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浪漫时节话七夕
技术手段支撑非公党建 年报数据助力精准覆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时一年见一面 今夕谁与搭鹊桥
浪漫时节话七夕

 

“今日云耕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从古至今,无数诗人都咏叹过七夕——这一象征着爱情与美好的节日。相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七夕,更加吻合中国人含蓄而委婉的情感表达。

今年七夕恰逢周五,不少人选择休假一天,连同周末拼出小长假,和爱人共度浪漫时光。但对于不少单身青年来说,面对猝不及防的秀恩爱日,需要的也许除了“我要我们在一起”的勇气,更少不了“鹊桥”上邂逅爱情的好运气。

变身情人节的“女儿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因此,乞巧节早先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个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褛,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七夕的故事,经过多年的演绎和文人墨客的艺术加工,渐渐有鼻子有眼起来。从东汉的《风俗通》到了南朝的《述异记》《荆楚岁时记》,文学家们不忍见牛郎、织女终年不得相聚,于是在银河上架了一座鹊桥:“织女七夕将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动人的爱情故事总是令人向往,面对七夕,诗圣杜甫把盏临风,叹息曰:“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秦观更是一语中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阅尽七夕诗词,还是柳永说得好:“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乞巧的习俗

七夕这个传奇的节日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七、香日、星期、乞巧、兰夜、穿针节……

各地七夕节还有自己的习俗:拜织女、穿针乞巧、晒书晒衣、为牛庆生、吃巧果等。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折为梭形面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尽管“七夕节”的习俗在各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们祈求生活幸福快乐。直到今日,“七夕节”仍是我国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当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但象征忠贞爱情的传说却广为流传。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娘家人工会为你当红娘

如今大龄青年难嫁、难娶问题,已成为一件让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其他行业职工接触不多、交际空间狭窄的行业和工作岗位,职工择偶困难。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内部发展婚恋的几率非常小,基本要靠“外援”。再则当代青年人“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的婚恋观念越发深入人心,导致“大而未婚”的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职工“娘家人”的工会,为大龄青年当“红娘”自然当仁不让。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会长马淑芹告诉记者,“工会红娘”显著特点是:公益、信誉、高效。多年的实践证明,工会因其覆盖面广,行业多元、联络方便的特点,协会已为此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组织活动往往能得到职工的积极响应,职工们参加此类活动心里也觉得踏实。

近年来,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始终坚持不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把倾情关爱单身职工的婚恋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作为市总工会为职工婚恋交友搭建平台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协会每年组织和带动各级工会开展交友活动达到130余次,参加职工达2万人次。尤其到了七夕,每年都会举办专场联谊会。

本周六(8月18日)的上午9:30~11:00,协会还将在北京职工服务中心大厅,举办“相会七夕 守候情缘”职工鹊桥专场联谊会。“现场没有找到心仪对象也没有关系,我们的工会红娘们将在庞大的单身职工数据库里,帮助你找到并约见你心仪的对象!”马淑芹表示。

□本报记者 白莹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