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高照,蓝天白云,天安门前,百花争艳。在红黄底色的衬托下,五彩缤纷、娇艳欲滴的“花朵”在花坛中饱满绽放,竞相祝福着祖国。夜幕微垂,华灯初上,长安街边,观者纷纷。在温暖灯光的映射下,群芳依旧是黑夜中最夺目的风景。当市民欣喜地走在天安门对面的广场上,用镜头将带有“祝福祖国”“中国梦”字样的国庆花坛定格之时,承担花坛吊装等工作的首钢建设集团钢构分公司第一项目部的职工们,心里更是骄傲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十余年接力
准备工作亦是决战
2018年,是首钢建设集团钢构分公司承揽国庆天安门花坛项目的第14个年头,今年的天安门花坛由1个直径30米、高1.2米的底盘,1个直径4.2米、高4.8米的篮肚,1个直径11.5米的篮盘和1个高10.7米的篮芯组成,总重量接近125吨。为能够顺利运输、吊装好这个庞然大物,为祖国献礼,首次接到此任务的第一项目部职工们从审图、编方案,到确定运输路线、吊装绳索、吊车型号,无不百里挑一、细致入微。其中,花坛底盘分成单片桁架分段运输安装,篮肚分成2段2.4米的管柱运输安装,篮盘分成1个直径5.3米的核心筒和6片桁架及部分弦杆运输到现场进行组对,篮芯分成三部分运输到现场进行组对。为了响应“蓝天保卫战”号召,项目部将花坛的所有构件从通州西集镇倒运至唐山乐亭海港进行了修配改。
构件车到海港基地后,职工们马不停蹄地对底盘与篮盘用水平仪进行了超平工作,并全部更换了700平钢格网与2000条预拼装所用螺栓,在10天内对所有构件完成了组拼、制作、防腐、装车工作。同时,项目部及安装队伍人员还配合花木公司,使用全站仪将花坛的外围拓展平台分成了16片花瓣图形。“能在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用我们首钢人的双手立起钢铁搭设的骨架,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第一项目部职工们表示,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心中激动的同时,也深感压力和责任。项目部也对参与职工严格要求,身上不许有纹身,更不能带家属,参与的职工们要将每一个环节的每一分钟,都当成“决战”。
细节定成败
夙兴夜寐为国献礼
作为第一项目部的施工经理,翟万彬既是花坛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历经全部流程的目击者和见证者。他表示,天安门花坛项目是对首钢人向祖国献礼、人民献礼的考验,所以要在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天安门和其他地方不同,它是庄严的、神圣的,我们要把这项目当成使命去完成。”在细节上,项目部在西集对六辆构件运送车进行编号,同时,为了避免项目部与施工队伍产生分歧,技术员在现场用各种颜色的笔对部件进行了标记。9月14日0点整,运送车辆准时到达天安门广场,两台吊车也已准备就绪。
为何秋风骤起,花枝依旧不慌不忙、绽放自如?翟万彬介绍,安放、固定花枝的套筒,被焊接在篮盘上的吊耳固定了方位和角度,即便是大风袭来,锦簇花团亦是平稳如常;另外,除预拼装的部件外,职工们还要现场安装3000多个螺丝。伴着夜里长安街的灯光,就着秋风四起的交响,吊车工作的运转声、工人指挥的吆喝声,像是在迫不及待为祖国歌唱庆生。
“待到全部螺丝安装完毕,我们花了38个小时。” 翟万彬表示,很多职工工作时忘记了昼夜,因吊车位置的限制,花坛的一部分外围拓展平台需要进行人工安装,20余名职工从凌晨4点干到了早晨7点。“要知道,9米长的单片桁架要三四百公斤,需要十个人才能抬动。他们足足抬了36片。” 翟万彬说。距离施工处最近的厕所在东郊民巷,要走一公里左右,翟万彬和项目部工作人员为了不让职工们辛苦跑远路,还准备了尿壶。
9月21日早8点,3678条螺栓一次性全部穿过、固定完,所有工作宣告完成,并交花木公司进行下道工作摆花。连续奋战多日的翟万彬在此期间同时肩负“二通车库”运输调度工作,“每天要处理七八十个电话和无数个微信,视线早就模糊了”,职工们也感觉“脑袋都木了”,很多人累得在车里倒头便睡。
一日清晨,当国旗班在人们注视下升起五星红旗,结束施工的职工们倦意全无,在瞻仰间无比珍惜这次难忘的经历。翟万彬说:“当我带着妻子和孩子与游客们一同站在国庆的天安门广场,与这壮观美丽的景象合影时,我会告诉她们,我与这花坛有段‘一往情深’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通讯员 赵泽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