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传唱百年“盘中戏”——北京鬃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唱百年“盘中戏”——北京鬃人

 

冰心的散文《我到了北京》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冰心提及的鬃人,又叫“铜盘人”或“盘中好戏”,如今被列为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是年近八旬的白大成先生。

拜师学技艺

第一代鬃人艺人将鬃人引入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庙会市场的是王春佩,老百姓叫他“鬃人王”。他制作的鬃人多选自戏剧中的武生,以胶泥制成头部和底座,底座下面是猪鬃。以秫秸作为躯体骨架,内絮棉花,外着彩纸衣饰,手中兵器也是锡纸粘贴的。鬃人在敲打的铜盘中旋转、追逐,构成生动的打斗场面,成为唯一动态表现的民间手工艺品。

“鬃人王”的作品两人一组。鬃人三寸来高售价便宜,很受平民百姓喜欢。大型多人作品很少见,如《八大锤》、《阳平关》专供富贵人家收购观赏。

1915年,北京鬃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章,从此名声大噪。上世纪30年代美国商人曾以高额报酬聘请王春佩赴美行艺,王春佩以“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为由婉言回绝。

王春佩去世后,其子王汉卿继承父业,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业凋零,做鬃人不足以养家,便改学修理无线电,零星制作的鬃人摆在临街窗户上卖给路人。

白大成先生是北京满族旗人,从小喜欢京剧,还画得一手好画。1958年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在家,去中国美术学院进修路过王汉卿的门前,对王家窗内展示的鬃人十分喜爱。偶然认识了一位家住平安里的李姓的鬃人技师,心灵手巧的白大成很快就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技艺。后来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李寸松先生引荐,年轻的白大成在南池子那间不大的房子里拜访了年届六旬的王汉卿。看到白大成做的鬃人,老人说:“行,你若能恢复起来是件好事。”还说:“旧社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是新社会,我愿意把技艺传给你。”那时老人的儿子去了西北,又因儿子一家是回民不喜猪鬃,所以老人把鬃人的工艺流程和制作特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改革与创新

王氏鬃人即冰心所述“纸糊的戏装小人”,白大成不满足传统的做制作和造型,在以后多年的实践中,对鬃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早期彩纸的质地颜色不能持久,他把纸衣换成了绸缎,并在绸布的背面裱上一层宣纸,使鬃人外形更挺括、更华丽鲜亮。人头造型和绘画相结合,脸部勾勒出人物的五官后,严格以京剧脸谱为准。资料不足,就到剧场看演出,把各种人物的脸谱速写下来。鬃人的帽子、顶缨、软靠、硬靠、护背旗,旦角头饰及凤冠霞帔,也都照着舞台实物制作,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兵器,都用薄铝片精心剪裁熠熠生辉,小药丸包裹的双锤玲珑剔透惟妙惟肖。创新延续传统,闪光发亮的八大锤仍然清晰地保留了王氏鬃人金银铜铁“大四件”(八卦紫金锤、梅花亮银锤、青铜六合锤、混铁压油锤)“小四件”(擂鼓瓮金锤、宝瓜錾银锤、八楞灌铜锤、生铁一字锤)的特点和样式。

鬃人身高也由过去七八厘米增加到十七八厘米,还应一位日本朋友的要求做了80厘米的美猴王。他创作的《五虎将》《杨门女将》《擂鼓战金兵》人物更多,《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等民间花会场面更大。《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十个小猴子及各路天兵天将,共达三十多个。经过白大成的精心打造,“鬃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敲打起来是玩具,摆放在那里就是可以欣赏的工艺品。

1960年,白大成取得了制作鬃人的营业执照,王府井美术服务部有了他的一个专柜。1964年的鼓楼庙会上,白大成的北京鬃人受到了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北京的关注和喜爱。

文革中,鬃人等民间工艺作为“四旧”被禁止。为了糊口,白大成先生做起了建筑工地的瓦木工,直到改革开放后重出江湖。王汉卿老人已经去世,“鬃人白”的品名越叫越响。地坛庙会上,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添为“鬃人白”左手反写“绝技”二字,胡絜青老人也欣然命笔,题写了“复兴鬃人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有益的高级文化,要发扬流传下去”。

1979年以来,“鬃人白”参加了首届中国美术馆民间工艺美术展、北京市民间工艺美术展、全国民间艺术精品展、大观园缀锦园收藏展、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北京周艺术展等诸多活动。

1997年应邀出访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同年11月应邀在法国五大城市举办展览。英国民间艺术收藏家希尔维·里夏尔订购了《盗仙草》《西游记》,法中友协收藏了《钟馗嫁妹》《八大锤》《扈家庄》。一位西班牙博物馆负责人,在飞机《中国之翼》杂志上看到了“鬃人白”的介绍,到京后即与白先生联系,收藏了“鬃人白”和许多中国民间艺术作品。一位中文名字叫爱鹦的美国女士买了鬃人,10年后再次来北京时,动情地告诉白先生:“这些年去香港、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工作,鬃人一直伴随在我身边。”再次离京回国,她又带走了十多个经典“三国”人物。

恢复地坛庙会以来,白先生每年应邀在那里组织民间手工艺品展览。1997年,他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策划了民间艺术为主的中粮广场文化周、恭王府中秋赏月会和中国首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周等大型文化活动。1999年他创立了新东安市场的“老北京一条街”,开辟了工艺品表演区,请来各地有特色的民间艺人进行制作表演。

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7年,白大成先生被批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市级传承人,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作为非遗传承人,白大成先生不保守,他把鬃人技艺的传承当作自己的使命。北京电视台多次播放过他制作鬃人的电视片。然而,上门求教的人无一例外地把鬃人视为生财之道。在听到他说民间艺人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尤其是听到他为鬃人付出的艰辛和文革遭遇的坎坷时,慕名而来的人都打了退堂鼓,白先生的儿子白霖,1979年出生,学过京剧,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自幼受家庭熏陶,顺利继承掌握了鬃人的制作技艺。他的作品在美术馆、法国、日本、美国、瑞典等国家的艺术馆、博物馆都有收藏。高中毕业接受父亲的建议,为“鬃人白”走出国门报考了大学英语专业。

2003年以来,他凭借外语优势,接待了挪威外交部长团、丹麦皇室成员团,奥运会期间接待了近两百名境外来华非注册记者。2004年白家被西城区文委授予首家“家庭艺术馆”,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定为“2008奥运接待家庭”。

1997年白霖两次跟随父亲参加以色列国际文化手工艺术节,2012年率队参加了新加坡春节庆典和“春到河畔”活动,2017年受邀参与中国驻美大使馆“欢乐春节”活动,为到访的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用英语介绍了赴美展示的各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2015年以来,市区政府推动开设非遗进校园课程,白霖已在西城、朝阳、海淀等三十几所中小学、近百个社区街道举办讲座,讲解“鬃人白”涵盖的民间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广泛欢迎。

如今白霖被授予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白大成总爱说:“不能让这门手艺从我这里消失,更不能让‘盘中戏’成为绝唱。”

主讲人介绍:

白霖,北京市人 ,满族,1979年9月1日生人。北京民间工艺师、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鬃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制作“北京鬃人”,师承父亲北京艺术大师白大成先生。从而继承、保留、发展了这项独具北京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

□主讲人:白霖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