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情趣
3上一版
 
书道与法理相通相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官臧德胜:
书道与法理相通相融

 

电脑办公的年代,写一手好字还有必要吗?朝阳法院刑一庭庭长臧德胜法官就写一手好字。他写的《善思明鉴》曾挂在朝阳法院大楼的一层大厅,他写的《见贤思齐》刚刚荣获朝阳区廉政文艺比赛的优秀奖……不仅如此,臧德胜觉得书法与他的审判工作相辅相成,“行笔中要有智慧与哲学。法官要有自己的是非评判,如何收放,考验的是法官的智慧与艺术。”

启蒙:

自学临摹鲁迅笔下的“早”字

1974年出生的臧德胜是安徽霍邱人,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曾经做过数年的老师。1998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一名刑法方向的研究生。硕士毕业之后,成为北京朝阳法院的法官。在法庭上杀伐决断的臧德胜,业余时间就喜欢写作和练字。

谈起最早与书法的相逢,臧德胜说到,“记得还在上小学时,我就对写字充满兴趣。原本珍贵的课本,总被我写的花里胡哨,大字、小字、变形字、美术字……奇形怪状、不一而足。”臧德胜回忆,自己还曾经在钢笔尖上裹上棉花套,制成了自制的毛笔,在妈妈缝的书包上歪歪扭扭地写上“为人民服务”,自己给大字描上了红边,自己还颇为得意,因为如此装饰一番之后,书包顿时别致了不少。在读中学时,臧德胜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中得知,鲁迅在课桌上刻过一个“既像小巧玲珑的火把,又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的“早”字。臧德胜很好奇,自己挖空脑洞写了一个类似的“早”字,并用小刀刻在了桌子上,为这事儿被班主任老师狠狠训了一顿。

师范学校:

每月写满十几斤废报纸

1990年,臧德胜考上了安徽省霍邱县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三字一话的教学课程。三字,指的是,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指的是普通话。这些内容是我们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兴趣所在。”臧德胜认为,这是他系统学习书法的开端。

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费都很紧张,不可能拿出大量经费购买像样的宣纸进行书法练习,学生们都是拿废报纸和废弃的纸板练习。学校里的小卖部找到了商机,低价从居民手中收来废报纸,以每斤3角的价格卖给学生。臧德胜每个月要消耗掉十几斤废报纸。“如果废报纸也没有了,就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写字,没想到歪打正着地练习了悬腕和悬肘。”

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臧德胜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在学校任教时候,少不了写字。课堂里的板书、教室里的标语、校园里的墙报、大门上的对联——总之逮到机会,我就练两笔,那两年倒是有些长进。”

研究生:

一支毛笔写三年学校公告

1998年,一直想从事法律工作的臧德胜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法律。一手好字成了臧德胜研究生学习生涯的好伙伴。“学校里能用毛笔写大字的学生不多,我一来,这些公告、海报就有人写了。”臧德胜还记得自己入校参加了宣传部,担起了写公告、海报的任务。“最初写的一张公告是研究生院成立学生会公告,上面写明了学生会干部的分工。之后这活儿就没断过,各种讲座与告示。”在读研的三年时间,书法让臧德胜担了不少课外的差事,也结交了不少好友。

职业:

审判艺术与书法人生

2001年,臧德胜当了法官之后,在家里摆了练书法的写字台,希望“书法”这个老朋友还能陪伴着他。在刑事审判庭工作的臧德胜,每天与被告人打交道,在情与理之间进行斟酌决断,压力很大。臧德胜曾经一年结刑事案件230余起,加班成为常态。书法,带给他慰藉。臧德胜常常一边临摹颜真卿的《勤礼碑》,一边思索案件的难处。

臧德胜说,审判工作就像“行笔”。法官的意志如同笔锋,收放藏露,自在心中。法官自有自己的是非评判,如何收放,考验的是法官的智慧与艺术。朝阳法院一直流传着臧德胜用20天化解13年杀儿积怨的“传说”。1993年,被告潘某与好友初某打闹嬉戏,潘某持刀不慎将初某扎伤,初某抢救无效死亡。潘某畏罪潜逃,13年后抓获归案,被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到法院。13年间,被害人的母亲饱尝丧子之痛,她常常一个人来到被告人家的楼下久久凝望,似乎想找寻答案。被告人也遭受了父亲病逝、妻子改嫁的悲剧。案件审理前,丧子的老母亲坚决要求追究被告人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并提出40余万元的赔偿请求。臧德胜通过调解挽救了两个破碎的家庭。三个小时,他认真聆听被害人母亲的倾诉,缓解她多年的积怨。三次会见,他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十天的反复协调,最后初某的母亲接受了调解,还主动要求对潘某从轻处罚。

“我们从事的审判工作,在很多方面正如书法之字法。一次审判工作,需要处理对立当事人双方的社会关系。字法要求注重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审判需要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承接关系。优秀的法官,总是能够走一步看三步,案件进展流畅,水到渠成。反之,如果法官走一步讲一步,不注重前后呼应,则自然难以服人。”臧德胜在《书法与审判》这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审判与书法的关系。臧德胜觉得法律和书法就像他的左右手,互相扶持相互借鉴。他的同事都知道,刑庭的臧德胜法官是一位写一手好字的优秀法官。

□本报记者 李婧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