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减弱,部分老人还会患上慢性病。虽然生活上能够自理,但定期去求医问药也是少不了的功课。而对于半失能甚至失能老人来说,每一次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互联网运营者也发现了这一庞大需求,于是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APP平台开始出现。但在方便了患者在家享受医疗服务的同时,居家医疗服务的范围限制、安全保障隐患、医护人员资质等问题也饱受公众质疑,平台存在权责界定不清晰带来的法律风险。(据8月27日《北京晚报》)
共享理念已经嵌入了公众的日常生活,而共享经济作为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手段,满足迥异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带有天然的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蕴藏由此而生的风险。
就像网约车之初的“横空出世”一样,“网约护士”这一诊疗模式目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护理行业的专业程度较高,患者护理需求也分不同层次,而 “网约护士”专业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一旦复杂病症让经验尚浅的护士提供服务,可能出现医疗风险,责任难以界定。
因此,目前还是希望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对“网约护士”进行建章立制,呵护其健康成长。比如,在“网约护士”的行业准入标准和法律监管方面制定出细则,在责任、医疗风险等方面规范引导、具体区分各自的责任。国家需要在推动护士多点执业方面出台明确的举措,让更多的护士能凭自己的手艺和技术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收入。
□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