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种菜到南极 冰原亦播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菜到南极 冰原亦播绿
——中铁建工职工在南极中山站建设蔬菜温室纪实
 

11月2日,上海极地科考码头上的咸湿海风被一声悠长的汽笛惊醒,参与国家第35次南极科考的22名中铁建工队员在不舍的目光和告别的疾呼中开始了他们的海上航程。

“这是我们中铁建工集团第16次奔赴南极,本次承担了配套维修车库、直升机停机坪、蔬菜温室建设、中山站水暖升级改造、激光雷达站基础以及罗斯海新站临时设施完善任务。”雪龙船渐行渐远,而留守在国内基地的郑迪仍然驻足在码头上,久久不曾离去,“中山站蔬菜温室建设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这一抹鲜活的‘绿色’将由我们的队员亲手点缀在拉斯曼丘陵上。”

春风不度中山站

新鲜蔬菜的供应一直是困扰中国南极科考的难题。雪龙船每年只能补给一次,成本高昂,且无法长时间储存。进入极夜,科考队员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几种有限的蔬菜越冬。蔬菜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很容易脱水或者腐烂,脱水后的蔬菜看起来像晒干的咸菜,很多队员吃不下,只能包成饺子。同时科考队员还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但是这也无法完全替代蔬菜水果。

苍翠欲滴的生菜、清香可口的黄瓜、珠圆玉润的西红柿,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2005年11月,澳大利亚戴维斯站曾给中山站科考队员们送了一批礼物——一个西瓜、三颗圆白菜、三颗芹菜、三颗生菜、一箱西红柿、一箱洋葱、一箱橙子,还有一些柠檬和土豆,着实叫队员们兴奋了一把——这是他们半年来第一次看到新鲜的蔬菜。当天晚上,每位队员分得了一小块西瓜和一个西红柿。中铁建工队员尚辽湘不舍得吃,把西红柿放在宿舍桌子上,每天没事的时候,就盯着西红柿看。“总觉得看着的感觉可能比吃了更好”。三天后,当尚辽湘拿起西红柿,决定把它放进嘴里的时候,发现西红柿已经烂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从第31次南极科考开始,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初期实验获得成功后,从2017年开始,由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承建中山站蔬菜温室。蔬菜温室采用能抵御14级强风的现代化透光型建筑结构,造型如冰块般晶莹剔透,既保证了温室所需的光照通透性,又符合极地建筑的视觉特征。队员们还要给温室安装上空气能热泵系统、通风系统、加湿除湿系统、循环通风系统、人工补光系统、全黑帘幕系统、灌溉施肥系统、无土栽培系统、电气控制、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等,基本满足蔬菜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在第34次南极科考中,中铁建工集团除了派出主力军建设罗斯海新站临时设施外,还另外派出张建和周建良作为先行军完成了蔬菜温室主体钢结构安装任务。在第35次南极科考中,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将完成钢结构次梁安装、涂料施工、温室保温地面施工、玻璃幕墙安装及室内设备安装任务,实现蔬菜温室全面竣工的目标。

蔬菜温室建成后,每月可生产60千克的新鲜蔬菜瓜果,初步解决中山站队员吃菜难的问题。此外,中山站蔬菜温室还将有力推动研究低能耗加热、降温、补光、遮光、除湿、加湿、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高效蔬菜无土栽培、超高产栽培等技术研究,让中国设施农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中铁建工人在16年的南极建设历程中,承担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参与科考站水暖保障任务。

离中山站最近的水源是莫愁湖,湖水来自于附近丘陵积雪融化。由于莫愁湖受企鹅粪便等污染,且湖水稍带咸味,所以只能简单净化后作为洗漱等生活和供暖用水,饮用水只能去4公里外的进步湖取水。中山站水暖系统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夏天,站上用湖心泵从莫愁湖里抽水,存入水箱,然后直接进入管路,和城市给排水系统一样循环;冬季,越冬队员要到站区旁边的纳拉湾海面上刨冰,用化冰池化开后,和夏天一样循环。

中铁建工集团的水暖工作人员,越冬期间每天都要冒着暴风雪,沿水暖管道巡视六七次,精确记录所有仪器的数值,再将每天记录的1200多个数据发给北京的工作站。除此之外还要更换易损件,哪个环节稍有漏风之类的隐患,就得立马处理。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贾荣栓曾说,“如果把中山站的水系统比作人的血液,数十台电机水泵就是站上的心脏,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全站队员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中山站的饮用水难题,国家海洋局和极地中心在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派遣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项目部对中山站水系统进行改造,安装反渗透净水设备,使得莫愁湖的水可以直接净化饮用。安装好净水设备,中铁建工人又专门建设了一个30平方米大小的蓄水池,将定制的水泵安置其中,中山站新的水循环系统如期正式启用。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莫愁湖水质卤素离子含量较大,加上反渗透处理后的水呈弱酸性,对镀锌水管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导致供水管路老化、甚至漏水,供水纯度不高。拧开水龙头,哗啦啦流出的都是浑浊的黄水,半晌过后才能出清水,中山站科考队员对此苦恼不已。综合考虑之下,决定使用超滤系统替代反渗透系统进行饮用水以外的供水,同时将镀锌管更换为PPR管。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张建、韩桂军等人将中山站主水房的反渗透过滤装置更换为超滤系统,并更换了部分镀锌铜管。中铁建工人在狭小的空间内,扛住多台火炉般大型换热器造成的闷热,进行改造作业。为了减少停水施工对站区带来的影响,他们主动放弃晚饭后的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这一站区用水较少的时段。他们还用旁通管搭起临时管道,力争将对站区供水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中铁建工人的努力下,刚拧开的水龙头放出的不再是浑浊的黄水,那晶莹流淌着的水花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是中铁建工人赤子之心的律动,更是全体科考队员念念不忘的纯净。

在第35次南极科考期间,中铁建工集团将再接再厉,完成越冬楼下夹层供暖管道及污水管、综合楼供暖系统、度夏宿舍楼水管及暖气片改造任务,力争为科考队员创造更加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付涛/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