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拥有健康的体魄,感受运动的快乐,冬天提倡多运动是对的。但是,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再大汗淋漓了。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