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退伍不褪色的矿山守护尖兵
穆华伟:90后测量能手有个热心肠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穆华伟:90后测量能手有个热心肠

 

在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诸暨万达项目有这样一名90后建筑工人,他是徒弟眼中的好师傅、好兄长,他是老板口中赞不绝口的得力干将,他是项目部总包管理人员一致肯定的测量能手。

他叫穆华伟,来自河南周口西华县,2014年9月经人介绍来到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诸暨万达项目,成为现场劳务分包的一名测量员。虽然之前做过放线员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完全要穆华伟自己扛起测量的重担,对于不是科班出身的他而言依然有很多挑战。

凭着骨子里的钻劲儿,穆华伟开始认真学习起测量。购买专业书籍,学习专业术语、基本知识;把在现场测量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认真向项目部总包的测量人员请教。不久,穆华伟便遇到了学习中最大的困难,那就是把测量的数据输入到电脑CAD图纸上。对于之前只会用电脑玩游戏的穆华伟来说,他甚至连如何在电脑上打开CAD图纸都没有实际操作过,现在却要在CAD上做标记工作,对他而言其困难可想而知。不过,穆华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他在困难面前显得更有拼劲。一有空余时间,穆华伟就待在项目部测量部办公室,认真学习在电脑上输入测量数据的方法,不厌其烦地学习、操作。

在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稳扎苦练后,穆华伟终于能单独扛起现场的测量工作,且由他测量给出的数据几乎没有误差,这样的工作成果受到了总包管理人员测量部的一致认可。而更让穆华伟高兴的是,在他扛起现场测量工作不久,老板就给他涨了工资,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2017年11月,工地上新来了一个小伙子张豪,因为同样的家乡口音,很快便吸引了穆华伟的注意。了解之后,才发现两人竟然来自同一个县城,异地碰见了家乡人,两人很快便成了好兄弟。

2017年12月,从工地下班回到宿舍的穆华伟看到张豪坐在床上默默流眼泪,穆华伟上前询问得知张豪的哥哥年底要结婚,但是家里的彩礼钱不够,张豪的爸爸四处借钱但还是差一部分,张豪的爸爸为此事着急病倒了。而刚刚出来打工的张豪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干着急掉眼泪。

穆华伟看着眼前这个瘦瘦的老乡,开口问道:“还差多少?”“一万五!”当时的张豪没有多想就直接告诉了穆华伟。“我借给你!”穆华伟毫不犹豫地说。张豪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刚认识不到两个月的老乡竟然一下愿意借给自己这么多钱,更何况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谁家不等着用钱。穆华伟看出了张豪的疑惑,说道:“这些天我能看出你是个能吃苦的人,别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也会去帮他们,我想这样的人应该是可以信任的。”

张豪听后低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慢慢抬起头对穆华伟说道:“我想和你学测量方面的技术,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学历的人,再不去学一门技术,以后怎么养家糊口?”穆华伟听完答应下来。

自从穆华伟收了这个徒弟后便开始手把手教他看仪器、识图纸,耐心地讲解如何将测绘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输入到电脑CAD图纸上,正如四年之前中建二局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教他一样。从水准仪、全站仪到垂直仪、经纬仪,从定位、放线到观测、记录,穆华伟从不吝啬自己的“看家本领”,悉数教给张豪。张豪此后便把穆华伟当成亲哥哥。

穆华伟用他勤学肯干的钻研精神,练就了一身真本领,赢得了工友对他的尊重、老板对他的认可;用他的热心善良收获了一位胜似兄弟的“徒弟”,在冰冷无情的钢筋混凝土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席晓峰 曾雪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