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忙碌的季节。在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北京市双河农场里,正是一片火热的丰收景象,男人们挥汗如雨,抓紧抢收、晾晒。女人们则穿上最鲜亮的服装,将新米蒸成米饭,招待八方来客。
双河农场,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也许家里吃的大米正是产自这里,而陌生的是,这个属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的农场,竟然地处遥远的黑龙江,实实在在是一块“飞地”。农场地处大陆型亚寒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仅有2.1℃。因为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而且还有2700余名职工的辛勤劳作,这块“飞地”成了出产优质粮食的“宝地”。
“我们农场,年产优质粮食达25万吨,能供北京常驻人口一个月的口粮。”双河农场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农场还肩负着北京市重要的商品粮应急供应保障基地、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特供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使命。
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但农业靠天吃饭的特点,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一个措手不及。今年九月初,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暴雨过后,农场里的水稻大面积倒伏。即将收割的粮食,泡进水里,别说丰收,这一年就白干了。农场职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灾后,各经营公司立刻组织种植户排出田间积水,在中下旬进行人机结合,适时进行割晒,同时为应对倒伏的不利因素,购买了大量的小型收获机车,对不适宜割晒的地号进行直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农场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人工割稻、协调收获机车、组织秸秆打包、联系粮食交售……收获的时节,正值中秋和国庆的假期,双河农场的职工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了双河人的朴实和敬业。
□本报记者 陈曦 陈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