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民营企业都得了什么“大礼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都得了什么“大礼包”?

 

送服务包、一对一对接、“服务管家”……眼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热词。11月19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该计划确定了近三年本市营商环境改革的时间表和“施工图”,将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而各区工商部门也提前行动,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工商】 海淀:做企业发展的“合伙人”

日前,海淀工商分局服务办、法制科、广告科、网监科、消保科等相关业务科室及属地工商所“组团”,走进辖区民营企业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门了解企业诉求,为企业定制“服务包”。用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企业需求,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和困惑。

活动现场,海淀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就广告违法信息监测预警、放心购平台定性,以及消费投诉等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与小米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交流,并对小米公司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据了解,目前海淀工商分局针对区内重点企业,设置工商服务专员与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实行“管家式服务”。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对有需求的重点企业深入走访,开展商标体检、广告体检,为企业提出合规建议,排除企业经营风险。与此同时,针对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所属行业特点,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建议,依法依规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广告体检、法律法规咨询、信用出证等方面的工商特色服务。

小米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其企业旗下子公司进行变更备案的相关问题咨询工商的服务专员,并现场预约办理时间,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就可以直接办理业务。

同时,向小米公司推荐海淀工商首创的微信小程序“企航直通中心”,在线提交企业的需求,便会有顾问专员精准对接,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快速高效地解决企业的难题。

小米集团安全部高级总监李涛与工商工作人员交流过后,不由得感慨:“工商不仅上门来解决我们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还针对我们公司的发展现状给予定制服务,真正成了企业发展的大管家。”

在北京,民营企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关村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小米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八年来的成长历程,正是中关村民营企业在海淀茁壮成长的缩影。

为持续优化海淀区域营商环境、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海淀工商分局制定了相关工作措施29条,其中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16条。

搭建“企航服务平台” 与企业共建新型伙伴关系,做企业的创新合伙人;实施“顾问专员负责制”,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推进企业工商信用“码上通”,以二维码形式开通信用出证绿色通道、异常名录移出绿色通道、年报绿色通道、简单业务“码上办”;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窗受理,“只进一门,只对一窗”,推进企业开办业务线上“一网通办”。此外,率先在全市对“高精尖”业态企业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在全市率先探索区级创业平台“集群注册”等。将企业开办环节由7个缩减至3个,企业开办所需时间由21天缩减为最长5天。准入登记与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营业执照与公章免费寄递,实现企业办照开业环节、时限“双缩减”,企业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双下降”。

海淀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已有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才能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使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截至目前,海淀区“一站式”专区共受理企业设立申请5000余件,发放印章3200余套;全区累计发放电子营业执照22000余张。

东城: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

近日,东城工商分局积极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开展一对一“贴身”服务,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不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

东城工商干部实地走访民营企业7200余户,结合工商登记、企业年报、商标注册与保护等重点工作,深入企业,开展送法律、送服务、送政策、送信心、解疑难的“四送一解”工作,向企业宣讲最新政策,及时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在快捷准入方面,针对企业反映的老旧城区房产手续不齐全等问题,开通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为天润财富、小众书坊等260余户民营企业解决办照难题。同时,通过四岗融合、一口办理、压缩登记环节,实现了只要企业材料准备齐全,即可实现“一次提交、当天取照”。全年累计办理新设、变更主体19527户。

同时升级“服务”,全面推进企业档案远程查询,实现档案查询不出门。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1件,价值近30亿元,实现手续齐备、立等可取。快捷办理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近1400户,开具企业信用证明300余份,实现监管服务效能提升。

另外,东城工商分局通过不定期回访、微信群沟通等方式,提供“管家式服务”,即时回应企业需求,实现企业有需求,政府有行动。

西城:为企业订制“服务管家”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西城区为企业送上“综合服务包”。综合服务包主要包括“普惠式”政策集成和专项服务措施。

据悉,“普惠式”政策集成,包括了提供西城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服务、建立“服务卡、示范牌、晴雨表、亲情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模式、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配给等内容。

