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改革开放创作时代强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改革开放创作时代强音
——听著名作曲家王佑贵讲述时代、命运与个人的故事
王佑贵指导合唱团排练
王佑贵的女儿王斯卉在录音现场
王佑贵(右一)参加江西卫视音乐活动现场
王佑贵在深圳大学指导排练
 

■他曾用旋律告诉人们有一种真诚的幸福叫“长大后我成了你”;

■他笔下《春天的故事》迸发出改革开放年代最为强烈的情感呼喊;

■他的《我们这一辈》唱出了一代人的无悔年华;

■他常说是改革开放带来命运巨变,要永远《放飞梦想》;

■他就是时代强音创造者、著名作曲家王佑贵。

每个时代都有振奋人心的歌曲,如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革命时期的《东方红》,改革开放时期的《春天的故事》……这些歌曲像一面面旗帜,凝聚同时代人们的意志,引领人们前进的方向。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早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几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正如歌曲《春天的故事》描述的那样:“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著名作曲家——王佑贵。

王佑贵作曲的《长大后我成了你》《我属于中国》《多情东江水》《足迹》《我们这一辈》《桃花依旧笑春风》等音乐作品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百佳艺术家”称号。日前,记者采访到王佑贵老师,听他讲述那些关于自己与时代、命运的故事。

童年:一支竹笛吹奏母亲爱唱的歌

1949年,王佑贵出生于湖南郴州宜章县迳口村,母亲是位爱唱歌的客家妈妈。无论是在河边洗衣还是在厨房做饭,母亲总爱唱些家乡小曲,一支接着一支,3岁时他就开始跟着母亲吟唱,童年的王佑贵也会随着音乐的变化时而喜悦时而难过。“实际上,我是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母亲不仅养育了我,更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赐给我音乐的灵魂。”

母亲的歌声和客家文化是王佑贵音乐道路上的第一笔财富,也让他分外感恩。50多年后,王佑贵以耗时十年打造的作品《相逢皆是客——大路之子》客家组歌交响音乐会,回报并感怀当年的艺术滋养。王佑贵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创作源自我对客家文化特有的情结。在母亲身上,我看到了客家女性的伟大:勤俭、吃苦耐劳、智慧。在我心目中,客家女性是最值得颂扬的。组歌的主题就是歌颂客家女性。另外,我母亲在当地是一个刘三姐式的歌仙,我的创作源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

母亲不仅教会了王佑贵唱歌,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他至今还记得母亲的名言:“少时不努力,长大没出息;让别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多给别人搭台,才是大将胸怀……”在母亲的教导下,王佑贵养成了勇于把握人生命运、遇事不怨天尤人的积极性格。

王佑贵小时候学校离家有30里的山路。路上休息时,他就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竹笛吹母亲唱过的歌。几年下来,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吹笛技艺。

15岁那年,初中没毕业的王佑贵正赶上县文工团招生。他就吹着那支自制的竹笛,凭借灵动的演奏技巧打动了考官,顺利成了县文工团的专业演奏员。然而,在他那个时代,音乐之路却格外艰辛。亲历“大跃进”“文革”“知青下乡”等所有新中国历史阶段的他,种过田、开过荒、压过面、榨过油……历经磨难。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王佑贵又回到了秀水河边生养他的那个小山村,竹笛便又成了他的好伙伴。耕作之余,他总要到秀水河边吹上几曲。大概正是尝尽了这代人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他日后在创作歌曲《长大后我成了你》等一系列歌曲时,有了充分的心理积淀。

三十仍学艺,四十要改行

1973年的一天,县城的朋友告诉王佑贵,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要在全省招民族吹管乐学生。等他赶到县城时,负责招生的周家澧老师却离开宜章到郴州市去了。于是,王佑贵一路追到郴州师专,找到了周老师。听了竹笛演奏后,周老师特准他参加文化考试。就这样,王佑贵成了湖南师大艺术系的学生。

上大学后,王佑贵如鱼得水。多才多艺的他,不仅会唱花鼓戏,而且会吹竹笛、唢呐、笙,会拉二胡,会弹钢琴,他还通读了唐宋元明清的散曲和小令等,对戏剧和文学也十分爱好,最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主责教授湖南民歌等课程。

