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对话”活动第一期于8月12日上午,在十月文学院结束。在本期对话中,分别邀请到了梁晓声、李敬泽、梁鸿三位传统文学作家,以及蒋胜男、董哲、红九三位网络作家。
围绕文学的现实性和理想性,聚焦现实题材创作、如何打造文学精品、如何继承文学传统、如何共融共生等话题,六位作家进行了深度、热烈的探讨。
好的文学作品的标准?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于近日公布,作为该奖项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主任,李敬泽对于什么是好的文艺作品有自己的看法,“文学的标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一个原则是什么呢,第一,要在我们伟大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下来考量作品的价值,第二,要从作品在当下这个时代,它对我们所有人具有的生活的、审美的和精神的价值的意义上来考量。”
梁晓声认为,文艺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最终好的作品一定要写到“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我们在现实中可能是这样,或者我们对现实中人性的呈现越不满意,我们越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应该怎样’。”
《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则认为对优秀作品的确认是具有“延时性”的,很多历史上的经典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红楼梦》都是在很久以后才被确认。她相信经典是一种“怀旧”,唯有经历过时间的检验留存下的作品,才是经典。
网络文学是被压抑的通俗文学脉络的复兴
“网络文学”“传统文学”这些被媒体广泛使用的界定在李敬泽看来具有某种误导性,“当我们在谈论传统文学时,其实指的是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它们是现代的文学,‘网络’这个词很新,但是‘网络+文学’也可能非常成熟,它们其实是‘五四新文学’的脉络里被压抑的通俗文学脉络的复兴。”
“在网络时代,这个被压抑的、被大规模释放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需要,其中也包括网络文学。”李敬泽说。
梁鸿指出,今天在谈论网络文学,其实是某种意义的通俗文学,“如果你在这样的意义上、风格上把人性真善美的地方,把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纠缠写好,就是非常好的作品。”
现实与文学理想之间
谈到“现实”问题,李敬泽指出在网络文学的梦幻机制中其实包含着某种现实焦虑,“哪个时代的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书写,都是巨大的困难,网络文学在这方面还需要探索和思考。”蒋胜男则认为,现实书写在今天变得如此困难,和资讯的发达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作家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被现实资讯的挤压中,留下一个永久的情绪。
梁晓声则借雨果对自己的影响谈到心目中的文学理想,“冉·阿让我们觉得太理想化了。那么我们就会问,以雨果那样的智慧,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笔下的人物过于理想吗?他知道,他知道也依然要那样,就说他认为人类需要这样的人性理想。”
作为关注乡土题材的作家,梁鸿指出,“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的任务是干什么?当你在补偿、当你在满足一些大众的心理的时候,同时你还要做什么。好的文学它不单单是一个理想化的表述,也不单单是对人性的某种理想的张扬。它会让读者突然觉得,原来我们的生活还可以这样理解。”
作为第一代网络作者,参与过1998年那次著名的网络大会,董哲坦言这些年在网络文学这个行业中,理想或许正在逐渐消亡,这与当前网络文学平台以流量经济为诉求有关。但是他认为,拐点或许正在出现,“我们开始回头关注内容,关注理想,关注我们究竟要说什么,文学作品要表达什么,而不是我要挣多少钱,我觉得这是今天论坛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最后,梁晓声称这次讨论很有意义,虽然我们使用了“传统文学VS网络文学”这样的主题,但是达成的是文学的共识——文学是情感的满足,网络只是一种形式,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边界,两者可以相融共生,好的内容永远是判断文学价值最根本的方面,而坚持真善美、让大众从文学中得到心理抚慰、精神关照则是新时期文学应该继续不懈坚持的方向。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