其中,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服务主要是建立由西城区领导牵头的,与重点企业的联络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需求,联系形式包括上门走访、联络沟通、调研座谈、邀请企业参与区域活动等。通过走访或邀请企业,推进共建共享等服务事项,做到“一必问、二必谈、三必关心”,即问企业需求;谈西城区发展情况、谈资源优势及惠企政策;关心企业现状解决企业难题、关心企业规划助推企业发展、关心企业动态把握合作机遇,助推企业发展或转型升级。

而建立“服务卡、示范牌、晴雨表、亲情会”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模式主要是创新制定“服务卡、示范牌、光荣榜、亲情会、晴雨表”服务机制。在驻区机构实施服务卡制度,持有服务卡的机构分别由区级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主动对接做好服务;在楼宇和园区开展示范牌活动,对贡献率高的楼宇和园区颁发示范牌,专职联络员主动做好服务;充分发挥统计大数据晴雨表作用,为企业提供精细服务;与企业的领军人物、核心骨干,建立定期见面沟通机制,深入交流合作,构建亲情政商关系。综合服务包同时还针对不同企业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提供专项的服务措施。

综合服务包内包含一张服务卡,可为持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提供重要事项协调解决、行政事项快速办理以及荣誉表彰协助申报等服务内容。

据介绍,在制定服务包时,西城区集成现有政策,深入走访了解企业需求。为了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服务包还指定了“服务管家”,为每家民营企业都确定了一位对口联系人,畅通渠道,负责到底。

【企业】

网上注册公司太方便了

减环节、减时限、优流程,西城区推进新设立企业办理业务“最多跑一次”。同时,全面推行新设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照流程和“即时领照”承诺、“一日领票”快速办理。

“我们最近新开办了一个子公司。像这样新成立的公司,以前光注册就要至少两到三周的时间。”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CEO李贲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是2003年由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联合发起成立的,为金融机构和产业升级提供创新服务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联动优势已与140多家金融机构和36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为近百万家中小企业和5.3亿个人用户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李贲表示,近年来,西城区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了不少方便。尤其是今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举措,让他感受尤其明显。“就拿注册新公司这样的事情来说,现在所有环节都可以通过手机,在网上申请办理,时间快、效率高,简直太方便了。”

除了在政务服务方面优化营商环境,西城区还以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两大平台为基础,强化政策集成,创新服务机制。

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入驻企业、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投资部副总经理吴双云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从事特种装备科研和产销的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扩大,工作人员多了很多,原来的办公区域实在是坐不下了,急需更多的办公场地。

“大家都知道,西城区是老城区,居民小区比较多,但是空间较大的办公场地非常不好找,尤其是租金合适、交通方便的办公场所。我们找了好久,都不理想。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后,马上行动,最后就在二环附近,帮我们找到了一处可以用于办公的腾退空间,真的是太感谢他们了。”吴双云说。

吴双云表示,正是因为西城区长期以来在政策方面的引导,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贴近企业需求的服务意识,才助力他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人都是讲感情的。虽然要经过很多程序,但是今年,他们毅然把一家在外区注册的子公司也迁到了西城区。

绿色通道服务真及时

小众书坊是一家书店,开在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内。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书店所在的四合院房屋产权不明晰,导致营业执照迟迟无法办理。

东城工商分局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在法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办照难题。工商干部多次与属地街道协商,在各方配合下,通过属地街道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之后,顺利为小众书坊办理了营业执照。

另一家民营企业天润财富中心是坐落在长安街附近的一栋写字楼。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多家入驻该写字楼的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时,无法出具有关材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注册。

对此,东城工商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与区产业促进局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与准备入驻该写字楼的11家企业代表开展了多次座谈,听取了天润财富中心及相关企业情况介绍。对于目前存在的办照难题,在现有法规范围内积极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为企业办理了工商登记业务,最大限度为企业落户东城经营发展做好服务。

□本报记者 白莹 陈曦 周美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