如果说进入湖南师大是王佑贵音乐道路上的一次转折,那么36岁放弃大好前程进京学艺,就是他音乐长旅上一次勇敢的冒险。

常言道“三十不学艺,四十不改行”。1985年,王佑贵暂时放弃湖南师范大学教师的工作,以陪读的身份进京拜中国和声研究领域权威王安国教授为师。许多人都不理解他,放着好好的大学音乐教师不当,却要跑到北京来当陪读。有人说王佑贵在音乐上永远是不满足的。他自己却说,他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和音乐之路。

王佑贵至今仍记得,在京求学4年,他搬了六七次家。从北京大学西门的一个地下室,到北京航空学院后面的平房,再到西坝河的农民房……每次骑车几十公里上课,他总是早早地就赶到学校。虽然周围的同学都是王安国教授正式的研究生,但王佑贵没时间担心别人的目光,他为自己有机会学到新的专业知识而兴奋不已。就这样,他边学习、边工作、边创作、边提高,先后创作出弦乐四重奏、赋格、钢琴与乐队等多部佳作。

在音乐的创作实践中,王佑贵往往能够根据歌词的特点,针对歌词所体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情调,巧妙地运用某民族或某地方的特色节奏和音调,创作出具有典型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这样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风格,又能凸显自己的创作个性,因而他的创作也不断得到老师和业内的认可。其中,他作曲的《活着不容易》一举夺得1988年全国“如意杯”歌曲大赛金奖。

1989年,事业渐渐有起色的王佑贵,又一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已届40岁的他要放弃已有的固定生活,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去闯一闯。

熬过严冬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

刚到深圳时,王佑贵身上只带了300元钱。在深圳的5年他曾为了下一顿饭而犯愁过;曾连续 10 个月没有接到稿酬,为付不起招待所房租而焦虑过;曾为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室而四处打游击;也曾打肿脸充胖子,招待到深圳投靠他的朋友。

“回头是岸——那是对别人,对我来说,回头就是死路一条。”也有人劝过他到歌舞厅去“炒更”(注:粤语,指第二职业),因为他钢琴弹得不错。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这点清高,就是不去。正当窘迫之时,一家公司找他编一台文艺晚会,他爽快地答应并顺利完成,获得了第一笔报酬。

除了工作,不论生活再难,王佑贵每天还在想着捕捉创作题材,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机遇往往为有准备的人开启,在深圳的第4年,王佑贵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他给好几个单位写了企业作品,渐渐有了名气。几十个企业家联合组成了一个名叫蓝天企业家艺术团的团体,王佑贵成了这个团的专职作曲。有时,一台晚会全部由他一个人创作。不久他就被聘为艺术团总监,月薪5000元。王佑贵厚积薄发,事业开始呈现了亮色。

他终于买下了一台二手钢琴,可以经常静静地坐在琴凳上,忘记各种烦恼,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1992年,王佑贵读到了著名歌词作家宋青松荣获全国“虹雨杯”歌词大赛一等奖的歌词《长大后我成了你》,一下唤起了童年和成长的记忆,在钢琴上反复弹唱着,谱成了歌曲。这首歌从小时候写到长大后对教师的认识,写出了从我仰视你到我成为你的情感经历和深刻认知,在孩子的心中塑造了教师的美好形象,在教师心中树立了神圣的责任担当。

1993年,歌曲《长大后我成了你》获得中央电视台首届MTV大赛金奖。1994年春晚推出后,更是大获成功。《长大后我成了你》不再只是一首歌曲,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表达情感的句式。人们说“长大后我成了你”,并不一定是说“长大后我当老师了”。可能是说长大后从事的职业或者成为了一个像孩提时的榜样那样的人,“长大后我成了你”由一首歌词变成一个句式、一种思维方式。此后,歌曲历经近三十年传唱至今,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教育歌曲。

1994年,由叶旭全、蒋开儒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再一次唱遍大江南北,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金曲之一。说起《春天的故事》,却也是一波三折。词作家抓住小平同志1979年、1984年、1992年三次到南方视察都是春天的共同点,以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描绘出邓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但当时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歌词与音乐间的融入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解决歌词与当时颂歌主流音乐形式相融合的问题。

