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户收垃圾再送待运场
解放后,人民政府清除了远自明朝开始堆积的垃圾,约有18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开始着手垃圾管理。那时城区的垃圾收运方式现在看来颇为奇特:每天听见摇铃声,居民就赶紧把装垃圾的物件拎出来;清洁队员挨家挨户收集好再送到附近的垃圾待运场,等马车或汽车定期转运到城外的垃圾消纳场。
1951年,东单、西单地区率先推行汽车直接收运垃圾的做法,由居民把装垃圾的木箱或筐子集中送到固定地点,等待汽车来装运,垃圾待运场也因此取消。
1953年,市卫生工程局研究决定取消垃圾集中站,改为“先摇铃后收垃圾”。在收运垃圾的汽车快到时,有专人负责摇铃通知居民搬出垃圾箱、筐,再由汽车运往垃圾消纳处。
1954年本市普遍推行夜间汽车收运垃圾的做法,主要街道自晚7时至10时用摇铃方式收运;一般胡同用垃圾箱集中站方式在夜间收运,居民可将垃圾箱在晚8时至9时抬至集中站,次日7时前抬回空箱。
倒垃圾不再受时间限制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垃圾清运开始执行“灯亮倒,车走停”的制度。这个制度又衍生出“车后土”的问题。“车后土”指的是垃圾车刚走,垃圾站又新倒了垃圾的现象。原因大多是双职工下班较晚,没法按时倒垃圾。西城区率先把主要街巷的垃圾清运时间推迟到夜里11时之后,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
1978年,本市开始使用由市环卫局技术革新组设计的封闭垃圾桶和桶式自动装卸垃圾车。到1980年,已有545条街巷用上了8100多个封闭垃圾桶。桶式自动装卸垃圾车可将垃圾桶升起,将垃圾倒在车箱内,使过去街巷垃圾遗撒的现象得以明显改观。作为北京垃圾收运工作的一项革新,使用封闭垃圾桶的最大好处是居民一天24小时都可以倒垃圾了。
清洁员屡受伤催生机械化
现在的城市垃圾收运已实现机械化,但在原来完全是个体力活儿。市卫生工程局在上世纪50年代出了一条看着过于“细致”的规定:装垃圾的箱、筐别太大,装垃圾不要超过60市斤,免得清洁队员搬起来困难。这具体到重量的规定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当时一些单位使用过大的垃圾箱,有的装上垃圾后重达二三百斤。清洁队员对这种大家伙很伤脑筋,搬运垃圾时常因用过劲儿而拧了手腕或扭了腰,有人还因此从汽车上跌下来。
为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市清洁工人从1958年起先后试制使用了封闭式自动装卸垃圾车、自动化扫尘车、便道洒水车等新设备。
“垃圾楼”日产日清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这一年北京市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拿出6000多万元,在南宫、单店、苏家坨等地新建、扩建了7个垃圾堆放场和8个垃圾转运站。
1988年,本市城区第一座“垃圾楼”——密闭式集装箱垃圾转运站在右安门居民区投入使用。楼内设有两个埋在地下的集装箱,卡车可直接开进楼内将装满垃圾的集装箱运走。“垃圾楼”取代了该地区13个垃圾桶站的170个垃圾桶,成为附近几千户居民的垃圾消纳处。环卫专家认为“垃圾楼”是“垃圾收运方式上的突破”。一年过去,北京累计建成了110余座密闭式集装箱垃圾站。
到上世纪90年代初,居民对垃圾的“包装”方式也有了讲究。1993年,石景山区八角公园居民在全市率先采取“袋装垃圾”收集方法,将家庭垃圾装入专用塑料袋内。“袋装垃圾”达到了使垃圾“不见天”的目的。由此,北京市政府决定从当年5月起,在全市8个城近郊区全面推广试行垃圾袋装化。到1996年,全市有61万户居民和1万多个单位用上了垃圾袋。
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
近些年一直倡导的“垃圾分类”环保理念,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北京启动了,当时主要是为了积肥。
1957年本市城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将垃圾中的炉灰、有机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废品等回收利用或做积肥之用。其中,北京市计划把城区每天收运的一半垃圾无代价地供给各农业社积肥。但这种“垃圾分类”没持续太久。生活垃圾中无机成分比例很大,肥效不高,大量的炉灰还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因此,近郊区许多社队不欢迎城区运来的垃圾。
1984年,市环保所高级工程师林华庆委员正式提出“北京应建立垃圾处理厂”的建议。第二年,列入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课题由本市环卫科研所完成,并通过了部级鉴定。
30年过去,到2015年时北京城六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100%。同时,垃圾处理也从传统的填埋方式,升级为循环经济代表形式的资源化处置。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