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情趣
3上一版
 
张家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铁路职工喜爱收藏30年
张家柱:
自费办展传承铁路文化
 

1935年印发的《铁道年鉴》、1923年出版的《中国铁路史》、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签发的奖状、1951年的火车时刻表……9月28日,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上,北京铁路局唐山机务段普通工人张家柱展出的部分铁路藏品,被称为“铁路之最”,引起了参观者的关注和热议。

原来,老铁路人张家柱是位铁路收藏迷,近30年时间,他悉心收藏了数百件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铁路发展史,传承铁路文化,他拿出全部展品,自费在唐山开办了“柱子铁路展览馆”。

500多件老物件诉说铁路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硬纸火车票长啥样,60年前火车最远开到哪里,1932年的《铁路公报》记载了什么……走进位于唐山的柱子铁路展览馆,都能找到答案。

在这个小小的展览馆里,只见精心布置的玻璃橱窗、陈列展台及四面墙壁上,整整齐齐地摆放和悬挂着数百件铁路老物件。大到建国后第一张全国铁路运行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标牌,小到建国后的火车票、列车长佩戴的臂章、车门钥匙、检票钳,各局段配备在列车上的茶杯……它们一一面世,静静地诉说着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今年54岁的张家柱是唐山机务段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他从事过铁路供电、火车修理和车站保卫等工作,现在是汽车队的一名司机。自年轻时就喜欢收藏的他,从毛主席像章和红色书籍入手,2000年起,开始陆续收藏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张家柱说,这缘于他对铁路的一份感情,“我生长在唐山,深知唐山是中国铁路的发源地,我所在的唐山机务段又是中国铁路最早建成的百年机务段,作为这座城市的铁路工人,我不只有自豪,还有一份抢救铁路文物、弘扬铁路精神的责任感。”

于是,他开始到处搜寻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生活开销之外的余钱,几乎全部用在了收藏上。本市和外地的古玩市场、淘宝收藏网页、铁路收藏群,都成了他搜集铁路老物件儿的途径。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他的各类铁路藏品已有500余件。这里面不乏年代久远极富价值的历史珍品,其中包括清朝末年的一段铁轨部件、满州铁路时期布制的“铁满袖标”、1917年绘制的《京汉铁路图》、印制于1932年的《铁路公报》、《铁路免费运送烈士灵柩证书》等,为了收藏这些珍品,张家柱下了不小的功夫。

他指着博物馆一幅绘制于民国六年(1917年)的《京汉铁路图》说,这是他去年8月到四川参加年度收藏交流大会期间,从一位沈阳藏友手中得来的。他几次找到对方表达收藏之意并商谈价格,最终不惜重金将这幅珍贵的铁路文物收入自己手中。

为了让自己收藏着的这些“宝贝”发挥出最大价值,张家柱决定自费办一个铁路展览馆。去年初,他借用朋友的一间闲置库房,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柱子铁路展览馆于4月免费向公众开放。开展一年多来,展览馆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藏品收藏专家,以及中外游客、本地市民等累计3万多人。

民间接力 传播铁路文化

“一位普通的铁路工人,为弘扬铁路传统,自己掏钱举办铁路藏品个人展,实在是不容易!有些藏品连中国铁道博物馆都没有收藏,可以称得上国宝级的铁路文物。”这是今年4月,现已退休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来唐山参观柱子铁路展览馆后,对张家柱的高度肯定。

让张家柱感动地是,从开展以来,柱子铁路展览馆先后受到了很多铁路学者、铁路迷的关注和支持,很多朋友还主动捐赠了自己的藏品。

从事多年唐山铁路历史研究的学者、原唐山电务段工程师李国明,尽管已年过7旬,仍每天不辞辛劳的坐20多里地的公交车到柱子铁路展览馆,帮着对一些早期藏品严谨的查找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可靠,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每件藏品一一撰写了说明书,还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一部分铁路票证无偿赠给了张家柱。

来自石家庄的铁路藏友赵联忠,两次从石家庄赶到唐山,给张家柱送来早期铁路藏品,还把自己设计印制的两套铁路站台票册赠给了张家柱;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铁路藏友贾海滨专程来到柱子铁路展览馆,赠送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十多种老铁路臂章、肩章。

汇聚多方民间力量,柱子铁路展览馆逐渐成为了传播铁路文化的公益平台。这更加坚定了张家柱将展览馆办下去的决心。“其实我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收藏,抢救散失在社会上的铁路文物和相关老物件,再通过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铁路百年历史,关注中国铁路发展变化和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这件事,我将一直做下去。”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 通讯员 信宝忠/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