王佑贵一时也有些拿不准,他一遍又一遍地用心去体味着歌词,体会歌词背后的故事和要表达的意境。“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王佑贵感到这个音乐主题像是在说话,又像是在讲叙一个极平凡的故事,与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高尚品德、人格力量相吻合。于是几经酝酿,他借鉴民歌元素和戏曲元素,运用了音区、音色、音量以及调式调性的对比,将小平同志的人物形象与音乐形象进行了有机融合,表达出小平同志爱我们,我们更爱他老人家的思想感情,于是顺理成章地又有了《春天的故事》的第二个音乐主题,那就是人民群众拥戴自己领袖的大众音乐形象。一首清和悠扬、委婉动人的政治抒情歌曲《春天的故事》就这样诞生了。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一首短短的歌曲,却容纳着中国一个时代的故事和心声,描述了改革伟业如何神奇地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它既满足了政治抒情的宏大与激扬,又满足了百姓心态的亲切与柔婉。朗朗上口的旋律迅疾传唱大江南北,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改革开放的鲜明时代标志。

谈到创作,王佑贵说,当初如果我没有在深圳经历那样的生活,没有体验过黑夜中的失落,也就不会爆发如《春天的故事》般那种赞美颂扬的情怀。“这不是一首普通的颂歌,它有江南民歌的韵味,也有北方秦腔的高亢;它是民族的,又带有通俗味;它是乡间俚歌,又含有高雅艺术歌曲的内涵,它属于(上世纪)90年代。”王佑贵说。

继《长大后我成了你》《春天的故事》获得成功后,王佑贵又陆续创作了《我属于你中国》、《桃花依旧笑春风》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期间,《长大后我成了你》《多情东江水》《春天的故事》《归去来兮》等接连获得中央电视台MTV金奖,令王佑贵成为唯一“五连冠”得主。

2018:继续放飞春天的梦想

时光流转,流年易逝。如今,“老三届”的王佑贵已经退休,但他的艺术生命却从未退休。就像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创作置于社会和时代之中,王佑贵也不例外。他创作的抒情歌曲,总是紧紧地与时代、与中国的发展相结合。他深深地明白歌曲创作的社会意义在于表达时代的精神和思想,这种表达的具体方式是作曲家对自身和他人内心的解释,表现的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体验。

《我们这一辈》就是王佑贵近年来抒情歌曲的典型。“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我们这一辈,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这首知青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都是王佑贵。他说:“这是我最看重的一首歌。因为我是1949年生人,对共和国有很深的感情,是真正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虽然《春天的故事》为我赢得了很多的荣誉,但是我并不满足,《我们这一辈》的创作我花费了十年的心血。”《我们这一辈》的曲调与歌词一样,深沉而又豪迈,豪迈中也有些许悲壮。这歌声,这旋律,这歌词,深深地震撼了那些共和国的同代人。它唱出了那一代人的心声,是一代人人生的真实写照。

由雷佳演唱的歌曲《放飞梦想》是他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南山区的干部们共同创作的。王佑贵又一次感受到春的气息。就像歌词里所说:“你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我们共有一个中国梦。”“梦想的种子播在百姓的心田,奋斗的日子总有生活的甘甜。”这首歌从个人、家庭、团队、城市直到国家的梦想次第展开,和《春天的故事》一样,充满时代印记。王佑贵说,他为了这首歌七易其稿。“我在童声里做了三次换调,就好比上山,上到一个高度,再往上爬,换了三次,也就是爬了三次。”王佑贵说,“三次换调就意味着孩子们的梦想一步步升华,逐步到达了理想的境界。”

今年,由女儿王斯卉演唱、王佑贵创作的歌曲《清凉》《闲》,两次获得美国阿卡德米亚世界音乐大奖,该奖项为美国知名的独立音乐奖项,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寻优秀的音乐及音乐人,为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优秀的展示平台。明年4月,王斯卉即将赴美国洛杉矶领奖。而根据评委会的规定,同时在一年荣获两次奖项将被提名为“最佳年度艺术家”。王斯卉早年留学海外,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2012 年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获得MBA学位。2017年创立北京高维文化,并打造生活修行平台“一心雅致生活”。

女儿的成才与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也最令王佑贵感到欣慰。他感到了新时代的春天已经来临。近年来,王佑贵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民族风格浓郁,时代感强烈,他擅长用抒情歌曲的体裁来反映生活,抒发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他的作品被评价为“描绘浓缩了一个多彩的时代,真诚地用音乐倾诉着对人民的热爱”。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他又与田地合作创作了歌曲《告诉》,已由歌唱家陈思思多次演唱并广为流行。王佑贵常说:“从1978到2018,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未来,我还要继续坚持面向生活、反映生活,在民族性中体现通俗性,在通俗性中体现艺术性的创作思路。就像歌曲《放飞梦想》中所唱:‘昨天的故事讲给希望的春天,时代的歌谣唱入人们的心间’。”

□本刊记者 李睦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