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原本是孩子们休息、放松、开展课外兴趣爱好的时间,但是因为缺少活动空间、没有合适活动等因素,让不少孩子们的假期或者是窝在家中与电视、电脑相伴,或者是待在课外辅导班中打发时间。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过一个充满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对此,街道与社区开始扩展空间,打造孩子们的专属活动场所,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做法】
街道扩展空间 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去处
这几天,刚开放不久的万寿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少儿借阅馆里,每天都会迎来成批的小朋友和家长来借书、现场阅读。这里开放的书架,最低处摆放的书籍可以让低年龄段的幼儿伸手可及,这极大降低了看书的困难,而图书馆整体温馨安宁的环境容易让孩子们潜下心来,进入阅读的世界。
据了解,为营造出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小天地,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吸引他们到图书馆里来,万寿路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找专人设计了少儿借阅馆的环境,给这里配备了精致可爱的小书架,铺上了色彩明快的墙纸,让少儿借阅馆的整体布局显得温馨大方。
每到假期,不少家长就会为孩子们去处而发愁。怎么让孩子在家门口过个快乐、丰富的假期?对此,不少地方结合自身的情况,扩展空间为孩子们设置假期中的“乐园”。
这其中就包括万寿路街道。为了更深入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万寿路街道一直在积极拓宽服务对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居民的需求调研发现,少年儿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在公共图书馆开辟儿童绘本区,进而开展更多的亲子活动。
通过这个做法,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主阵地作用,也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儿童绘本区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从小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同时还为家长节约了购买绘本的成本,解决了在选择绘本时迷茫等难题。
今年6月,在专业图书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街道投入资金购买了儿童图书和绘本近1800本,精心打造了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环境。新增设的儿童阅读区与原有图书借阅区同在一层,可同时满足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需求。在儿童绘本区内,不但有中外经典故事丛书,也有中英文早教双语图书以及幼儿音乐绘本等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书籍。
据了解,街道图书馆儿童借阅区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读者,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图书馆看书、借书。
丰富活动形式
儿童玩得开心
“不去课外辅导班,这个假期还能怎么过?”每到寒暑假,不少家长都会选择给小孩报课外辅导班的方式来度过漫长的假期。这样的假期安排让孩子们也吐槽“枯燥”。一方面是家长的无奈,一方面是小孩的期盼。怎么才能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多彩些?对此,一些地方举办了形式多样、设置灵活的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度过假期。
“妈妈,你肯定猜不出来这个草莓是用石头画出来的吧。”刚刚结束手工石头艺术课程的皓皓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个假期,他参加了朝阳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的“我在朝阳门快乐成长”项目,学习“文化传承——五禽戏”“《夏凉》——水彩画扇子 ”“手工石头艺术”“吉他音乐赏析”“超轻黏土工艺制作”以及“手工椰丝球烘焙”等一系列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发现乐趣,在充实假期生活的同时也让暑假变得更有意义。
2010年7月起,朝阳门地区面向全地区中小学生启动了“我在朝阳门快乐成长”系列活动,丰富和活跃社区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围绕怎样做好对地区青少年群体服务这个问题,通过“我在朝阳门快乐成长”系列活动的实践,朝阳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了不断探索,大大拓展了社区服务的外延,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
街道自2010年开始,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场地设施及服务项目等资源,在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环节灵活等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年龄、性别、兴趣、体能等多方面因素,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方面出发,开展各类特色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多年来,举办了音乐鉴赏、海洋科普、低碳生活等主题的特色青少年实践活动。
今年春节,恰逢朝阳门街道开展“双节双庆”嘉年华系列活动,社区服务中心为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开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在书法名家的指导下,老少欢聚共绘春联福字。在“年来了”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学习并亲手体验春节习俗。
【建议】
做实青少年教育
社区大有可为
孩子放暑假,家长遇难题,如果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度过快乐暑假是家长们最期盼的,也是最有需求量的。很多家长呼吁社区能够完善暑期托管的功能,但目前街道或社区开办的托管班或是青少年教育活动,明显无法满足需要,并且又面临资质难题。这一现象引起了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妇委会副主任王兰表示,做实社区教育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快乐暑期。
王兰委员认为,社区在解决孩子的暑期教育问题上能发挥很大作用。但目前还多社区没有搭建起青少年活动的平台,或者受场地限制不便设立专门的活动场所,应该鼓励发挥社会爱心人士的力量,帮助提供场地、组织孩子们分批举办活动,让孩子们在创意、创新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其实,一旦放暑假,学校内的教室、操场、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种资源都在空置,特别是很多中小学校就建在社区内。要想解决孩子的托管难题,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可利用暑期学校、少年宫、俱乐部等场所或资源,举办各种活动,这中间需要很多部门参与,需要大量协调工作。
同时,目前还存在着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仍停留在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中,变成了学校教育、应试教育的延伸,而未注重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一面,在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上缺乏创新,满足不了日益多元化的青少年成长教育需求。 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社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事务繁杂,开展社区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投入更多精力,以致忽视居民的现实需求,活动、课程设置和形式偏离实际,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北京流动人口多,也是造成居民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还有委员提出,社区教育应该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迎合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征和实际需要。建议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应注重开设一些实用性的兴趣课程,例如安全教育、卫生健康、休闲文化、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学习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使青少年在一个更为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当前要想营建社区教育新局面,仅社区一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多举措发力。充分发挥各社区现有阵地功能,将青少年社区教育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多渠道筹集资金,将青少年社区教育打造成集思想道德教育、文娱体育活动、社会能力培养、文明礼仪传播、家长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此外,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建议加强专业化培训,建立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公益性场所的教育作用,组织和支持青少年参与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白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